魔鬼藏在细节里 将中国议题“外包”给美国审查
英国《每日电讯报》8日报道,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达成了一项英美贸易协议,该协议引发了外界对英国主权与对华政策的关注。
报道指出,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英国同意让美国对中国在英国的投资拥有实质性的审查权,这被形容为美国对英国对华投资的否决权。 此举引发了英国国内对主权受损的担忧,反对党议员批评施凯尔政府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让步过多。
英国同意将美国牛肉的进口关税从最高20%降至零,为美国农民创造了约50亿美元的出口机会。 然而,英国政府坚持不接受含有激素的美国牛肉,以维持与欧盟的食品标准一致性。
协议未涵盖制药和影视产业,这些行业仍面临不确定性。 特别是影视产业,可能受到美国对外国电影征收高达100%的关税的影响,对英国的影视出口构成威胁。
这项英美贸易协议在某些方面为英国带来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也引发了对国家主权和长期经济战略的质疑。 特别是对中国投资的审查权问题,可能对英国未来的对外经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虽未如前任保守党政府般高调对抗北京,施凯尔政府在实务层面仍保留对中国的高度戒备:继续维持对华为参与英国电信基础建设的限制; 在与中国的投资往来方面,采行风险导向管理方式,与欧盟类似,但现因美英贸易协议而面临更强的美方主导色彩。
批评者认为将中国议题“外包”给美国审查,削弱了英国主权与战略自主性。 工党部分成员担忧长期依附华府将使英国外交陷入被动。 部分温和派与金融界人士则支持此举,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重整与美中对峙下,强化与美国结盟是英国避免边缘化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