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强推大统一 意在消除各省“贸易战”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的标志性承诺之一即将兑现,即消除省际贸易壁垒,让加拿大人更容易地相互开展贸易。
卡尼在其当选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就已重申了在加拿大国庆日前拆除贸易壁垒的承诺。 周三(5 月 8 日),卡尼与加拿大各省省长会面,向他们介绍了他与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的会晤情况,并讨论了取消省际贸易限制的事宜。
卡尼曾承诺要在今年“加拿大日”(7 月 1 日)前实现一个宏伟目标:拆除阻碍各省之间自由贸易的“看不见的墙”,也就是取消联邦层面以及鼓励省级层面的“省际贸易壁垒”。
经济账:打破壁垒,每人或增收$2900
根据 2024 年秋季经济声明,如果能成功打破内部贸易壁垒,加拿大的人均 GDP 有望增长高达 4%,即人均多出 2.900 加元的经济效益!
“卡尼计划在 7 月 1 日前提交相关法案,其中将涵盖跨省职业认证、重大工程项目的影响评估等关键内容,”加拿大制造商与出口商协会主席 Dennis Darby 表示。
然而,这些目标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在某些行业,比如酒类贸易,光靠联邦立法远远不够。
比卖去日本还难:安省酒庄跨省销售困难重重
安省本地酒业协会负责人 Michelle Wasylyshen 指出,她的一些会员在向魁省销售葡萄酒时面临的障碍,比出口到日本还多。
“联邦的限制可以轻松取消,问题在于各省自己的酒类法规太复杂了。”她解释说,比如各省对酒类设定的“加价机制”差别巨大,这直接影响销售意愿。“比如要卖酒到新斯科舍省,那里的加价结构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再比如魁省的 SAQ 系统,比安省的 LCBO 加价高出 25%。”
有些省份甚至将来自外省的酒商视作“竞争对手”,从而有意设置门槛。
规则林立:从葡萄酒到卡车轮胎,处处是“关卡”
所谓“内部贸易壁垒”,并不仅限于商品交易,也包括服务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各个方面。
例如,一位持证电焊工想从安省搬到阿省工作,可能需要重新申请执照;一瓶在卑诗省合法生产的葡萄酒,运到魁北克销售时可能要经历繁琐的审查和高额加价;甚至运输方面,不同省份对于卡车的轮胎、安全套件等也有各自标准。
“各省对卡车何时能上路、用什么规格的轮胎,甚至应配备哪些安全设备都有不同要求,”达比补充道,“这无疑增加了跨省运输的难度。
各省态度不一:有人配合,有人观望
尽管挑战重重,卡尼政府正在加速推动。 近几个月,已有部分省份主动表态支持改革:
2月,新斯科舍省提交法案,拟取消与其他省份的贸易障碍;
4月,安省与爱德华王子岛也相继提出类似法案;
此外,卑诗省与阿省已达成协议,允许卑诗酒庄直销至阿省消费者。
Wasylyshen 呼吁,下一步应进一步开放,让酒商不仅能卖给个人消费者,还能向企业(如餐厅)销售产品,“现在越来越多餐厅想要引进安省本地酒,因为顾客在点名要。”
康考迪亚大学经济学家 Moshe Lander 指出,实现完全统一几乎不可能,但“互认”机制或许是务实选择。
所谓互认,即各省虽保留自身标准,但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结果。 比如:“若一辆卡车在卑诗省被批准上路,阿省也应认可其合法合规。
司机执照就是个好例子:每省颁发自己的驾照,但全国甚至美国都认可。 同理,一个在魁北克或安省获得焊接资格的技工,也应能在阿省或萨省工作,无需重新认证。
解决不了美加贸易问题,但能撑久一点
不过,Lander 也坦言,即使顺利取消内部壁垒,仍不足以弥补与美国发生长期关税冲突所造成的损失。
“这并不能替代我们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 但它可以让我们在关税战中多撑几个月甚至一年,那对谈判就极其有利。
卡尼政府的这一改革承诺,虽然充满挑战,但确实事关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民生福祉。 从本地酒庄到小型制造企业,从打工技工到自由职业者,若能真正打通省际之间的“经脉”,将极大释放经济活力,惠及千家万户。
只是,省与省之间几十年来形成的“利益藩篱”,真能在一个总理任期内彻底拆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