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一刻,首位美国教宗诞生
2025年5月,在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瞩目下,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内进行的秘密选举迎来历史性一刻:来自美国的69岁红衣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当选为第267任教宗,接替上月逝世的教宗方济各。他将以“教宗利奥十四世(Leo XIV)”之名执掌全球13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导权。
他的名字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阳台上,由红衣主教曼贝尔蒂(Mamberti)宣告拉丁文“Habemus papam!”(我们有了新教宗!)之后正式公布。
现场人群开始高呼“Leon,Leon!”,仍显得震惊,许多人嘴里喃喃道:“是美国人?”
新教宗在私下被昵称为“鲍勃神父(Father Bob)”,热爱网球,形象亲和。他被认为是“最不像美国人的美国人”,作风温和、务实、低调,但内心坚定,被称为“沉默的改革者”,将继续推进前任教宗方济各倡导的教会更新。
美国总统川普对此回应称“美国首位教宗”当选:这是国家的巨大荣耀!
随后不久,川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发布贺文,正式祝贺Robert Prevost成为新任教宗利奥十四世(Pope Leo XIV):
“祝贺罗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他刚刚被任命为教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美国的教宗。
这是多么令人振奋、多么伟大的国家荣耀!我期待与教宗利奥十四世会面,那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
英国时间周四下午5点过后不久,西斯廷教堂烟囱冒出白烟,向全世界传达出教宗选举结果的消息。
聚集在圣彼得广场上的成千上万信众高喊“Abbiamo Papa,ole,ole,ole!”以及“Viva il Papa(教宗万岁)”,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国旗在阳光照耀下飘扬在圣彼得大教堂前。
那些没有参与选举的年长红衣主教也冲向广场,与人群一同列队,伴随着军乐团演奏的意大利国歌与教廷国歌,共同庆祝新教宗的诞生。
人群中还被发现了两位年过80、无选举资格的美国红衣主教:肖恩·奥马利(Sean O'Malley)与唐纳德·威尔(Donald Wuerl)。
一支身着蓝色制服的铜管乐队率领一队瑞士卫队穿过人群,来到阳台下的中心位置,激起人群新一波热烈欢呼。
瑞士卫队是梵蒂冈的官方安保部队,兼具仪式和保卫职责。
本次选举共有来自70个国家的133名红衣主教聚集在梵蒂冈,参与这场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仪式,以选出教宗方济各去世后的继任者——第267任教宗。
前一晚的首轮投票没有结果,西斯廷教堂烟囱冒出黑烟,人群发出阵阵叹息。
而今晨的第二轮投票依然无果,同样冒出黑烟,表示仍未达成共识。
从第三轮起,每天最多可进行四轮投票:上午两轮、下午两轮。只有当白烟升起,才说明选出了新教宗。
由于过去的教宗选举往往需要数天,因此人们并不指望前几轮就能有结果。
历史上最长的选举持续近三年,最终选出教宗格雷戈里十世(Gregory X);而最短的一次仅持续10小时,于1503年选出教宗儒略二世(Julius II)。
近几十年来,天主教会的下一任领导者通常会在两到三天内产生。
而此次选举仅用不到24小时即达成结果,显示出大多数红衣主教迅速团结在某位明确热门人选周围。
前两到三轮投票通常被视为“角逐站位”的阶段,真正的赢家往往在更后几轮中脱颖而出。
目前在世的252位红衣主教中,有138位年龄在80岁以下,因此具备选举资格。
他们的分布如下:
北美:16人
欧洲:54人
亚洲:24人
中美洲:4人
南美洲:18人
大洋洲:4人
要成为教宗,候选人需获得三分之二选票支持,即至少89票。
罗伯特·普雷沃斯特1955年9月1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父亲路易斯·马里乌斯·普雷沃斯特(Louis Marius Prevost)具有法国和意大利血统,母亲米尔德里德·马丁内斯(Mildred Martínez)为西班牙裔
普雷沃斯特以谦逊、亲民著称,强调主教应贴近信众,倾听他们的声音,而非仅仅作为管理者。在秘鲁任职期间,积极关注边缘群体,特别是委内瑞拉移民,体现出对社会正义的深切关怀。他支持教宗方济各的改革路线,强调教会的包容性,主张“扩大帐幕,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教会的欢迎”。在当选教宗后,利奥十四世首次在圣彼得大教堂阳台上向信众发表讲话,强调“团结、和平与对受苦者的支持”,并呼吁全球对话与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