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化超预期 贸易战连锁反应在华显现
中国4月服务业活动恶化程度超出预期。周二(5月6日)发布的一项私营部门调查显示,4月份中国服务业活动以七个月来最慢的速度扩张,新订单增长较3月放缓,主要受到美国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财新/标普全球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的51.9降至50.7,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PMI高于50意味着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收缩。这一结果与官方调查大致一致,官方数据显示服务业活动从上月的50.3降至50.1。相比之下,财新PMI被认为更能反映出口导向型和中小企业的走势。
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并得到政府刺激措施的支撑,但中国经济依然面临持续的通缩风险、长期的房地产低迷,以及美国关税的威胁。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市场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企业和消费者信心都较低,这使得提振内需变得更加困难。”
他还说:“中美关税僵局的连锁反应将在第二、第三季度逐步显现。因此,政策制定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并尽早采取行动。”
财新服务业调查显示,新业务增长降至2022年12月以来最弱水平,尽管出口订单略有上升,这部分归因于旅游业复苏。一些服务提供商表示,美国关税对货物贸易造成干扰。服务业的商业信心增长速度为2020年2月以来最慢,企业普遍将美国关税视为主要担忧。
为控制成本,服务企业连续第二个月削减就业岗位,导致积压工作增加,对应指标今年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尽管投入成本上升,但企业仍降价以吸引客户。财新中国综合PMI从上月的51.8降至4月的51.1。
尽管中国经济今年开局稳健,但从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快速放缓的风险正在上升。随着官方PMI显示4月工厂活动已受到美国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冲击,当前的问题是,政策制定者是否能够足够快地提振消费,以弥补预期中的出口需求下降。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