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部队遭重创 莫斯科靠人海战术硬撑
自 2022 年 2 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这场战争已持续超过 3 年,彻底改变两国命运,也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战争初期,俄罗斯原本期望以“闪电战”迅速夺下乌克兰首都基辅,却遭遇乌军顽强抵抗与西方军援迅速介入,导致攻势受挫。随后莫斯科调整战略,转向凭借人口与资源优势展开长期消耗战,企图拖垮仅有约 4,000 万人口、兵员储备远不及自身 1.4 亿人口的乌克兰。
目前战场呈现拉锯状态,双方在东部地区多次交战,付出巨大代价。2023 年的巴赫穆特战役即是典型案例,俄军虽最终夺下该市,但死伤惨重,乌克兰精锐部队也大幅损耗,显示持久战策略初见成效。
随著冬季接连受能源攻击,乌克兰多座城市长期断电、供暖中断,民生陷入危机。OCHA 指出,目前全境仍有 1,270 万人急需人道援助。
兵力方面,乌克兰面临人力短缺困境,大量年轻人被征召入伍,导致劳动市场萎缩,经济承压加剧。乌克兰抗战高度依赖西方援助,但国际支持正面临不确定性。
美国至今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 1,000 亿美元援助,为其最大国际支持者。欧洲方面,虽然大多数国家仍支持援乌政策,但亲俄的匈牙利等国已表明反对持续无条件援助。
在外交层面,乌克兰于 2025 年与欧洲多国在伦敦提出停火方案,盼与俄罗斯展开谈判。然而,俄方提出的条件包括要求承认克里米亚与顿巴斯的归属及乌克兰保持中立,遭基辅当局拒绝,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尽管未来战局仍难预料,但俄乌战争已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持久战例证,展现出现代战争的残酷与大国博弈的复杂。其影响早已超出地区范畴,成为全球地缘政治中的关键变数。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