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宠臣走人,川普新政受挫重要标志
1
墙内自媒体亚欧视点文章:美国第47任总统的两大“宠臣”马斯克和沃尔兹接连离开其岗位,是川普政府自成立100余天来在内政外交领域都遭遇挫折的重要标志。
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及益普索集团4月27日联合发布了一项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川普在执政百日之际的支持率为39%,比起2月份的数字下降了6个百分点,创下了过去八十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百日执政的最低支持率。
同时,川普近日罕见承认,由于关税和贸易战,美国的货架正在变空,一些商品的价格变得更高。
在此严峻背景下,他正对其二次执政伊始的两项重点议程进行积极调适,包括公开表明愿意同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在对俄乌战争问题上作出令人吃惊的转变。
川普迅速在关税问题上展现谈判姿态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打关税战、贸易战,短期内对美更不利,只有将其打疼,才能迫使其走上谈判桌。
和解是唯一的出路,事实上,双方都无法承受关税战、贸易战以及更广泛的互斗带来的损失。在未来一年达成一份对双方公平和互利的协议,是最优选择。
川普的关税政策体现了其执政的鲜明特点:在外交政策中贯彻交易思维,并辅以包括关税战在内的极限施压,迫使对手屈服,以达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协议。
然而他的误判是对自身政策“威慑力”的高估以及对中方对等反制的决心和战略的低估,对国际社会反弹及为了共同利益开展合作的低估。相比较其关税措施在中长期限内给对手造成的深远伤害,他将在更短时间内面临比对手更大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危机。
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时间不在川普一边。约四年后的一场选举就会变更白宫的主人,新的总统将极大或彻底地改变其政策,尤其是在关税战严重冲击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情况下。在通过关税达成目标之前,川普就将不得不离开白宫养老。
2
如果说川普的交易思维最终会落实到其关税战的流程中的话,那么它在对俄乌战争的调停中则遭遇了致命挫折,甚至可能面对失败的前景。
就在4月下旬之初,他仍对和平解决俄乌战争充满信心,声称“有望达成一项协议”,令其如此自信的原因是他认为,俄罗斯已准备好签署协议,美俄已经谈妥了,而泽连斯基“手中无牌可打”,不屈服就会令乌克兰当前已经十分糟糕的局势雪上加霜,如果再打三年,他将失去整个国家。
然而仅过数日,川普的“画风”就作出了近乎180度的改变,从抨击泽连斯基不合作到抱怨普京可能只是敷衍他,无意达成协议。
实际情况表明,普京采取了拖延战术,将迎合川普调停作为策略,实则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恢复其对外经济交流,改善其战略环境,并拆散国际援乌抗俄坚固联盟,以图加速乌克兰的失败。
川普和泽连斯基在罗马教皇葬礼上15分钟的一对一交谈成为转折点。他被告知,就在克里姆林宫对美国信誓旦旦的时候,它们的导弹对乌克兰的平民目标进行了无差别致命攻击。
与此同时,曲折不断的美乌“矿产协议”最终缔结,基辅满足了白宫新主人对金钱和利益的渴望,以换取其军事支持。川普政府随即批准了其上任以来的首份对乌军事援助计划。
川普的批评从泽连斯基转向普京,是对其调停俄乌战争遭遇挫折失去耐心的表现,更是其调停策略趋于混乱和失败的迹象。
可能意识到坚持对俄乌战争进行调停的失败前景,也可能是对俄乌的进一步极限施压,华盛顿宣布可能会退出调停计划。
如果不是出于对美国退出的恐惧,很难想象,克里姆林宫主人会在最新的对外发声中强调,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解不可避免,这只是时间问题。
对普京来说,“打不赢、输不起、撑不住”是其发动对乌战争最大的困境。战况显示,俄军在顿巴斯一线的攻击已经陷入停滞。面对一场注定无法胜利的战争,普京想要保住其十余年来对乌军事措施的“既得成果”——从克里米亚半岛到乌东四州、想要体面收场的唯一机会在川普那里,在他的四年任期。
作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亲俄的总统,川普在其公开表达对普京不满之前的所有言行及其在推动俄乌和平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及方案,都是倾向于俄罗斯的,包括绕过乌欧建立美俄谈判轨道,包括制订“肢解”乌克兰的方案,包括逼迫泽连斯基接受从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主权及在“事实上”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主权的谈判条件。在他看来,乌克兰国小力弱,根本没有任何牌可打,只能就范。
然而基辅一而再、再而三地声明,永远不会承认俄罗斯对其所占乌克兰领土的主权,泽连斯基搬出了乌克兰宪法及川普第一任期的相关外交文件。
对俄立场的坚如磐石及对美外交的柔韧灵活完美集中于泽连斯基政府。
该妥协的及时让步,该坚持的寸步不让。亮明俄罗斯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通过谈判更难以得到,在进行最优于乌克兰的修订后签署川普心心念念的“矿产协议”,泽连斯基政府对川普的软硬两手,无懈可击。
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拿来交易的,有些则是不能交易的。领土就是其中之一。领土问题不容谈判是战后世界的常识。俄乌战争的调停遇挫给对国际政治无知的川普上了一课。
川普对常识的冒犯使其现有调停难以为继,国内压力、国际反对导致川普及其所在的共和党面临其执政以来的最大政治风险。他的政治蜜月期已经结束,美国公众及国际社会无法容忍其毫无顾忌的亲俄政策及调停俄乌战争的策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们违反了美国亲自领导缔造的战后国际法,实质损害了美国一贯强调的“基于规则的秩序”;违背了美国基于维持全球领导权、影响力及维持国际战略平衡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破坏了过去八十年始终维系的跨大西洋团结。
客观形势不允许川普继续一边倒地袒护普京,不允许川普背弃欧洲盟友和世界道义,不允许其出卖乌克兰。这是其首次恢复对乌援助、公开批评普京的根本原因。
川普对俄乌双方态度的微妙调整,意味着其以亲俄立场及交易思维为基石的对俄乌战争的调停政策的破产。
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向普京作出“交代”、创造最优于俄罗斯的态势,如何维护和实现其政府所代表的美国利益,如何安抚乌克兰、其欧洲盟友及世界各地声援和同情乌克兰的力量,并构建它们之间的最佳平衡。
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及其在俄乌战争中的政策已成为川普的负担,他必须展现爱国及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姿态,必须展现其对战后“基于规则的秩序”的维护,必须尊重民意,并调整其对俄乌战争的调停策略、区分其对俄政策及对俄乌战争的政策,即他可以在合理外交叙事之下推动美俄关系正常化甚至美俄心照不宣结盟,但他必须以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俄乌战争问题,退出调停可能是被迫选择的策略,而重新援助乌克兰、批评普京则是其必须展现的姿态——克里姆林宫的公然忽悠及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使其失去了最后的借口。
退出调停不啻为川普不得不做的“最不坏的”选择,如果不然,他的下一步可能是继续加大说服普京的力度以启动俄乌谈判进程——至于其能不能快速达成协议不是重点,俄罗斯需要为其选择自行承担后果,并加快推进美俄关系正常化。对川普来说,这将使其对克里姆林宫有所交代,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压力;对普京来说,这也是一个最优的结果。
然而,这对世界及各国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