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战下,中国社交平台涌现疯狂一幕

新唐人 2025-05-05 08:10+-

中美关税战下,陷入生存危机的中国外贸企业正急于为其产品寻找新的出路。近日,中国某些网络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大量“原产地洗涤”之类的广告,俨然已沦为避关税黑市中介。而大量中国产品以超常规模流入邻国,也让这些正与美国进行贸易协商的国家,因担心本国沦为中国商品“洗产地” 中转站而压力倍增。

在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入的所有产品加征145%高额关税以来,中国出口商为规避高关税先将产品运至第三国,然后再以他国产品的名义销往美国的做法,与以往相比更加猖獗。

据英国《金融时报》4日报道,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近期涌现了大量宣传“洗产地”(place-of-origin washing)服务的广告,声称能帮出口商把货物运到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原产地洗涤”,然后再销往美国,以避免向美国海关缴纳高额关税。

例如: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一个名称为“Ruby—第三国转运”(Ruby — Third Country Transshipment)的帐号,近日张贴的一则广告写道:“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那就经过马来西亚中转,变身东南亚商品。”该广告明目张胆地宣称,可以帮助中国木地板与餐具到马来西亚洗产地,并“轻松通关”。

两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告诉《金融时报》,他们可以把陆货运到马来西亚巴生港,然后再将货物移往当地货柜,更换标签与包装。物流公司与马来西亚当地工厂有合作关系,可协助发出新的产地证明。其中一名业务员坦言“美国一定知道这些操作,不能做的太过分,因此我们控制接单量。”

广东中山市出口商佰泰照明的欧姓业务员受访时也承认,因为美国的关税太高了,一些公司会先把货卖到邻国,然后再经由这些国家转卖到美国,“这样关税就会降低了”。

根据美国贸易法,商品必须在某个国家历经“实质转型”,比如经过大幅提高价值的加工或制造,才能被视为来自该国并适用其关税待遇。

川普关税战下,中国社交平台涌现疯狂一幕

2025 年 4 月 13 日,中国东部江苏省连云港货柜港口的货柜和起重机。(AFP via Getty Images)

“洗产地”是中国出口商避税的手段之一,另一种常用的手段则是将高价商品与廉价商品混装出口,借此虚报整批货物的平均成本以降低报关价格。

广东东莞一间消费品制造商的老板向《金融时报》透露,已有两个国内产业协会向他介绍了专门提供避税方案的“仲介”,对方承诺可安排整个规避高关税的流程,佣金为每公斤5元人民币。

“基本上我只要把货送到中国的一个港口,之后的事就由他们接手了。”这位老板说,“这些协会说,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比较能撑过关税冲击,因为总是有一些灰色地带可避税。”

老板坦言:“美国是个大市场,我不希望失去它。”

事实上,与中国邻近的一些国家已经发现,来自中国的商品数量近期异常暴增。担心本国成为中国商品“洗产地”中转站而惹怒美国,这些国家的政府压力倍增。一些国家已经公开宣布,将严格管控进出口贸易,防止出现“贸易欺诈”。

例如,越南工商部上月已公开呼吁本国的贸易协会、出口商与制造商,加强检查原料与投入商品的原产地,避免发放伪造产地证明书。越南贸易部在一份4月15日即时生效的指令中表示,关税战下,贸易欺诈可能会增加,如果不防止欺诈行为,会导致越南更难避开各国对进口商品实施的制裁。

泰国外贸局上月也曾宣布,将强化对出口美国商品的原产地检查,避免发生为逃避关税伪造原产地的情况。

韩国海关则在上月对外披露,今年首季查获价值295亿韩元(约2,100万美元)的进口品伪装成韩国的产品,其中多数来自中国,而且几乎都是要出口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