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节 胡温控局并非传闻

人民报 2025-05-05 07:54+-

梅凌霜评论文章: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今年中共设定的“五四”青年节前和当日的官媒,都开启了一个近几年罕见的糢式:高规格赞扬激励年轻人。以代表中共中央风向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办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第9期为例。

通常,《求是》杂志第9期在当年的4月30日出版,今年目录的前四篇文章分别是:习近平的《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本刊编辑部的《把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征程》,第三篇则是中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担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共青团的使命任务》,第四篇是现任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院)长廉思的《加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引领》,靠后还有一篇读者来信《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姑且不看内容,单从今年的目录就可以看出今年的规格不一般,从中共总书记、中央委员会到共青团中央、中央团校,悉数粉墨登场,都在造势,那就是一度在中共政坛势微的“团派”的权势正在回归。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对比之前五年的《求是》第9期的目录,就可发现其中的玄机。一般来说,前四篇文章的作者依次是习近平、本刊编辑部以及相关部门、主官就同一主题的奉旨文章。

2024年《求是》第9期目录的前四篇文章分别是:习的《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本刊编辑部的《劳动创造幸福 奋斗铸就伟业》,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和新华社记者关于工会和劳动的文章,突出的是“五一”节,完全没有与“五四”有关的任何内容,好像五月只有一个节日。

2023年《求是》第9期目录的前四篇文章分别是:习的关于学习“习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刊编辑部的与之相关的社评,以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就此的表忠文章,同样没有任何与青年节有关的内容。

再看2022年《求是》第9期,目录的前四篇文章主题涉及“科技强国”,奉旨吹捧撰文的中共科协党组、科技部党组,其后出现了《求是》评论员的两篇分别与“五一”、“五四”有关的文章,但都提到习的相关言行等。

今年五四青年节 胡温控局并非传闻

资料图

2021年《求是》第9期目录的前四篇文章主题围绕新发展理念展开,在十三篇文章中排在第七位的赫然出现了共青团中央的要坚持中共领导的文章。而2020年目录的前四篇文章主题是围绕脱贫,只是在靠后位置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青春力量的“集体记忆”》,与青年节有关。

显然,在过去五年,青年乃至青年节从来都不是中共中央关注的焦点,中央委员会刊物《求是》很清晰地对外传递了这一点。

而2020年至2022年各出现一篇与“五四”有关文章,或许是为了“尊重”或敷衍胡锦涛的团派,但在中共二十大习在众目睽睽下将胡锦涛公然架出会场后,在胡锦涛钦点的隔代接班人胡春华被贬到政协后,2023和2024年的《求是》开始只字不提青年和青年节。直到今年才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以青年为主题,这在打谁的脸?

同样,在今年5月4日这一天,求是网头条以及排在前五位的新闻都与青年、青年节有关,既有习的,也有两大官媒新华社、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甚至还公布了“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这样的架势这几年并不多见。

新华网、人民网、军网也是类似的节奏,头条及排在前几位的新闻都与青年、青年节有关。与前几年这一天报纸类似的新闻相比,习的名字在今年被弱化,只出现在副标题中,而不是如前几年一样,既出现在主标题,也出现在副标题中。

今年2月,海外独立时评人蔡慎坤在X社交平台和油管自媒体透露他的朋友告诉他:现在习近平已没什么真正大权,中共权力被推举由三个1942年出的老人来过渡;二,军权在张又侠手里,习的军委主席只是挂个名号,“习近平退位只等官宣,大概率在四中全会,不会超过明年”。其后,蔡慎坤又点出这三个老人是胡锦涛、温家宝和胡德平。

如今中共党刊、官媒这样的变化,折射的就是胡温等中共元老在背后控局是不争的事实。胡锦涛的团派成员也正在重回中共政坛主角,一度低调的胡春华近一段时间高调,就很说明问题。不过四中全会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中共还是死路一条。 

  • 最新评论
  • 无理

    你不会觉得他们应该请你去执掌大政吧, 呵呵。

    屏蔽
  • lary

    共产党的独裁连共青团都不准搅和,所以才会这样.

    屏蔽
  • 卡卡卡夫卡

    我不信,除非下次开会能在摄像机前把老习架走。

    屏蔽
  • must

    此篇胡言瘟语!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