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会议透露不少诡异信息
钟原评论分析文章:4月25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透露了不少诡异的信息。实际上,从4月中旬以来,中共党媒的一些报道就不断冒出各种蹊跷信息。此次中共政治局会议前后发生的变化,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政治局再次提出对外“斗争”,但中共内部的“斗争”更抢眼。
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规模少见
央视报道的中共政治局集体学习视频显示,此次参加会议的人数应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虽然没有“里三层外三层”,但也算是“里两层外两层”。
最中间的是七名政治局常委,第二层是另外十五名政治局委员,以往坐在后排的政治局委员都挤坐到了前排,包括军委副主席张又侠等。二十二名政治局委员构成了“里两层”,但王毅、何卫东缺席。
此次政治局会议共有五十一人参加,是一次超规模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称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从参会规模看,经济问题显然变得更大了,大多数政治局委员不懂经济,于是召集了更多部门的官员参加。政治局会议也并未拿出什么新办法,只好把以往的套话重复一番,比如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等。
与以往不同的是,会议承认“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以“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会议还提到帮扶困难企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这些说法表明,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难以真正有效应对“外部冲击””,而且“经济光明论”也很难再唱了。
中共政治局决定对外“斗争”,但头号“斗争”选手王毅缺席会议。
中共党媒的无奈解读
4月26日,央视发文《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文章称,“国际经贸斗争”和2018年的“经贸摩擦”相比,“反映出中央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最新判断”。
中共党媒的解读,不仅仅要糊弄老百姓,还试图在党内有所交代。美国政府暂缓了各国的对等关税,与各方的谈判紧锣密鼓,只有中共继续摆出和美国对干的架势。川普一再透露中美贸易谈判的消息,中共则连续故意否认。4月25日的中共政治局会议还正式宣布对外“斗争”。
中共明知“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大”,却不愿积极谈判解决,反而摆出了“斗争”架势,如此愚蠢的决策,总得有一个说法。但党媒也不知该如何圆场,仅称这是“中央”的“最新判断”。“中央”的判断有什么根据、对还是错,具体的“最新判断”又是什么?党媒没敢解释,最后却称这就是“破局之道”。“斗争”是否真能“破局”,政治局和党媒恐怕心里都没谱。
4月26日,《人民日报》也发文《为什么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这篇文章试图对“反制”美国做更多解读,包括习近平4月14日至18日东南亚之行,但主要是把政治局会议的内容又重复了一遍,并引用习近平的话说,“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
这话表面上在谩骂美国,但用来解读政治局会议,似乎就变味了。美国正与各国商谈如何堵住中共的倾销,中共却摆出与美国大打关税战的“斗争”姿态,被“孤立”的恰恰是中南海。《人民日报》拿习近平的话说事,更像是“高级黑”。
《人民日报》文章还称,“别人不给我们开门的时候,我们自己还能活下去、活得更好”。
外贸企业丢了订单,更多人失业了,都不可能活得更好,如何“活下去”才是真正的难题。各级中共官员贪腐的机会也随之变少,他们会愿意跟着对外“斗争”,还是更可能对内“斗争”呢?
示意图(FRED DUFOUR/AFP via Getty Images)
李强与政治局会议不同调?
4月27日,央视再发文《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中央政治局会议为经济工作定向稳舵》。
中共政治局既然为经济工作定向了,国务院按理应抓紧落实。然而,李强同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却只字未提政治局会议的一系列说法,也不提习近平讲话或“习思想”。会议罗列的议程包括:河湖保护与建设;困境儿童福利保障;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
李强召开国务院会议,却没有提及政治局或“党中央”的部署,这与他在政治局会议之前的做法对比鲜明。
4月15日,李强在北京调研时称,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指示精神,“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困难挑战”,要求“做强国内大循环”。
4月18日,李强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称“做强国内大循环”。
4月25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国际经贸斗争”,却没有重复“国内大循环”的口号。政治局会议之后,李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不再称“做强国内大循环”,政治局会议的内容也没有被提及。
4月27日,中共商务部等6部门发出了扩大入境消费退税的通知,放宽了退税金额限制和条件。该通知的口号是“国内国际双循环”。
习近平不在北京时,李强两次高调宣称“做强国内大循环”,但政治局会议却没有这样说,明显不同调。
4月14日至18日,习近平和蔡奇外访。同时,赵乐际4月14日至17日在江苏、安徽调研;丁薛祥4月14日至16日在陕西调研;李希14日至17日在湖南调研;但李强却少见地留在了北京。中共党魁似乎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刻意压制李强了。
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没有照例陪同习近平外访,却在4月15日至16日被安排在广东调研外贸工作。这似乎进一步显示习近平在丧失权力。
4月17日,李强还主持了国务院专题学习,既提到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又提到“党中央”决策部署。李强在国务院应该重新获得了一些决策权,并试图露头,但似乎很快遭遇了阻击。
蔡奇的刻意亮相
政治局会议前一天,4月24日,中共各地方党委和政府秘书长被召集到北京开会,蔡奇到场讲话。央视视频显示,蔡奇讲话时,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在主席台上陪同;视频的最后显示,吴政隆在台上讲话,中共办公厅常务副主任孟祥锋坐在旁边。
蔡奇刻意出场,外界认为他还在试图与李强争权;或者说,蔡奇知道习近平大权旁落,但要阻止李强上位,甚至他自己还打算上位。不过,中共组织部长换人后,蔡奇主管的宣传部门是否可能发生变化,也被关注。
4月2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发改委联合制作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讲读》节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报道仅用了“大家”的笼统称谓,没有提到是否有政治局或中央部委的官员参加。这次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活动明显被降格处理。
4月24日,新华社报道,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山西太原参加全民阅读大会并讲话。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应不如上述活动,李书磊却参加了,可能就是为了亮相。然而,报道仅简单概括了与会嘉宾的少许发言,却只字未提李书磊的讲话内容,显得蹊跷。蔡奇主管的宣传部门,不排除也可能出现重大人事变动。
4月16日,中共发布了中共公安部的人事变动,当时王小洪正陪同习近平外访。被认为是习近平旧部的许甘露卸任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职务,由现任公安部副部长、特勤局局长王志忠兼任。王志忠曾长期在公安部工作,派系色彩不算明显。中共官场在连续调整,派系不明显的官员正不断顶替原习阵营的人马。
习近平的权力仍在丧失,包括蔡奇在内的原习阵营官员继续上位的可能性也在变小,他们之间看来还在相互掣肘、拆台。
军权之争有结果?
中共两会之后,何卫东就从公众视野消失了,缺席了近期的两次政治局会议。中共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也两次不敢直接回应何卫东是否出事,文字实录还有意删除了问答内容,等于进一步证实了外界的传闻。习近平没能保住苗华,也没能保住何卫东,恐再无力争夺军权。
4月18日,习近平访问柬埔寨,但没有前往刚刚挂牌的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之后也没有像以往那样,先到南部边境省份的广西、广东或云南听取汇报,再转坐火车回北京。
中共军报报道,4月13日至19日,军委政法委同国防大学举办军队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学习的主题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然而,报道没有提到是否有军委委员或军委政法委书记、副书记到场讲话,表明军队高级官员也在有意远离“习思想”。
4月22日,张又侠和董军同日分别会见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沙夫里,显示张又侠才真正代表中共军队。
4月28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和部分政治局委员参加了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张又侠代表军委参加,坐在主席台上。
二十届中共军委原有七人,李尚福第一个出局,习近平的亲信苗华、何卫东估计要等四中全会确认落马.。习近平名为军委主席,实际无法再掌军,传闻习近平也可能在四中全会卸任。剩下的三名军委委员是张又侠、刘振立、张昇民,军委残了一半。中共军权的争夺似乎告一段落,但习近平原来提拔的高级将领可能仍面临被整肃,军队的乱局还会延续。
中共政治局会议及前后冒出不少蹊跷,预示党内“斗争”实际比对外“斗争”要凶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