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 这国从避税天堂沦为关税靶心
秦鹏评论分析文章:川普政府的关税大战席卷全球,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变——有的国家可能繁荣,有的却可能一蹶不振。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特殊的国家:爱尔兰。看看它如何从全球避税天堂,变成了川普新政的靶心。身为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的富裕小国,爱尔兰的前景又会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吧!
翡翠岛突然进入风暴中心 川普开玩笑也是警告
“好朋友”,这个词,对于墨西哥、加拿大和欧洲来说,现在听起来肯定是百般滋味。对欧洲小国爱尔兰也是如此。
在美国人眼里,爱尔兰这个国家,有三重含义:第一重是亲切的故乡,美国总统有近一半(22位)有爱尔兰血统,据《NPR》报道,约3,100万美国人有爱尔兰血统,很多人会说:“我的根在爱尔兰”!每年3月17日前后,包括纽约和波士顿在内的很多地区,都会有圣派翠克节(Saint Patrick’s Day )游行,成千上万的人穿着绿色服装、戴绿色帽子,伴随爱尔兰风笛起舞,热闹非凡;第二重含义,是经济奇迹,这个人口仅500万的翡翠小岛,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跻身世界最富裕国家之列;第三重含义,爱尔兰是很多个人眼中的避税天堂。
今年3月,这座小岛被推上了风口浪尖。3月12日,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Micheal Martin)到访白宫,一方面,川普和副总统万斯用绿色和三叶草向爱尔兰致敬,另一方面,川普则笑咪咪地赞扬说“爱尔兰人很聪明,是的,很聪明,你们夺走了我们的制药公司和其他公司。通过征税,适当地征税,他们为公司进入爱尔兰提供了非常非常好的机会。这个拥有500万人口的美丽岛屿已经控制了整个美国制药业。”
他还说“当制药公司开始进军爱尔兰时,我会说:没关系……但如果你想把任何东西卖到美国,我就会向你征收200%的关税,让你们永远无法把任何东西卖到美国。你知道他们会怎么做吗?他们会留在这里(美国)。”
这段话绵里藏针。是赞扬,也是警告。
那么,爱尔兰,这个欧洲曾经的“穷亲戚”,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世界“避税天堂”,又是如何变成川普关税战的靶心的呢?今天,我们来细细讲讲这段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带你走进爱尔兰的经济奇迹与挑战。
(资料照片)
爱尔兰如何成避税天堂:从大饥荒到“凯尔特之虎”
故事得从爱尔兰人的苦日子说起。19世纪中叶,爱尔兰遭遇大饥荒,数百万人或饿死,或背井离乡,人口从800万锐减到400万。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后,经济依然挣扎,靠农业和低端制造勉强维系。
到了1950年代,爱尔兰政府终于醒悟了:我们没有资源,没有市场,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看”! 1956年,他们推出了“出口利润援助”计划,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不用缴税。这就像撒下种子,吸引了第一波外资来设厂。
但当时,爱尔兰的发展还是慢吞吞。 1980年代,经济成长率只有2.4%,人均所得才7,400美元,贫穷率高达14%以上。 1988年,《经济学人》甚至称其为“欧洲乞丐”。
到了1990年代,爱尔兰政府开始放大招了!他们把企业所得税率定到12.5%,远低于美国当时的35%和欧盟的平均28%。这下,就像点燃了一把吸金火炬,跨国公司蜂拥而至,开启了“凯尔特之虎”的奇迹。从1995年到2005年,爱尔兰GDP年均成长6%至7%,成为欧洲成长最快的经济体。
但是,低税率只是爱尔兰吸引力的冰山一角。跨国公司为什么爱上爱尔兰?因为这里有“避税神器”,让他们省下大把银子!最著名的就是“双重爱尔兰”(Double Irish)结构。简单来说,美国公司可以在爱尔兰设立两个子公司,一个负责实际业务,另一个持有知识产权。通过内部交易,利润被转移到后者,然后再转到百慕达或开曼群岛等零税地。苹果公司就是这一手法的“教科书案例”。《卫报》披露,2014年,苹果通过爱尔兰子公司将全球利润转移,实际税率低至0.005%,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税款。谷歌、脸书、微软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效仿苹果,将欧洲总部设在都柏林的国际金融服务中心(IFSC)。
2016年,苹果这个避税手段被欧盟处以天价罚款,130亿欧元(约140亿美元)。消息一出,不仅苹果、美国政府强烈抗议,连负责收这笔钱的爱尔兰政府也表达不满。为什么?就是因为爱尔兰政府看到了更大的一块蛋糕。
2015年,爱尔兰GDP突然增长26.3%,震惊全球,被经济学家戏称为“妖精经济学”(Leprechaun Economics)。而爱尔兰的GDP之所以飙升到“荒谬的高度”,正是因为这些跨国公司将巨额利润记入爱尔兰子公司,推高了经济数据。这种模式让爱尔兰的经济数据“虚胖”,但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高薪就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财政盈余。
爱尔兰的成功不只靠低税率,还有一系列“配套服务”。首先,它是英语国家,与美国文化相近,企业沟通无障碍。其次,作为欧盟成员,爱尔兰提供进入4.5亿消费者单一市场的门票,无内部关税壁垒。第三,爱尔兰大力投资教育,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科技人才。爱尔兰的年轻劳动力中,超过50%拥有大学学位,这对科技和制药行业是巨大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爱尔兰的税收政策极其灵活。它允许企业通过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将利润转移到低税地区,并提供知识产权税收优惠。例如,制药公司可以将专利注册在爱尔兰,通过内部交易将利润留在当地。虽然这一协议后被欧盟裁定违法,苹果被要求支付钜额补税,但爱尔兰的避税天堂形象已深入人心。
根据爱尔兰官方数据,2024年爱尔兰贸易顺差达到500亿欧元,其中制药和化学品出口占据半壁江山。美国公司如辉瑞、艾伯维、波士顿科学在爱尔兰设厂,贡献了11%的就业岗位和巨额税收。爱尔兰政府因此坐拥巨额财政盈余,2024年盈余达250亿欧元,甚至设立了国家财富基金。
跨国制药公司成为靶心 爱尔兰政府左右为难
爱尔兰经济模式也招来不少国际麻烦。美国和欧盟指责爱尔兰是“税收黑洞”,抢走其它国家的税收。2016年,美国参议院调查显示,美国制药公司在爱尔兰的利润远超其实际业务规模,纯粹是为了避税。欧盟则多次批评爱尔兰的税收政策助长不公平竞争。爱尔兰虽然否认自己是“避税天堂”,强调税制透明,但全球对其税收模式的质疑从未停止。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曾经笑得有多欢,就可能带来今天多难堪。
2024年2月,爱尔兰对美国的出口额为42亿欧元,今年2月则增加到惊人的130亿欧元,增幅达到200%。这当然就不可避免的让它上了川普的对等关税清单。而爱尔兰最大的出口产业是医药品。它是辉瑞和礼来等美国公司的主要制造中心。2024年,爱尔兰对美国出口额达 730 亿欧元,其中药品和医药产品占 61%。
这终于让它上了川普对等关税的标靶。今年4月2日,川普宣布对欧盟商品征收20%关税,对部分行业(如汽车)征收25%关税,并明确点名制药业。川普表示,美国“几乎不生产药物”,而爱尔兰和中国是主要供应国。他扬言对爱尔兰制药出口单独征收关税,以迫使企业将生产线和利润转回美国。
这对爱尔兰来说,不亚于敲了一记重棒。据《爱尔兰时报》分析,制药业占爱尔兰对美出口的58%,2024年价值580亿欧元。若加征25%关税,可能导致180亿欧元的贸易损失,对爱尔兰经济无异于一记重拳。美国的辉瑞公司在爱尔兰的工厂雇佣了数千名员工,2024年出口额达200亿欧元。若关税生效,这些工厂可能面临成本飙升,甚至裁员风险。
不过川普表示,他不想“榨干”爱尔兰和爱尔兰企业,因为这可能会危及美国爱尔兰裔选民对他的支持率。
“我们不想做任何伤害爱尔兰的事情,但我们确实想要公平,马丁也理解这一点。”川普说。
马丁,是指爱尔兰总理。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也许,他的故事,可以更好帮助我们理解中共党魁习近平激烈报复带来的后果。
在川普发言时,Politico(政客新闻网)欧洲版对马丁的反应有一番生动的描述:作为一名外交老手,马丁长时间沉默茫然地坐着,双手紧握着放在大腿上,脸上挂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仿佛在说:“我听着,你继续!”
马丁还时不时恰到好处的插话,比如赞扬川普本人在爱尔兰的投资,并说他是唯一在爱尔兰投资的总统——川普在爱尔兰敦贝格有一个高尔夫球场。马丁也提到了,像瑞安航空这样的爱尔兰公司确实加大了对美国的投资,意思是“我们吧,也一直在努力实现双赢。”
川普错误地认为爱尔兰从苹果补税中获得的140亿欧元被用于“运营欧盟”,川普对欧盟的指责是它的成立就是来占美国便宜的。但是,马丁对于这个说法也不予纠正,这样给足了川普面子。
谈到马丁在和川普会面时的表现,爱尔兰前驻美大使丹·穆尔霍尔(Dan Mulhall)对政客新闻网欧洲版说,马丁做得很好。
他说:“马丁的‘牌’打得几乎是正确的——他知道什么时候完全出‘牌’。当然,在椭圆形办公室(Oval Office),这是唐纳德·川普的秀场,川普喜欢为媒体表演。总理显然没有说太多的话,这可能是一件好事。”
访问结束回国的马丁,也没有因此责怪川普,他在爱尔兰谈话节目中表示,他将向川普强调自由贸易的好处,并称“自由贸易提升了全球”。他还计划宣布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协议,以迎合川普的能源政策。
马丁的低调姿态与爱尔兰的长期学术传统一致,强调“魅力与事实数据”的结合,试图说服川普美爱两国贸易是双赢。
爱尔兰左翼议员(如Richard Boyd Barrett)希望马丁直面川普,严厉谴责其关税威胁和对加萨的厌恶,称川普是“危险的霸凌者”。但学者卢卡斯(Scott Lucas)认为,爱尔兰经济依赖美国,马丁无力高调对抗。
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马丁的选择也是正确的。川普的关税威胁并非针对爱尔兰,而是美国新时期对全球税收与贸易博弈的一部分。2023年,OECD推动全球最低企业税率15%,爱尔兰被迫将企业税率从12.5%提高到15%,试图平息国际批评。然而,川普认为这远远不够。他不仅针对爱尔兰,还计划对其它低税地(如新加坡、瑞士)施压。这个时候,聪明的国家肯定不会像中共那样,主动站在风口浪尖,成为美国打击的主要目标。
爱尔兰积极游说欧盟采取克制回应,避免贸易战升级。《爱尔兰时报》提到,爱尔兰与法国联手,暂停了对美国威士忌的报复性关税,试图为谈判争取空间。此外,爱尔兰政府加大对本土科技和绿色能源的投资,试图减少对美国公司的依赖。
在不可预测中寻求出路 避税天堂的十字路口
但是,爱尔兰实际上感到十分紧张。川普的不可预测性让爱尔兰如履薄冰。
BBC分析,川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贸易顺差,还带有政治表演色彩,旨在兑现对美国选民的“制造业回流”承诺。爱尔兰财长帕斯卡尔·多诺霍(Paschal Donohoe)也坦言,他对制药关税“极度担忧”,因为这将重创公共财政,甚至影响爱尔兰的福利体系。
所以,对爱尔兰来说,这是一场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考验。它必须在保护跨国公司利益、应对美国压力以及适应全球税改之间找到平衡。
那么,川普的关税战会否迫使爱尔兰改变其经济模式?这座翡翠小岛能否继续在全球经济中“聪明”地走下去?答案或许还在未来的风中飘荡。但无论结果如何,爱尔兰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税收与贸易从来都是高风险的博弈,一个小岛的抉择,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财富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