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马斯克与川普正加速分道扬镳

北京日报 2025-04-26 20:26+-

“我不需要埃隆做任何事,也不需要他的车,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

4月初,川普在一场内阁会议上如此评价他与马斯克之间的关系。

川普这番话,与其在2月底内阁会议上所说的“有人对埃隆不满意吗?如果有,我们就把他赶出去”,出现了明显反差。

这不禁让外界对他与马斯克的关系产生了诸多遐想:一度亲密无间的“特马组合”,真的要分道扬镳了吗?

特马裂痕似乎正在扩大

近段时间,随着川普一系列极端政策引发剧烈震荡,他的执政团队内部也因利益纠葛而分裂加剧。

作为川普重返白宫的最大功臣之一,马斯克正在遭遇华盛顿权力游戏的反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果然,马斯克与特朗普正在加速分道扬镳……

马斯克多项政策上均未得到川普青睐

川普重返白宫后没几天,就召集软银、OpenAI、甲骨文三家公司打造所谓“星际之门”计划,宣布将在四年内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若该计划顺利落地,美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OpenAI等公司作为出资方,自然能够从中受益,对自家公司的股价、产品、市场等都是明显利好。

然而,川普不仅将马斯克排除在了这一计划之外,还将马斯克的“死对头”——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纳入了其中。

马斯克曾与奥尔特曼共同创建OpenAI,后来由于理念问题分道扬镳,同时OpenAI与马斯克的xAI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眼看“冤家对头”得到川普特殊关照,马斯克也只能在社交媒体上酸溜溜说“他们实际上没有钱”。

在航天方面,川普政府计划将2026年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预算削减一半,目前的73亿美元预算将减至39亿美元,削减力度在美国航天领域堪称史无前例。

要知道,NASA可是马斯克的SpaceX最大的甲方,双方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SpaceX大量研发及发射计划都有赖NASA的经费支持。如今NASA预算被砍一半,马斯克的订单也将骤减。

对此,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呛声川普“此举令人担忧”,表达了心中不满。

马斯克与贝森特的骂战引爆矛盾

相较过去几个月几乎每天都占据社交媒体头条,最近马斯克不仅公开活动锐减、社交媒体沉默,就连一贯高调的特斯拉发布会也悄然降温。

就在人们猜想他是不是要退居幕后,逐渐淡出川普核心权力圈时,一则重磅消息引爆了全球舆论。

美国时政媒体Axios爆料,4月17日,马斯克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白宫廊间爆发了激烈争吵,二人狂飙脏话,甚至有发生肢体冲突的倾向,现场局面一度难以收拾。

贝森特用脏话大骂马斯克,并抨击DOGE的预算削减“承诺过高,却没有兑现”。马斯克则反唇相讥,称贝森特为“索罗斯的代理人”,经营着“一家失败的对冲基金”。

二人激烈对峙,吵得不可开交,以至于一名助手不得不上前将他们分开,甚至惊动了正和川普会面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知情人士透露称,马斯克和贝森特的争吵是因为双方对国税局代理局长的人选存在分歧。

川普曾任命马斯克推荐的国税局前官员沙普利为国税局代理局长,但贝森特希望财政部副部长福尔肯德担任这一职务。

为此,贝森特曾向川普打小报告,称国税局本应向财政部长直接汇报工作,但马斯克绕过他,通过非正规渠道使沙普利成为了国税局代理局长。

就在两人发生争吵次日,福尔肯德接替沙普利执掌美国国税局——很显然,这次川普没有站在马斯克这边,这场骂战以贝森特大获全胜而告终。

马斯克为何遇冷?

马斯克与川普的联合,曾被视为硅谷与华盛顿权力结合的范本:商人以技术革新助力政治目标,政客以政策红利回馈商业帝国。

然而,这场实验仅维持了三个月,似乎便因根本利益冲突濒临破裂。

二人价值观存在巨大分歧。

众所周知,川普作为共和党保守主义者,秉持着“美国优先”“孤立主义”“反全球化”理念,任何政策都只看重美国单方面利益最大化。

而马斯克作为科技实业巨头,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和坚定支持者。

二人在共同反对民主党上有一定共识,但彼此间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最突出的就是贸易政策,川普主张通过高关税等手段来保护美国本土产业,试图以此推动制造业回流,重新塑造美国的贸易结构。

而马斯克的商业帝国,从特斯拉电动汽车到SpaceX航天技术,再到星链计划等,都是全球化布局的产物。

简而言之,川普的“经济民族主义”需要树立关税壁垒,而马斯克的全球化商业版图却依赖开放市场,因此特马二人围绕关税的争端是价值观之争。

对美国总统川普来说,关税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核心工具,马斯克的反对无异于触动了他的价值观底线;对世界首富马斯克来说,关税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全球商业版图。

4月7日,马斯克向川普直接发出了“撤销大规模新关税政策”的呼吁,但以失败告终。

随后,马斯克转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关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视频,批判川普的“对等关税”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

其后,马斯克与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围绕关税问题爆发激烈的口角,两种价值观的激烈冲突暴露无遗。

受川普关税政策的影响,马斯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全球化分工,中国提供电池、日本供应芯片、墨西哥制造零部件,最终在美国、德国、中国完成组装。

这种全球化生产体系受到川普关税政策严重冲击,以Model Y为例,其54%的零部件来自海外,关税导致单车成本飙升5000美元,直接侵蚀了利润空间。

此外,特斯拉在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承担了全球近40%的产能,而关税政策则导致其进口零部件成本飙升,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营收同比下降9%,净利润暴跌71%,交付量同比下滑13%,股价从2024年底的488美元腰斩至不足300美元,市值蒸发近7000亿美元。

川普“弃车保帅”稳固基本盘

除了价值理念的对立外,现实的利益抉择也加剧了二人的矛盾分歧。

今年1月,马斯克执掌政府效率部后,在川普的支持下大杀四方,对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劳工部等十余个重要部门开展审查,使得各部门人心惶惶。

改革满足了川普“抽干华盛顿沼泽”、改造联邦政治体系的要求,却也直接触动了“深层政府”的既得利益,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靠近川普的白宫官员将马斯克视为麻烦制造者,认为他具有难以管理、不可预测、制造分裂三重特性。正统MAGA批评“马斯克干政”,民主党则借机攻击川普“将国家交给商人”。

不少政治人物纷纷站出来,怒批马斯克和DOGE违背民主原则,且其行为缺乏法律效力。

当前,马斯克早已在美两党、工会、司法系统多方面树敌,而川普却亟需为2026年中期选举储备政治资本。或许在川普看来,此时甩掉马斯克才能有效消除反对声浪,“轻装上阵”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总的看,马斯克从最初的踌躇满志到如今的黯然离场,是美国社会极度撕裂、政治斗争日趋白热化的必然结果。

对川普而言,失去马斯克虽然意味着改革速度放缓,但却能换来选票和内部团结;而对马斯克而言,离开政坛或许是拯救自身商业版图最后的机会,但很可能失去政策庇护,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人身安全遭到威胁。

随着马斯克的改革红利耗尽,川普团队内部权力斗争突破临界点,科技右翼和MAGA群体间的矛盾愈发难以调和,这段“兄弟情”正一步步走向崩塌……

  • 最新评论
  • 反川共和党

    美国公司,雇员要交所得税。而外国公司不交。所以关税至少应该和所得税率一样,才合理。
    这还没有包括其他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

    即使是同样的价格,企业也会说,我要自己做,不会外包。为什么轮到自己的国家,却来反对支持自己生产?

    屏蔽
  • 段小禾

    马斯克手伸得过宽,自以为凌驾各部之上,对像国防部这种有利益冲突的部门也不回避。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