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之战后,停火线便成了中俄边界线

历史鉴赏者 2025-04-23 18:59+-

俄乌谈判的症结所在,其实就是该怎么重新划分边界。按照乌克兰人的想法,肯定是要收复全部失地,恢复到2014年以前的边界。这是人之常情,简单的做人逻辑,你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

至于俄罗斯的态度,其实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从最初打算拿下基辅,彻底操控乌克兰。到后来要求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全部归属俄罗斯。再到如今,打算在目前的前线地区停火。最后这一句,其实已经暗示了俄罗斯方面的底线。

俄罗斯人是非常骄傲的,他们看不起俄以外的绝大多数民族,尤其是两类人他们最看不上。一类是被他们打败的民族,另一类是他们还没动手,就被他们吓怕了的民族。

俄罗斯人在历史上创造了太多领土方面的奇迹。比如说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东方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在世界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要想让他们低头,恢复到2014年以前的边界,这事儿谈判桌上根本办不成,只有战场上定结果了。

不过提到停火线,让我想起了1862年爆发于中国西北的一场清俄战争。这场战争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已经不被人们所记住了,但这场战争造成的结果,我们至今没有忘记。

1862年伊犁塔城之战

面对沙俄的入侵,清朝方面倒也不是完全没反抗。原本在得知黑龙江将军奕山,擅自签订《瑷珲条约》时,清廷是坚决反对的,并且坚称该条约无效。毕竟割地的事情,一位封疆大吏怎么可能说了算?

图片

不过1860年,沙俄又以调停国的身份,怂恿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吓走了咸丰帝。在这种情况下,留守京城的恭亲王,只好答应了沙俄的一系列无理的要求,这才有了后来的《中俄北京条约》,俄国人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从清朝拿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是现在俄外长拉夫罗夫先生所说的,邻居友好赠送的那片领土。

那时候沙俄还在入侵中亚地区,当时整个亚洲都被沙俄当成了一盘菜,就看怎么吃了。在入侵中亚的时候,沙俄也入侵到了清朝西北境内,这便爆发了1862年的军事冲突。

1862年,小皇帝同治才上来没多久,慈禧和恭亲王联合夺取了八大顾命大臣的权力。太平军的问题也没解决,正是清朝内忧外患之际。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派遣西西伯利亚总督科尔帕科夫斯基寻找机会入侵新疆。

图片

虽说清朝内部混乱不堪,但当时他们在新疆的基本盘还是非常稳的。因为乾隆当年收复新疆后,将东北战斗力比较强的索伦人、锡伯人调到了新疆地区安家落户。此外,土尔扈特人东归以后,其中一部分也被安置在了新疆。再加上当地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都是效忠于清朝的。

这些人的战斗力可不简单,他们平时负责生产,战时拿上武器就是保家卫国的士兵。所以沙俄想要攻破这里,其实难度还是很大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当地牧民们,是随草而居的,哪里有适合放牧的草,他们就迁徙到哪里定居。再加上清军在边境只设立的移动的卡伦,这导致大片边境牧场,没有足够的兵力看守。

2000多俄军,兵分四路入侵新疆后,在回兵内应的帮助下,如入无人之境,拔除了沿途一系列的卡伦,一路小跑就打到了伊犁、塔城这条线上。到了这时候,清朝这边的守军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好在伊犁、塔城的守军比较给力,常青、明绪等人带领的援军也迅速前来支援。这才挡住了俄军的进攻。双方在伊犁塔城一线僵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864年谈判,这条线才成了停火线。

图片

停火线成了后来的中俄边境线

战斗过程还是非常惨烈的,因为有不少回兵在暗中帮助俄军,在这些人心目中,教是大于国的,在他们的帮助下,俄军一路势如破竹,大量清军卡伦压根不需要俄军动手,自己内部就先乱了起来。

可以说,如果当时清军没有守住伊犁塔城这条线的话,那俄军肯定会长驱直入,攻占整个北疆乃至拿下整个新疆。

看看中亚各国的下场就知道了,沙俄花了30年时间,拿下了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不是英国在阿富汗拦住了俄军,那俄军或许能够一路打到印度洋。

所以说,那些年镇守边疆的将士,在没有朝廷援军与协饷的条件下,还能保住大片西部领土,实在是难能可贵。

当然了,这里的守军也仅限于守住伊犁塔城这条线,因为他们即便在小胜俄军的情况下,也不敢趁胜追击,因为没有任何后援。这支部队万一打光了,就没人守城了!

俄军打不下伊犁和塔城,那就只能与清廷进行谈判了。

最初俄国人的态度十分嚣张,他们要的是整个伊犁河以外的所有哈萨克草原。这谁敢给啊,谁给了谁就是千古罪人。所以前线的几个将领理都不想理他们。毕竟又没有彻底输掉。

这就好比俄乌战争如今的局面一样,乌军和俄军在乌东还僵持着呢,现在俄国人提出的要求是,整个乌东和克里米亚都要划给俄罗斯。哪个乌克兰人愿意当这个千古罪人?

图片

前线谈判走不通,俄国人就开始考虑走上层路线了。毕竟前线打仗的,胆子相对都比较大,不是每个将军都叫奕山。

俄国人到北京直接找到了恭亲王奕,说来也巧,这位恭亲王也是奕字辈排行,算起来和奕山是堂兄弟关系。

恭亲王这边就比较怂了,1860年的时候,他就见识到了俄国人的蛮横,这回俄国人又找上门了,恭亲王又不知道咋整了。

最初清廷提出的方案是,从原来清朝的边境线,也就是巴尔喀什湖一线,到停火线之间,找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线作为边界。

这条提议,其实已经算是丧权辱国了。毕竟按照这条线来划分,西北22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就这么被划给沙俄了。

但是俄国人坚决不认,他们的要求就一个,必须要按照停火线来划分土地,停火线就是日后的边境线!换句话说,俄国人打下多少地盘,就得全都归俄国所有。

估计恭亲王心里也是一万头羊驼在奔腾,要这么谈的话,那还有谈的必要吗?你直接拿一份俄国人满意的条约过来,让恭亲王签字不就行了?最终恭亲王还是认怂了,与沙俄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完全按照俄国人的要求,以停火线为边界,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沙俄。

图片

乌克兰是否会步大清后尘

恭亲王签约的理由是,俄国人蛮横无理,如果现在不答应他们的要求,那他们要的将会更多。而如果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就可以保证西北的安宁。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仅仅过了7年时间,沙俄就在1871年撕毁条约占领了伊犁。一直到1881年,沙俄与清廷再次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这才归还了部分伊犁,但又割走了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

不得不说,在俄国人看来,清朝的土地就好像是大风刮来的一样,出手是真够大方的,一出手就是几万几十万平方公里。

很明显,恭亲王的绥靖忍让,并没有换来和平和安定,反倒是让对手更加猖狂。

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年的清朝一边要面对列强们的欺辱,一边还要对付太平军、捻军,可谓是内忧外患。

如今的乌克兰以及欧洲,不仅要面对俄军的欺辱,乌东的背叛,还要应对老美趁火打劫,同样是内忧外患。挨欺负的对象变了,但欺负人的居然还是俄国,不得不说,俄国的实力真不是盖的。

那么乌克兰会答应按照停火线来确定新的边境线吗?如果他们读过这段历史,或许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北极熊是喂不饱的。

今日割让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苏洵《六国论》里这句话的含金量,至今都很高。

  • 最新评论
  • nddy

    包括王公公在内的一帮昏庸官僚为了一己之私,无耻勾结、跪舔中华民族的宿敌俄罗斯侵略者,其行为卑鄙下贱,必成千古罪人。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