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留学全知道 2025-04-17 13:22+-

最近一段时间,川普政府大规模撤销国际学生签证以及无辜遣返留学生的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轰动。但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头一回这么做了,早在拜登执政期,就有不少中国留学生体验过被关小黑屋的经历,甚至还有人直接“喜提”回国套餐。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在美国机场经历了至暗的20小时,一起来看看他的真实经历吧。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撤销国际生F1学生签证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给留学生与家长的心蒙上一层阴影。

川普这一次上台后,会采取更激进的留学政策吗?

实际上,在拜登执政期,就有一波中国留学生遭遇过学签撤销,中途被迫退学;或者在收到名校offer后,申请美签被拒,留学梦碎;更有甚至,有些学生在美国机场过海关时,直接被遣返回国。

早在川普执政以前就有一波中国留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收到耶鲁、斯坦福名校offer后,美签被拒,offer打了水漂。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联系到了果冻(小红书账号:果冻在瑞士留学)。果冻在拜登执政时期,收到哈佛医学院的offer,在他满心期待飞往美国时,他却在波士顿机场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在机场的20个小时里,他经历了被质问、被羞辱,最后他如同一个罪犯一样,被海关人员驱逐离境,并要求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时代的浪潮,反复拨弄着个体命运。

我们从果冻的童年及他的过往经历聊起,和外界想象中的哈佛所代表的精英、中产叙事不同,在访谈中,我们意识到很多和果冻一样被撤销签证的博士、博士后,被驱逐的他们只不过是一群拼命踮起脚尖,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一点的普通人,而他们努力此时正在被撕裂、被摧毁。

1

果冻曾向身边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上辈子可能是杀人犯吧,不然为什么这辈子活得这么辛苦?”

在拿到哈佛博后offer前,果冻的人生走得艰难且曲折。

90后的果冻出生于中国江西的荒僻农村,破败的山区、泥泞的土地、漏水的土房......构成了他的苦难童年。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果冻出生与长大的农村

果冻记得,他小学就读的山区小学,一个年级只有4-6名学生,一个老师通常要带两个年级,当老师在一年级上课时,二年级的学生就安排自习。

果冻的起点是山区小学,果冻说他们村里很多人最后的出路是男生去工地打工,女生去当保姆。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小学的时候,果冻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这条山路果冻走了无数次。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苦、匮乏的教育资源下,果冻依旧赤手空拳从大山深处通过读书“走”了出来。

从乡村小学到后来考进江西当地的重点高中,果冻的成绩一直拔得头筹。遗憾的是,在高考时,若按照平时的成绩,他本可以进入985大学,但他发挥失利,落入到了一所双非一本。这件事给当时的他不小的打击,“觉得天都要塌了。”

所幸,在填报志愿时,果冻懵懵懂懂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不曾想撞上了未来的风口,当时其实果冻连电脑都没有摸过。

在大学的第一年,果冻的学费是家里人借来的,因为果冻的成绩一直处于年级第一名,学校的各种奖学金,总是可以出现他的名字,果冻也不再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在大学里,果冻展露出自己的领导与社交才能,成为学校学生会主席。在本科毕业时,他以全国排名第三的成绩进入某所985大学。

本科毕业后,果冻考研进入了北京某985重点大学,这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全国有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当年高考失利的遗憾。

在研究生毕业后,果冻和他的很多同学一样进入了大厂工作,成为一名程序员,原本以为日子可以这样一直平稳的度过下去,但生活再次给了他一记重拳。

在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与压力下,果冻的身体开始出现严重的不适,鼻炎和脊椎病等疾病向他排山倒海般袭来,“每天上班都晕乎乎的,一个上午卫生纸堆满一箩筐”。在最严重的时候,果冻曾绝望地想,“再这样下去,我自己还能活多久。”

2

“望族留原籍,家贫走它乡。”

思虑再三下,果冻辞掉了大厂工作,之后他先后前往新加坡、瑞士寻求出路。一路上他没有更好的选择,都是拽着命运往前走。

实际上,“留学”二字对于果冻来说一直是触不可及的词汇,但在得知去瑞士读博是一份工作,不仅不需要学费,还可以拿工资时,果冻内心的火苗在燃烧。

找学校、投简历,申请之路比想象中顺遂。记得在收到offer邮件时,果冻还在新加坡的大学当助教。那天,他静静地坐在新加坡大学的食堂里,透过透明的大玻璃窗,他看到下面公路两侧高大的树木和繁茂的绿叶,但他没有想象中的欢呼与欣喜,而是出奇的平静。

那天夜里,果冻梦到自己到了瑞士,却怎么也找不到学校办公室,梦里他像一只在森林里走失的小鹿一样,慌乱无措。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果冻说他的人生让他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一段台词,mathilda问Leon,“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Leon回答她,“Always like this.”

三年的读博时光,在摸爬滚打中度过。果冻研究的领域为当下最火热的人工智能,外界看来光鲜亮丽的光环与荣耀,只有果冻明白其中艰辛。

在读博的第二年,果冻换了一个新导师但并不是领域类专家,“几乎全靠自己摸索、跌跌撞撞、头破血流。”

但最终,果冻仍旧在行业类顶级期刊发布了四篇论文,并两次获得最佳论文奖。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一个女老师评价,

这是她十年来见过最优秀的论文答辩。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图源:pexels

2020年,博士毕业后的果冻开始尝试在瑞士寻找工作,这又是一段炼狱的开始。

在瑞士,没有工作签证的亚洲人想要找到工作谈何容易?在瑞士,有法律明确规定,工作岗位要优秀考虑本地公民,然后是欧盟地区的人。果冻观察到,一个岗位都是好几百个人投递,而且很多人都有PHD学位。

果冻至今还记得他投递白封简历,但了无音信时的绝望与无助。有一次,他好不容易从几百个人里面厮杀出来,但在最终二选一环节时,他落选了。在焦虑的时候,他彻夜辗转难眠。

转折点发生在一次与朋友的谈话,朋友告诉他可以去美国试试,这位朋友是通过EB1A(杰出人才移民)拿到美国身份的。他建议果冻可以先去美国读博后,解决身份问题后(因为果冻发布了多篇论文,可以通过EB1A拿到身份)再去找工作。

这给当时快要坠入悬崖的他,递上了一条绳索,果冻背后没有出路与依靠,他只能抓紧绳索拼命往上爬。

幸运的是,在递交材料几周后,果冻就拿到了美国多所学校的offer,这其中包括哈佛医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最终,果冻选择了哈佛医学院。

“现在很多医院需要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因为对病人的诊断、手术、包括拍磁共振图像、 CT图像等,都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果冻跟我们解释。

然而,也是这个当下前沿,最能造福人类共同体的领域,被美国政府视为敏感领域,这也为后来果冻的遭遇埋下伏笔。

3

这一天,果冻将永远铭记在心。

在动身前往美国前,果冻告别了瑞士的朋友、导师,也一并退掉了自己租住在苏黎世的房子。行李挑挑拣拣,最后塞满了两个行李箱。飞往美国,意味着他要在一个陌生国家重头开始闯荡,他内心有些不安。

在波士顿下飞机后,他疲惫不堪地跟随人群排队过海关。但当电脑屏幕扫描到他的护照时,果冻却被眼前的海关人员拦住了。

随后,走来的两个身着警服的工作人员将果冻带往了另一个楼层,在这里他被要求打开行李箱进行检查,一开始海关人员还会安抚他,“不要紧张,只是例行检查。”

哪怕是后面在被要求交出手机和电脑密码时,果冻依旧比较从容。因为果冻此前已经做了大量功课,他看到过有留学生因为手机里面藏有军训的照片被认为是中国士兵而被遣返的案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果冻提前删除了有可能引起误会的照片,而且电脑里的浏览记录也被清理。

在一群海关人员在房间里进行检查时,果冻一个人坐在大厅里等待。半个小时后,一位女性海关面色凝重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你是不是参加过卫星发射活动?”

女海关没来由地发问让果冻懵在当地,“如果我能参加卫星发射那也太厉害了”,果冻内心思忖道,“没有”,果冻赶紧矢口否认。

“但我们在你手机里发现了一张卫星发射的照片”,女海关继续开口道。

这时果冻的脑袋像放倍数电影般“风卷云涌”,他努力回想,才想起自己的微信里关注了人民日报的公众号。当时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关于卫星发射成功的文章,他随手截图转发给了朋友,果冻内心有些哭笑不得。他将过程如实转述给了女海关,女海关又转身进了房间。

不知过了多久,女海关再次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这一次女海关直接问果冻为什么要注册“一亩三分地”的论坛。这时,果冻意识到自己的邮箱也被查询了,果冻变得呼吸急促。若不是她的提醒,果冻其实都忘记自己注册过这个论坛。“这是一个华人论坛,很多华人都会注册。我没有在美国生活过,想在这里找到其他华人,提前了解这里的生活”,果冻在回答时他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就像一只待宰羔羊一样”,果冻形容那时的感受。

又不知过了多久,一位西装革履的男海关来到果冻面前,而果冻也迎来了自己的最终审判。从签证问题到他发表过的论文主题,男海关的问题步步紧逼,让果冻几乎喘不过气来。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截图来自果冻小红书账号。由于篇幅有限,文章只放取部分内容,经过非常曲折,大家可以移动至果冻的小红书账号(果冻在瑞士留学)查看完整过程。

在一系列审问结束后,已到晚上12点,果冻的心里防线也已经到了临届点。即使果冻保持冷静,据理力争,解释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留学生,但他还是等来了自己的最不想看到的结局——他被宣判立刻遣返回国。

接下来,海关让果冻站在一面刻有尺度的墙上拍照,“这不就是犯罪拍照吗?”屈辱夹着愤怒、悲伤向果冻一起袭来,但他无力反应与回击。

由于遣返的飞机定在了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当天晚上果冻在机场里度过,海关人员给他拿了一张行军床和一张类似塑料的东西当被子,那晚果冻一夜无眠。

因为手机也被收走,第二天果冻从早上一直枯坐到下午两点。果冻清楚地记得那时墙上的电视机上播放着一个泰国女厨师教人做咖喱饭的视频,不到两分钟的视频循环了一整天,果冻看得几乎要疯掉。直到飞机要起飞时,海关人员才出现,而且他们拒绝交出手机,理由是要继续做检查。

如果下了飞机,没有手机意味着寸步难行。而且,在飞往美国前,果冻已经辞去了工作,退掉了房子,“难道要让我在大街上去找人”,果冻问海关。

此时,海关冷漠地说,可以让你的朋友来接你。接着,海关拨通了果冻朋友的电话,朋友问他具体的时间,但海关只说是上午,其余信息无可奉告。后来果冻才得知,朋友在网上查从波士顿到苏黎世的航班没有查到,只能一大早就去机场等待,但其实果冻是在德国转机。

在被两个海关押送回苏黎世的飞机时,海关把果冻的护照交给了空乘,并对空乘人员说,“你要看着他回瑞士的飞机才能给他护照,不要让他在德国为非作歹。”这让果冻瞬间感到怒火中烧。

但登上飞机后空乘人员安慰果冻,“不要担心,一会就把护照还给你。”即使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果冻坠入冰窟的心,感受到了善意与温暖。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4

果冻后来的命运怎样了?以及那些同样遭遇遣返的留学生,他们都经历什么?

果冻的被遣返,其实与川普上一个执政期(2020年)颁布的10043号总统令有关,这一总统令将交流的大门阻隔,影响了一群人的命运。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清单上被制裁的中国高校数量到高达18所,国防7子上的大学比其余大学采取了更严苛的出口管制。

后来,果冻在一亩三分地上,找到了更多与他一样的10043禁令受害者们。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也最揪心的,是一位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硕士博士都在澳大利亚就读的女生。同样,她也是持有H1B签证前往美国读博后,在美国机场被遣返至多哈。

那时正处于疫情期间,整个澳大利亚封国,没有绿卡或者护照无法进入,所以女孩只能回到中国,但是疫情她买不到回国的机票,所以她只能滞留多哈。她本来可以入境多哈后待一段时间,但疫情期间需要有打过疫苗的二维码,而她在澳大利亚只有纸质版,多哈机场不承认。所以她没法回澳大利亚,买不到回中国的机票,也进入不了多哈,她只能坐在机场的地上哭。最后一个机场地勤人员了解情况后,经过层层汇报审批,女孩才被特殊批准进入。在多哈滞留一个多月后,女孩通过黄牛买到一张天价机票才回到国内。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如今,川普再一次当选上台,他给高等学府带来的阴影还在持续放大,而且这一次川普政府以撤销拨款作为威胁,让大学进行整改。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不久前,一个中国藤校学生的身份被取消,该学生在美国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据最新消息,在维权和各方人士的支持下,该学生如今得以继续待在美国读书。

但这一次,美国精英大学不愿再低下头颅,在近日哈佛大学带头打响第一枪后,斯坦福大学也站了出来。

4月14日,哈佛校长Alan Garber公开发表声明,强调“任何政府无权规定私立大学的教学内容、招生政策或研究方向”,川普政府的要求侵犯了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权。

用网友的话来说,川普政府如果今天可以因为学生支持巴勒斯坦就驱逐学生,明天可以因为学生反对对华关税政策驱赶学生。大学本是培养高等人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步做出贡献的象牙塔,而不该成为任何个人、任何团体的傀儡与工具。

哈佛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经历小黑屋至暗20小时

斯坦福大学校长Jonathan Levin于当地时间4月15号公开发文支持哈佛。

最后,回到本文主人公果冻的故事,他的个体命运后来怎样了?

在回到瑞士后,上帝似乎第一次垂怜了他。不久后,果冻收到了之前投递过简历的一家公司的offer,并获得了工签。

但工签到期后,他还是有随时被迫离开的风险。为了拿到永居,果冻便开始疯狂学习德语(想要获得永居,德语需要通过B1)。“有时候上完班后上德语课,回到家里我躺在沙发上直接累得睡过去”,果冻回忆起那段时光。

最终,果冻通过了德语考试,他拿到了瑞士永居,他的人生船舶又由此有了靠岸港口,他终于可以停一停、歇一歇了。

把过往的遭遇、贫穷、脆弱、隐私,袒露给大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果冻第一次尝试将自己的经历记录在小红书上时,很多陌生网友给他留言,说果冻的经历给了他们动力与鼓舞,这一刻他觉得他的书写是有价值的。

从中国到瑞士,果冻一路上经历过无数次绝望,很多次他觉得自己都快要熬不下去了,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没有屈服命运,他得以掌握了人生的主动权。

果冻想告诉我们,如果你此刻也处于人生低谷,再坚持一下,说不定马上会迎来柳暗花明。

感谢小红书博主“果冻在瑞士留学”对本文的大力支持,部分内容整理自果冻小红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