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眉毛,本月中共政治局会议将首次透露……
中国经济刚刚交出一份可能是近期最亮眼的成绩单。上季度GDP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但由于美国总统川普发起的贸易战,未来的走势恐将走下坡路,这不仅给出口商带来压力,还让已经陷入低迷的消费市场和疲软的房地产行业雪上加霜,而北京则必须为这些“嘴巴”提供支持。在官员们如今将经济等同于国家安全的背景下,长期以来被呼吁的大规模刺激方案或许终于要登场了。
到目前为止,国家主席习近平推行的各项举措未能达到市场期待。
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根据周三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近10%。
习近平政府正面临巨大挑战,因为他们希望在起草2030年前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时,保持经济增长接近当前水平。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近期的行程显示他的优先事项。他在一次推广外贸企业国内销售的展会上呼吁加大促进消费的力度。随后,李强走访了一个将地方政府回购未售房产并改造为保障性住房的项目,并呼吁各地释放房地产市场潜力。
规划者们已经为2025年制定了创纪录的财政支出预算,预计财政赤字将扩大至占中国18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4%。这项努力的一部分将通过发行1.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450亿美元)特别国债来融资,其中包括410亿美元用于补贴消费品“以旧换新”。
如今,外界高度关注北京将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外部压力。习近平本人可能已经加快应对步伐。
他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扩大内需不仅关系到增长,也关系到“经济安全”。
中国驻香港事务最高官员夏宝龙则在本周二的香港国家安全教育日上,将关税问题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无论是民选政府还是非民选政府,往往会以此类语言为推出强有力手段辩护——这一次是财政武器。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已经预计,仅本季度中国可能会推出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的额外刺激措施。
本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将首次透露北京是否开始真正动员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