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能躺赢:加拿大保守党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
洪耀南评论文章:这场原本可以“躺著赢”的选战,加拿大保守党却硬是打成了灾难片。川普声势回温、特鲁多支持度崩跌、自由党长期执政露疲态——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只要稳稳接球,进总理府指日可待。
但保守党却把一手王牌打成废牌,从选战节奏、主轴铺陈、候选人提名,到省级整合,一错再错。党魁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 中文名博励治)与竞选团队宛如在倒数计时中亲手按下“自爆键”,成功示范何谓选战教科书级的“自我摧毁”。
机会之窗曾经打开:一度具备完胜条件
在特鲁多民调跌破22%、自由党失守30年大本营(如多伦多圣保罗)之际,保守党曾一度占尽天时。再加上加拿大选民对经济前景悲观、住房压力沉重,保守党聚焦“反特鲁多、反碳税”双主轴,成功引燃民怨,开局声势强劲。
原本准备炮轰特鲁多的攻势,失去靶心;反碳税战线,也因政策转弯而崩解。主轴失焦,选战走钟。
错失下架联盟:票被卡尼全捡走
多党政治下,反对阵营整合至关重要。历史上保守党与新民主党(NDP)虽路线不同,但为“下架自由党”曾默契配合。然而这次,波利耶夫选择全面开火,甚至对NDP党魁辛格(Jagmeet Singh)呛声到底,彻底断绝合作可能。
自由党换将——前央行总裁马克・卡尼(Mark Carney)横空出世。专业、沉稳、形象清新,堪称加拿大版的彭淮南。(美联社)
辛格虽与特鲁多交恶,但对波利耶夫这位“川普2.0”敬而远之。结果两边互咬,卡尼成为渔翁,稳稳收割中间选票与“阻止保守党上台”的战略投票。
提名乱象:深蓝选区也能自爆
保守党提名灾难连环爆,从主张公开绞刑、开玩笑说要枪毙特鲁多的候选人退选事件,到卑诗省阿伯茨福德-南兰利选区强行空降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惹怒地方基层。
原本呼声极高、老牌省议员Michael De Jong未获提名后愤而脱党参选,票一分裂,稳赢变五五波。地方炸锅、中央装没事,反映出保守党中央与地方严重断线,也让人联想到台湾式的“空降斗派系”,一样的熟悉,一样的崩盘。
安大略失联:关键票仓缺席战局
安大略省是选战的决胜区,相当于台湾的新北。但波利耶夫在这里完全被边缘化——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拒绝站台、拒绝背书,甚至竞选经理还公开批评保守党选战“浪费领先、太像川普”,等于宣判联邦保守党“地方系统全面失联”。
若在台湾,这画面大概就是“总统参选人被自己县市长放生”,新闻标题自带爆点。
民调逆转:基本盘也守不住了
根据Angus Reid最新民调,波利耶夫净支持度-20,卡尼+22。女性选民中,卡尼领先整整19个百分点,年轻选民与长者选民也全面失守。
波利耶夫标榜“加拿大优先”、语气强硬,与川普风格神似,却无法打动中间与非铁票选民。相反,卡尼稳健包容、聚焦经济与主权议题,在全球局势不稳之际,更让人安心。
保守党高承诺度的铁票,无法对抗卡尼“广而有力”的吸引力。
结语:不是选民不给机会,是保守党自己搞砸了
这场选战,原本是保守党“顺势上车”的机会。自由党失分严重、特鲁多人气低迷,民怨四起,若能稳扎稳打、整合反对派、慎选候选人,本可轻松翻盘。
结果从主轴失焦、提名出包、错失合作、领袖形象翻车,最终演成“自己打自己”的经典案例。从原本稳赢的赛局,变成政治史上的惨烈自爆。
波利耶夫还有救吗?或许有。但前提是:先止血、先整合、先改变。否则这场选战,很可能会载入史册——作为那场保守党“眼看快赢,却硬是自己输”的经典警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