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远离过敏性疾病:眼睛过敏怎么办

春季很容易出现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眼睛也往往会受累,称之为过敏性结膜炎。

最常见的表现是眼睛痒,很多患者形容为“奇痒”,甚至“恨不得把眼珠子抠出来”;另外可以表现为眼睛红,有很多红血丝,白眼珠呈现为粉红色;有些患者会眼干,也会有人表现为流泪;分泌物是比较有特征性的,呈半透明黏液状,能“拉丝”。

常见过敏原有哪些

无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过敏性眼病,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触了一些致敏物质,也就是过敏原。

日常生活中,动物皮屑、螨虫是广泛存在的,也是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过敏原;对季节性过敏来说,花粉是最常见的过敏原

很多朋友有这样的疑问:“刚一入春,天还有点凉,公园里花都还没开呢,我怎么就过敏了呢?”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引起过敏的花大都是风媒花,就是那些比较细小的、不起眼的小花,它们的花粉在空气中浓度很高,春天是松树、柏树这样高大树木的花,秋天则是蒿类这样的野草。那些平时经常见到的、艳丽的观赏花卉,是虫媒花,花粉颗粒相对较大,空气中浓度不高,引发过敏的作用反而很有限。

如何治疗过敏性眼病

与治疗所有过敏性疾病一样,治疗过敏性眼病很重要的措施是切断过敏原。预防呼吸道过敏可以戴口罩,而预防眼睛过敏则可以戴一个密封性好一点的防护眼镜,也是非常有效的。

还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去揉眼睛,越揉血管越充血,可能会释放更多炎性介质,导致眼睛干痒症状加重。与之对应的,可以做做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快速止痒。眼部冷敷的做法是用冷水将干净毛巾浸湿,闭眼敷在面部,也可以用干净毛巾裹住冰袋轻轻地敷在眼部,注意不要对眼球施加压力,每次10~15分钟即可。

合理使用滴眼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门诊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说用了很多种眼药水效果都不好,再仔细询问用的是左氧氟沙星、红霉素、氯霉素……这样的药物都是抗生素类的,是杀灭细菌的,对于过敏来说其实没有太大作用。

临床上有多种机制的抗过敏滴眼液,可以作为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选药物,另外,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也可以选用。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过敏性眼病,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以使用激素类滴眼液。另外,我们还会给患者配合使用一些人工泪液,一方面可以滋润眼睛缓解症状,另一方面可以冲刷过敏原,对于治疗过敏性眼病是非常好的辅助用药。

防治过敏性眼病小贴士

● 滴眼药之前要洗手。

● 眼药水开封之后一个月之内要用完,时间长了就要丢掉,避免二次污染。

● 不要在短时间内集中使用大量眼药水,这样会因为彼此之间的稀释而降低药理作用。

● 还有一个小窍门,大家不妨把滴眼液放到冰箱里冷藏一下,滴到眼睛里凉凉的,发挥药物本身作用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冷敷作用,止痒效果是非常好的。

● 对于过敏患者来说,今年过敏了,明年、后年恐怕还会过敏。因此要在过敏季来临之前,提前滴一点抗过敏滴眼液,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发病时的严重程度。现在有一些手机小程序可以监测花粉浓度,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户外活动时间。

过敏性眼病问与答

当出现眼睛红的情况时,怎样初步判断是过敏性的还是感染性的?

眼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可能有以下有几种情况:

一种眼红是眼白局域性、片状、比较均匀的红色,可能出现在洗澡之后或者揉眼之后,也可能找不到任何诱因,又没有任何不适,仅在无意中发现。这种很可能是结膜下出血,是眼睛表面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这种情况往往没有太大的危害,就像四肢磕碰后的淤青一样,一般7~10天自己就会慢慢吸收。可以做做冷敷,让血管收缩,不再继续出血,就可以慢慢自行吸收了。如果有一些轻度的疼痛或不适,可以滴一点人工泪液。

还有一种常见的眼红,就是有好多红血丝,眼睛表面的毛细血管变粗了,这种眼红有的是过敏性的,有的是感染性的,可以通过几方面来鉴别。

一个是症状,过敏性结膜炎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痒,然后伴随着红,这种症状过敏性的可能会更大一些。

另一个是分泌物的性状,过敏的分泌物表现为无色黏液状,拿棉签一蘸,可以拉出丝来,这种往往是过敏的表现;细菌感染会有比较多的炎症分泌物,可能会表现为黄白色成形的分泌物,堆积在内眦处,甚至把眼睑整个粘住。

另外,过敏性疾病往往会双眼同时发病;而感染性眼病一般是从一只眼开始,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从一只眼传到另一只眼,是双眼先后发病的。从发病的季节上看,感染可以发生在全年的任何季节,而过敏往往是春秋两季最常见

抗过敏滴眼液多是非处方药,大部分可以自行购买。但是如果自己拿不准是不是过敏,或者症状加重,还是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者使用抗感染滴眼液。

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在使用新的药物(无论是口服、注射还是外用)、接受输血或接触新的医疗器械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如果曾经对某种药物过敏,务必牢记并避免再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