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隐居苏州古镇 卖木雕日赚数万?同济回应了
近日一则“斗室藏大咖”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一名叫做潘爱国的木匠自称是同济大学教授,25年前定居在苏州同里古镇,出售自己手工制作的木工艺品,收入不菲。这则视频吸引了许多游客上门打卡,但也有人开始质疑潘爱国的身分。据了解,同济大学相关学院官网上的各学院教师名单都没有他,当地居民表示,“在网上说一百遍,没有的事也成真的了”。
记者实地走访潘爱国的店铺,店外摆了几排手工木质书签,一张要价35元(人民币,约4.7美元)。店门口还贴了一张姑苏晚报的版面,头条报道大标题为“『木匠潘』用『匠心』雕琢诗意江南”,引题部分写着“同济大学『教书先生』定居同里21年,用一把刻刀、一支毛笔复刻苏州园林、市井生活。”
潘爱国的身分和经历,在网络上有多个版本。今年3月底,自媒体博主“潘嗲”上传的短视频中,潘爱国自称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目前带两个博士生,并说“带完这一届就退休”。但潘爱国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视频是偷拍的,并未得到他的同意。而在社交平台上,又有网友提供相关数据,证明潘曾说自己是东南大学的老师,每周四要去学校上课。而记者到达的当天正好是周四,潘爱国并未外出。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是最早质疑潘爱国身分的人,他询问了几位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以及华东建筑设计院历史建筑保护中心工作的朋友,竟然无一人认识这位“同济教授”。
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官网上的各学院教师名单(包括退休教师),均未发现潘爱国在同济大学从事教师职务的信息。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兼档案馆副馆长章华明在查了其他老档案后也表示:“潘爱国既没有在中国海洋大学、也没有在同济大学读过一天书。”
当地居民表示,潘爱国是从上海松江搬来在这里租了店铺做生意,“经历虽然听上去传奇,实则经不起推敲”。或许正是这种“躺平挣大钱”的人设,让一些人乐意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