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PPLE产业链全线下挫 “果链三巨头”跌停
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的强力压制下,中国 A 股市场苹果 APPLE 供应链企业(果链)全面遭遇重挫。周一(4月7日),果链相关概念股集体跌停,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果链三巨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与蓝思科技更是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市场信心遭遇空前打击。
根据《时代财经》报道,昨(7)日,立讯精密下跌 9.99%、蓝思科技暴跌v20.02%、歌尔股份重挫 10%。其他果链概念股也难逃“跌停潮”,如东尼电子、共达电声、恒铭达、东山精密、国光电器、长盈精密等均逼近或触及跌停线。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4 月 3 日——即美国总统川普宣布新一轮对等关税的首个交易日,这批果链企业已出现剧烈震荡,立讯与歌尔双双跌停,蓝思科技跌近 11%。据《格隆汇》测算,当天 A 股果链企业市值蒸发逾千亿元人民币,这场“贸易风暴”甚至被形容为远超 2018 年贸易战的冲击。
有投资者致电歌尔股份,公司工作人员回应指出:“供应链根本承担不起三四成的关税,客户若不吸收,最终只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若成本转嫁至终端,不仅会影响销量,更将压缩苹果本身的盈利空间,形成整条产业链的负向循环。
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预估,对华加征关税将导致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 85 亿美元的成本。若将税负全部转嫁至消费者,iPhone 16 Pro Max售价可能从现行的1599美元飙升至 2300美元,将严重抑制美国市场需求。
《彭博社》资深苹果观察员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则表示,苹果或将同时采取四项应对策略:自行承担部分成本、要求供应商降价、部分转嫁给消费者,并重新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
尽管过去几年,苹果供应商已陆续将部分产能外移至东南亚以分散风险,但中信建投指出,在本轮高压执行的关税政策下,此举难以彻底化解冲击。供应链上游企业普遍依赖苹果订单,高关税不仅吞噬利润,更让“转单”、“产能过剩”、“成本倒灌”等风险同步升温。
果链相关概念股集体跌停,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果链三巨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与蓝思科技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图:翻摄自苹果官网(品牌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