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应该读点《圣经》
《圣经》被污名化太严重;很多中国人一提到它或者基督教就反感,并以无神论自居。他们认为读《圣经》,那是走火入魔了,被传教的人忽悠了;但我觉得,其实非信徒,也可以把《圣经》当作一个经典古籍来读,类似于中国的《论语》《史记》等等。
我今年三十一岁,开始读英文版《圣经》;如果重新选择,我一定会早些读它。因为我之前虽然已读了不少英文书,但对于西方人的三观,行为模式,却总是有点捉摸不透,像雾里看花。读《圣经》后,才豁然开朗——《圣经》就是西方人价值观的基础!
《圣经》让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身处儒家文化之中;而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宗教差异;至于象形文字还是字母文字,蒙古人种还是高加索人种,影响都没那么大。
作为个体,本身就需要有敬畏之心;否则的话,如果条件允许,干什么都可以;社会无法运转。历史上,西方通过基督教来建立这种敬畏,中国则通过儒家学说。
而这种敬畏的建立,讲得直白些,就是通过“洗脑”。
就比如《论语》这本书,没多少字,却几乎每一条,都成了在中国搞人际交往的潜规则,如果不了解,就会被斥为“不明事理”;在古代,甚至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说法。
其实只要看中文书,你就很难不受儒家“忠孝节义”思想的影响。两千年的“独尊儒术”,让中文的历史、政治、文学都受到浸染;就算是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三言二拍》,也都充满了类似的道德宣讲。
最近,我体悟到,如果不喜欢儒家文化,那么几乎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接受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因为现在世界上,几乎只有基督教文化比儒家的影响力更大。只有接受一种更强大的“洗脑”,才能不被现有的东西“洗脑”;就连□□□主义,也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派生出来的。
《圣经》其实是一本合集,里面包含了很多书,时间跨度一千多年;其中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历史,也有神学,既有诗歌,也有律法;基本涵盖了基督教文化的方方面面。
圣经中,最让我啧啧称奇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律法;最早的《旧约》,已经有大量清晰且合乎理性的法律条文,以下仅举一例。
翻译:当你在诉讼中作证时,不要因为大众的意见而偏离公正,也不要偏袒穷人。
事实上,除了法治,现代世界的人权、平等、自由等等价值准则,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基督教的世界观。
人生有限,读不了太多书,也没必要读太多书。因为后世的很多书,都是从之前的经典书籍中衍生出来的。当代人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前人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
即使一辈子只看那么几本书,我觉得《圣经》也值得一读。因为后世受它影响的书籍、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实在是数不胜数,浩如烟海。
大多数中国人没看过《圣经》太可惜;因为圣经并没有那么难读,很多地方读起来很像小说;情节甚至有点引人入胜。中国人不理解现代文明,鄙人认为,部分原因就是《圣经》没有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