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想象!中企哀嚎:天都要塌了
1、老美的市场无可替代 中国外贸商心急如焚
美国总统川普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国际金融机构如摩根士丹利与野村估算,加上既有税项,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已达65%至66%,创历史新高。根据川普政府的计算,中国目前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约为67%,白宫认为此番加征“对等关税”后,双方的整体关税水准将趋于对等,然而,对中国出口商而言,新关税的影响无疑是毁灭性的,不少商家哀叹:"天都要塌了!"
4月2日,川普宣布对华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中共随后宣布一系列报复性措施,同时,中共在国内启动内宣,煽动反美情绪,在墙内网络社交平台,充斥着“团结、涨价”的言论。然而,中国出口商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对于国内个体公司和中间的服务商都是毁灭性的影响,并且会造成大量出口企业倒闭。一位网友在X发帖X写道,自己是做实业出身,主要出口地区是欧美为主,大部分制造业的毛利在15~20%左右,扣去成本和费用后,一般纯利润乐观的是10%,少的话只有5~8%,此前,美国征收20%的关税,以已经让国内供应商没利润甚至亏损,“现在突然还要再来34%,也就是天塌了的意思”。他直言,“无法想像这个税率实行下去后会给出口企业,特别是依赖美国出口的,造成多大的灾难,补贴补不过来,汇率贬值也补不过来,对等反制也不会让这些企业日子有什么改变,加之转口贸易被堵住,无法通过中转越南,柬埔寨等地区出口到美国,可能接下来我们又要看到一堆裁员,倒闭的消息了”。贴文还写道,“也别杠,内需和转移销售市场到其他国家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因为老美的市场就是全球最大,甚至抵得上一个欧洲”。还有网友发帖,“评论里做实业出口的可能少。美国市场就是巨大的,比其他所有市场加起来还要大。基于这个市场而建立的整个经济结构,突发增加的34%关税无论是对个体公司还是中间的服务商,都是毁灭性的影响。外贸才是中国的第一造血支柱行业,轻微的影响都会传导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本身宁波港今年的集装箱就叠的很高了,34%下去,我也不敢想像了”。
在中国专做出口美国电子产品的广东贸易商李女士4日表示,美国新关税让中国业内人士心急如焚。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买家要求出口商品价格包含关税,入境关税他们不负担,中国出口商的利润被大大削减,“为此,你只能提高货物的单价。比如我之前10元卖给你的货,现在要12元卖,你不提高单价,怎么负担成本”。生产玩具销往欧美的广东东莞广声五金塑胶制品公司董事长翟所领坦言,原本也计划将厂房搬至东南亚,但目前打算再观望,因为搬到哪里都跑不了关税。此外,川普还签署行政令,5月2日起不再对来自中国和香港的商品提供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免税政策。野村此前研究显示,跨境小包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11%左右,“跨境电商的卖家天都塌了!”的话题在墙内社交媒体引发关注。河南一名跨境电商4日4日表示,美国加关税让企业不堪重负,主要受影响不是由亚马逊代发货的部分,因为将商品寄到美国的亚马逊仓库时,就已经有通关手续和关税部分,这次加关税主要受影响的是无库存运营,一件代发形式的电商。有分析指出,接下来中国的产业链会更为内缩,国内经济会卷得更凶,失业率上升,情况就更糟糕了。
面对针锋相对的美中贸易战,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4月4日表示,没有美国市场,中国就无法生存。贝森特在接受塔克‧卡尔森采访时,被问到北京对美国的关税进行报复,要知道北京带给美国的挑战比其它任何国家都更大。贝森特列举了几个原因说明中方报复不太可能有效。第一,美国是债务国,中国是债权国。在贸易上,美国是贸易逆差国,往往盈余国家处于较弱的地位。卡尔森问,是不是类似经典经济学案例,“如果你欠的钱少,银行是老大;如果你欠的钱足够多,银行得当你是老大”。贝森特回答说:“确实如此。他们在我们这里有如此庞大的赤字。他们需要我们的市场。没有美国市场,他们就无法生存。”贝森特还说,第二个原因就是在中共治下,现行商业模式很难发生改变,“我们从未见过一个国家的出口跟整体经济GDP的比率、出口跟人口的比率是这种情况。我认为北京想试图改变这个模式将会非常困难。”贝森特表示,北京不会在明天就改变态度,也不会在一个月内改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可能不得不改变态度,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已经破裂。
2、中国制船舶“没人敢要” 销量暴跌
在美国总统川普祭出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加征港口费后,已经在航运界引发涟漪,在市场观望心态下,中国制船舶销量出现暴跌,2月一整月新散货船仅仅只卖出了1艘。
彭博社报道,按照吨位计算,目前全球3分之1以上商用船舶都由中国建造,在川普计划对与中国有关的船舶收取高额靠港费后,航运公司几乎停止购买中国制造的散货船。数据显示,3月二手市场上仅售出了4艘中国制造散货船,这至少是从2022年以来出售量最少的一次,约为2024年月度水准的5分之1。但同一时期,日本和韩国的运输船交易,几乎没有变化。船舶经纪公司Arrow Shipping驻伦敦研究主管切蒂诺克表示,与中国建造的船舶相比,目前市场对于日本建造的船舶有更强的购买兴趣。最近几周转手的大部分船舶,都是日本建造,在交易量和资产价值都反映了这一点。Howe Robinson Partners干散货研究主管穆夫托格鲁则表示,现今中国订购的小型散货船数量也有所放缓。就中国的新造船活动而言,2月份仅接到1艘灵便型散货船的订单,3月份还没有任何确定的订单,非常不寻常。而且,第一季中国订购13艘此类船舶,但日本则为21艘,这现象在以往的市场上,是不寻常的现象。
数据提供商 AXSMarine数据,今年2月有1002艘货柜船停靠美国港口,当中有190 艘、占近5分之1是由中国建造。川普政府认为,中国在船舶建造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不公平的,并且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提议对每艘中国运营或中国建造的船只进入美国港口征收至少100万美元的费用,并要求更多美国船只运输美国产品。美国贸易代表署提议,如果这些措施针对的公司随后使用美国制造的船只停靠美国港口,美国将向这些公司退还高达100万美元的税款。全球最大船舶经纪公司克拉克森研究服务有限公司估算,当前许多航运公司的船队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的船舶。根据拟议规则,2024年停靠在美国港口83%的货柜船、3分之2的汽车运输船和近3分之1的原油运输船,将遭到罚款。
3、一夜之间 中国各大银行纷纷叫停…
近期,中国各家银行密集调低消费贷产品利率,出现年化利率低于3%的产品,引发市场关注。短短一周多后,中共监管部门火速介入叫停,多家银行已收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4月1日起暂停审批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贷利率高于3%,消费贷业绩可能要“凉凉”。
陆媒报道,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乡商业银行的地方分支行的信贷经理透露,“已收到总行通知,从4月1日起暂停发放低于3%利率的消费贷产品”。近一段时间以来,银行消费贷利率不断走低,据媒体报道,有的银行消费贷年化利率低于2.5%。不少消费贷客户也已收到上述通知,纷纷在社交媒体中晒出相关消息。已经申请成功但还未提款的用户称,银行经理要求其在4月1日前完成提款,否则上述优惠将被收回。
多位银行信贷人员担忧,信用贷利率上调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兴趣降低,继续导致放贷压力增加。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消费者对于贷款价格非常敏感,本身贷款意愿也不是很强,放贷压力比较大;如果消费贷利率在3%以上,可能业绩要“凉凉”。监管部门火速叫停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品,引发网民热议,“刚出台调低消费贷产品利率,没执行几天就被叫停……怎么回事?”“房市也属于消费。”“借了消费贷后提前还房贷,银行更加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