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远未如期待般智能,中国想率先破局
过去几周,中国工程师聚集在一家豪华电动汽车品牌的工厂里,测试一项被中国领导层视为对中美竞争至关重要的新技术。
初创公司优必选科技(UBTech)的工程师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完成汽车零部件分拣和搬运集装箱的工作。这些任务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背后的技术却不简单。
据该公司称,在人工智能(AI)的驱动下,这些人形机器人可与其他机器人协作,并自行找到完成工作的办法,而且还会在此过程中学习如何做得更好。
“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AI芯片公司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在3月份的一次大会上说。“每个人都要注意。这很可能成为所有行业中最大的一个。”
就像悬浮滑板一样,人形机器人早已出现在科幻小说的设想中,却仍未能成为现实。多年来,该技术的代表是本田(Honda)的Asimo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外观很像棉花糖,最出名的特点是在走楼梯时总摔倒。该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已于2018年停止。
在更为实用的层面,机器臂在流水线上作业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它们经过编程,可精确地完成具体任务,但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其他任务。
新型人形机器人的制造商希望实现一次重大飞跃,将机器人工程学与超级计算机芯片以及类似于ChatGPT等应用程序所用的AI算法相结合。这通常被称为“具身智能”或“物理智能”。
在加州圣何塞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亮相。图片来源: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
本田的Asimo机器人在2014年的一次展示中。图片来源:FRANCOIS LENOIR/REUTERS
就目前而言,人形机器人仍然很笨拙,作为与人类并肩工作的同事,它们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支持者认为,最终它们将彻底改变从制造业到采矿业、老年人护理以及战争的方方面面。它们拥有功能齐全的眼睛、耳朵、手和腿,将能无缝融入为人类设计的环境当中。
“你不需要改造你的工厂、仓库或住宅来适应人形机器人——这是未来的前景,”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的行业组织自动化推进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主席杰夫·伯恩斯坦(Jeff Burnstein)说。
人形机器人舞者、马拉松跑者
中国政府已表示,希望中国到2027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具身智能被列为一项新的1,380亿美元国家创投基金的优先投资项目,受这一政策鼓舞,私营部门投资者和企业纷纷涌入该行业。
又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眼看就要展开。中国企业生产了全球大部分的电动汽车、船舶和太阳能电池板,而政府对这些行业的补贴和有利的监管政策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伯恩斯坦表示:“与其他任何国家相比,他们拥有更多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也能获得更多政府支持。因此,目前他们可能具有优势。”
美国在半导体、软件和一些精密元件方面仍然具有优势。英伟达在为人形机器人大脑提供动力的高端芯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在其他一些AI领域也是如此。业内专家表示,在精密机械手的制造上,中国开发者也落后于美国竞争对手。
一些美国议员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敦促白宫禁止中国人形机器人进入美国,并进一步限制中国机器人制造商获得美国技术。
今年2月,中国初创公司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的创始人受邀参加了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一场闭门座谈会。在此几周前,该公司生产的人形机器人应邀在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登台亮相。在晚会上,面对数亿观众,这些机器人挥舞着红手帕与人类表演者一起跳舞。
将于今年4月举行的北京半程马拉松赛的主办方计划在该赛事中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组别比赛。
这些宣传掩盖了相对混乱的现实。据宇树科技的工程师称,该公司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训练机器人的春晚表演,要是让它们跳上一整晚,或者表演时间过长,这些人形机器人就会失去平衡或者耗尽电量。幸运的是,这场表演只持续了几分钟。
同样,北京马拉松赛的主办方将允许机器人团队更换电池或整个机器人,但要被罚时10分钟。人形机器人一次充电通常只能运行几个小时,而且它们的身体不够“强壮”,可能不足以支撑跑完全程。
特斯拉(Tesla)在去年10月的一次活动中部署了一组Optimus人形机器人,让它们跳舞、招待客人和分发礼品袋,当时该公司依靠人类操作员来控制这些机器人。特斯拉负责Optimus项目的米兰·科瓦奇(Milan Kovac)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篇帖子中承认了这种远程操控,称推出这些机器人是为了“展示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愿景”。
让机器行走和搬运东西的AI模型,比让聊天机器人撰写关于莎士比亚的读书报告的AI模型要复杂得多。物理智能大多不能依赖从互联网上抓取的文本或视觉数据。人形机器人需要三维数据来理解物理世界,而其中很多数据必须从头开始创建。
这正是中国的独特优势所在: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工厂,人形机器人在这些工厂执行任务的同时,可以吸收有关这个世界的数据。
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云深处科技(Deep Robotics)的销售总监程宇行说,“中国今天进步很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和实际的应用结合,在真实场景里面飞速的迭代和进步,这块是美国比拟不了的。”
在工作中学习
优必选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分拣和搬运,该公司已与吉利(Geely)等中国顶级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一家工厂里,这些机器人正在接受培训,以帮助吉利旗下豪华电动汽车品牌极氪(Zeekr)的生产。
该公司的人士表示,这些机器人在工作中学习的速度更快。就像一个高中法语学生在法国待了一个学期后法语水平会显著提高一样,现实世界也会给机器人带来实验室里无法模拟的问题,比如处理一箱汽车零部件重量不均的问题。
优必选的一位经理说,实验室里一个月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放在真实环境中可能只需要几天。
优必选的人士说,目前两台机器人协作将一个集装箱装上卡车大约需要12秒,而人工操作只需要3秒。预计这些机器人的速度会逐步提高,而且它们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豪华汽车制造商极氪表示,测试是在非生产区域进行的,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还处于早期阶段。
几家美国人形机器人制造商正在工业环境中对机器人进行试验。其中一家是亚马逊(Amazon.com)投资的初创公司Agility Robotics,该公司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亚马逊仓库测试其人形机器人分拣和搬运包裹的能力。
今年2月,总部位于加州森尼韦尔的初创公司Figure发布了几段视频,展示了两台机器人如何协作识别物品,并将其摆放入冰箱。
美银(Bank of America)分析师Ming Hsun Lee表示,凭借中国的制造实力,本地制造机器人的成本最终可能会比其他国家制造的机器人低一半。
他说,他的估计是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为样本,该行业发展迅速,目前约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70%。“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电动汽车行业,”他说。
据接近优必选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名为Walker S的机器人系统目前售价几十万美元,其中包括软件。优必选计划今年向包括苹果(Apple)供应商富士康(Foxconn)在内的客户交付500至1,000台Walker S机器人。该公司希望在2027年将交付量提高到1万台以上。在中国之外,很少有公司已开始销售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机器人学习应对更复杂的环境(比如私人住宅),这场竞争将持续数十年。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Eric Li)表示,“机器人要想真正取代人,尤其这个手和脑的配合,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