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陷“囚徒困境” 北京跳脚 4月2签约吹了?
距离4月2日最终签署巴拿马港口出售协议,仅剩1天。在北京几度施加压力下,传出长江和记实业(长和)已取消原定于4月2日的签约仪式,开始寻求与港府合作的替代方案。《德国之声》评论指出,长和约12%的收入来自中国和香港,加上李嘉诚持有香港护照,正因为这样,北京才能以“保护中企(长和)的利益”为名,进行所谓的反垄断调查。
据报道,在李嘉诚陷入卖与不卖两难下,旗下包括长江和记实业(长和)、长江基建集团、电能实业、长实集团等公司股价却挡不住市场卖压,市值已蒸发逾781亿港元,是伤筋冻骨的打击。
中媒指出,现今李嘉诚面临典型的“囚徒困境”,若坚持交易,恐遭遇中港政府更严厉的监管审查,还可能会被贴上“损害国家利益”的标签、舆论定性为“投敌叛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德国之声》评论指出,为了增加对李嘉诚家族的压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下指示,不准中国国企跟李嘉诚家族开启新的合作。
此外,北京也跟黑石集团(贝莱德集团的竞争者)示好,暗示如果不听从北京,未来在中国的生意就不好做。在在显示,北京非阻止此桩交易不可。此外,为了施加更大的压力,香港政府专门派了一些人去了长和的办公室。市场认为,在北京的压力下,李嘉诚可能不得不放弃该交易。
如果是这样,李嘉诚卖港口未入帐反倒出现亏本。先不说要付给贝莱德高昂的违约金,还可能得被迫接受来自北京指定的一家企业,以“投标”的方式,以更低的价格来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现今中远海运也表态,对战略资产“感兴趣”,恐为此桩交易增添了变数。
另一种结局是,李嘉诚不顾一切让该桩交易照样进行,但这也意味,李嘉诚和买家双方等于跟北京闹翻了,未来他们不得不放弃以后跟中国有关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