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莫斯科唱反调,中俄不同步摆上桌?

德国之声 2025-02-21 07:55+-

周四(2月2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发言提到乌克兰战争时说,中国始终主张危机尽早和平解决,“中国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最近美国和俄罗斯达成的共识,期待各当事方能够找到照顾彼此关切、可持续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但他所说的当事各方,是否也包括欧洲?

几天前,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傅聪在安理会发言时也表示,“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参与到和谈进程中来,”他更明确地说:“战事发生在欧洲大地,欧洲有必要为和平发挥作用。”

而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沙特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会晤前就表示,没有计划让欧洲加入谈判。他说,“我不知道,欧洲在谈判桌上能做什么。”

与莫斯科唱反调?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中俄始终表现得极为协调一致。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在欧洲参与和谈的问题上与莫斯科步调不一呢?

中国有分析人士看出了其中的“远见”。时政博主“瞰全球”发文称:“对俄罗斯来说,只要欧洲不参与谈判,那美国反正早就想出卖欧洲和乌克兰了,俄美当然很快就能达成协议。”他认为中国为欧洲说话则有更深一层考虑:“只有当欧洲觉得自己安全了,他们才能彻底慢慢从对美国的依赖中走向战略独立”。而这不管是对中国还是俄罗斯,都将是“大大的助益”。

如果俄美这两个冷战中的宿敌之间就乌克兰和平达成交易,也将关乎欧洲大陆的安全架构。最迟在美国副总统万斯上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向欧洲国家发难之后,欧洲面临的挑战凸显得淋漓尽致。

而川普政府直接同因战争罪行受到国际社会制裁和谴责的莫斯科开启对话,却不让欧洲和乌克兰参与的事实表明,美国已经告别了上一任政府的联盟政策,抛弃了多边合作的途径。

与莫斯科唱反调,中俄不同步摆上桌?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左)不认为欧洲应加入和平谈判图像来源: Russian Foreign Ministry/REUTERS

中国伸出合作之手

而中国从欧亚大陆另一边向欧洲伸出了合作之手。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外长王毅直接点到了美国的痛处,指出中国负担了联合国支出的20%,中国在全面落实巴黎气候保护协议,“从不搞例外主义,更不搞‘合则用不合则弃’”。

他表示中国推动的是“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他还呼吁欧洲与中国更紧密合作,强调“中方始终认为欧洲是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中欧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德国里根斯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比尔林(Stephan Bierling)评论王毅的表述是“虚伪”和“口是心非”。他说,中国总是谈论多极化世界,但实际上考虑的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将自己展示为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的代表,实际上却一再破坏这一秩序。”然而现在他(王毅)的说法会得到更多的回应,因为万斯根本没有谈到美国的外交政策。他甚至认为欧洲人没有资格参与国际政治重大问题的讨论,”比尔林说,作为职业外交家,王毅不可能没有察觉这一点。

把欧洲推向战略自主

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的中国问题专家史丹策(Angela Stanzel)则警告指出,中国试图分裂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她与乔纳森·米歇尔(Jonathan Michel)共同撰写的一份研究写道:“如果跨大西洋关系出现嫌隙,比如因为川普大幅减少援助乌克兰,北京立刻会利用这一机会,敦促欧洲国家走向战略自主。”

“中国的目的是,让欧洲尽可能地与美国拉开距离,并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作者认为,作为反应,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欧盟国家应该强化欧盟委员会的地缘政治路线,在与中国的关系中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防范中国,并在新的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跨大西洋对话。

北京智库中国与全球化中心的联合创立者、经济学家王辉耀认为,川普崇尚交易,对中国不一定是坏事:“欧盟可以跟他交易,俄罗斯可以跟他交易,中国也可以跟他交易的话,那他就淡化意识形态,淡化价值观,淡化人权,”他认为这“实际上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一些机会”——“这样也给欧洲提供了很多空间,他在中美之间有很多空隙。也给中国提供了机会,中国可以(游刃)在欧美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