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难之谜:拼尽全力考上名校却读不下去?

菁kids北京 2025-02-20 16:14+-

都说当代留学的体验就如同玩密室逃脱,困在近乎密闭或会威胁自己的环境内,模式探索和利用身边物品或工具完成任务,最终逃离密室。

近年来,挂科率高、毕业难快成了留学生的梦魇,哪怕在高中时取得GPA3.9,托福100+成绩的精英留学生们,来了都得点灯熬油苦读。

难道海外的大学被施了什么潜规则,要故意给留学生使绊子吗?

难道我们真那么差,个个都是留学“渣子”,没有认真搞学习吗?

读了一学期海外大学,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雅思7.5,加高毕业

英语还是不够用

我叫EVA,2024年9月进入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传媒专业就读,2024年12月底读完了第一个学期。

说起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总体的感受就是心情跌宕起伏,一直感叹加拿大的大学真是太难读了。

我现在十分怀念加拿大高中的快乐时光,那个时候,我最差的数学也都能拿到80分以上。但是自从读大学之后,80分都快成了我考的最高分。

关于加拿大大学难毕业,我早就听我的加高的学姐和学长说过,所以我在选择大学时挑了又挑。

择校前,我看到在加拿大《环球邮报》学生排名中,西安大略大学多年连续名列学生满意度第一。

根据加拿大权威杂志《麦考林》(Maclean's)发布的信息,西安大略大学的毕业率是86.6%,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女王大学。

我想,以我加拿大高中平均分91的毕业成绩,再加上雅思7.5分,拿下西安大略大学的毕业证还不是小菜一碟。

没有想到,第一堂课专业课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那就是:听不懂教授到底在讲什么?

第一堂课上下来,我有40%以上的内容没有听懂。

我们这个专业很少有留学生,我只能问身边的白人同学能听懂吗?他们都说没问题呀!能听得懂呀!他们这么一说,我更慌了。

就这么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中,我坚持了一个月。

我发现,我的专业课教授是个加拿大人,英语口语标准,发音清楚。但是从教授嘴里说出来的很多词,我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就不是我英语差的问题了,而是对专业术语的缺失。

怎么办呢?除了多花时间学习,我是一点办法都没。

首先是在课堂上解决专业术语的学习,一旦听到教授提到专业术语,我就打开ChatGPT进行查找,马上记忆,立刻解决难点。

第二就是跟母语是英语的同学当课搭子,他们有母语优势,即便是他们有不懂的词,他们也知道如何拼写,能够快速进行检索。

最后一点就是课后认真复习和进行延展学习,我把老师推荐的必读的书全都读了一遍,包括好几本晦涩难懂的写作专业和政治经济学的英语原版书。

读完这些书之后,我发现我再听教授的课就容易多了,没有陌生感,英语障碍基本克服了。

期末之后,我算了一下,整个一学期除了去参加开学周的活动之外,我没有去参加过任何一场Party,更没有跟高中同学聚会。

除了周日休息收拾房间之外,其他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学习。

图片

期末考试单科13分?

我做好了退学的打算

忙了一个学期,我从刚开始的想拿高分,到只要能及格就行,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就发生了转变,跟坐过山车一样。

圣诞节假期之后,就是我的各科成绩“开奖”的日子。当我打开邮件看到我的传媒写作的期末考试只有13分的时候,就感觉嗡地一声,整个头都大了。

13分,天啦!这是我读了十几年的书从来没有过的分数。在我的哀嚎声中,课搭子们都跑过来安慰我。

其中一个课搭子说:“不可能,绝不可能这么低,你平时的分数都能拿到80多分,怎么就到了期末测试只有13分呢,这个说不过去。赶紧给助教发邮件,我觉得肯定是搞错了!”

我已经记不得我是怎么写得完邮件,怎么发给助教的。

在煎熬了24小时之后,助教回邮件说整件事情是个乌龙,经过核查我的试卷,我最终的分数是75分。

虽然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但是这24小时的精神伤害太大了。

这24小时,我都想到了退学这一步。我想,如果真考了13分,说明我并不适合学习传媒专业,干脆就放弃吧!好好跟爸妈说他们应该能够支持我转专业的。

拿到最后的分数之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妈,还把教授给我发的分数确认邮件截图给我妈看了。

我妈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飚起了脏话,她说:“我真没有想到加拿大的教授也有这么不负责任的,没想到被我们赶上了。这13分给出来是一点不过下脑子呀,他们是猪吗,我要到学校去投诉他们,投诉他们!”

我这边被13分搞得头晕脑胀,同课的同学们也在群里吐槽这门课程教授的问题。有同学和我一样分数低的,还有迟迟不给分数的,大家都在吐槽真后悔选了这么晕乎的教授。

图片

在开学选课之前,我们都会去学校的官网看老师的学生打分,一般都会首选打分高的老师。

当时,我去看这个写作课教授的时候,我发现她是今年学校聘请的新教授,并没有学生给她打分。我也问过几个学姐,该不该选?她们都表示可以选择,但是要慎重,新教授很容易犯错的。

通过我的13分乌龙事件之后,我给所有课程的教授发了邮件,让他们核查我的分数。

我自己也把每一次的考试分数核查了一遍,按照比例认真算出本学期最后的得分,并且确认教授给我的分数完全一致,我才放心。

通过这件事,核对分数的习惯,我会一直保持到大学毕业,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顶尖专业分数低

难毕业是常态

在第二学期开学之前,一个在滑铁卢大学念CE(computer engineering)的同学和一个在麦克马斯特大学读健康科学的同学开车来看我。

我这两个同学都是超级学霸,都是在公立高中卷出来的96分以上,首先是滑铁卢大学的CE专业,录取率不到8%。高中时,我和他们在一个社团,下课了经常一起玩耍。

半年没见,滑大的同学人胖了一圈,痘痘也变多了,一脸疲惫。

他说:“还是你们学校好,毕业率高,教授们给分还是很松的。滑大简直是太变态了,教授给分又小气有抠门,这学期我平均分只有70分,比你还差。我现在很担心,万一后劲不足成绩下滑了,我就会被末尾淘汰了。”

同学一边抱怨一边给我看他的课表,我看了一眼,从周一到周五,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各种课程加上俱乐部活动,行程安排的满满的。

同学说的末位淘汰制度,这是加拿大大学我认为最残酷的考试制度,在工程专业中尤为盛行。

我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设定这个制度,万一大家的学习都很好,分数都很高难道还真要淘汰吗?

同学说,是!真会被淘汰,这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大学四年他只能玩命学,学到脱发也要坚持,这是常态。

图片

比滑铁卢大学的CE专业更难录取的,是我另一个同学读的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健康科学,这个专业的录取率仅为3%,有很多高中满分选手都被这个专业拒收了。

往年,麦克马斯特大学健康科学毕业之后,进入医学院的比例在50%左右,也被称为加拿大医学院的准预科。

考上远比读下去容易!同学一开始口就是满满的负能量。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同学感叹:“我以前还去逛街,现在几乎没有时间去超市买菜,天天都在吃外卖,现在看见外卖都要吐了!你知道吗!跟一帮顶尖的学霸在一起学习的体验就是24小时卷。这个卷是不分肤色的,白人、印度裔、亚裔一起卷。更让人头疼的是,教授也跟着一起卷。好几次都过了凌晨十二点,我还看见我专业课的教授在跟学生一起讨论课题。看着教授唾沫横飞的样子,我觉得在加拿大学医学,真需要有白求恩的精神,那就是对信仰的执着、将理想付诸行动的勇气。”

听着两位学霸同学的经历,我突然觉得我还算是比他们容易一点。

至少我们传媒专业还没有实行残酷的末尾淘汰制,如果要加上末位淘汰,我的这颗并不强大的小心脏肯定会受不了的。

及格不难

想拿荣誉学位必须卷

这学期,我喜欢上了传媒专业另一门课的教授,只要是上他的课我就坐到第一排。这位教授是我们系最受欢迎的教授,每次选课的时候都是爆满。

总体来说,我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的教授是一个Passion老头,上他的课总是感觉能量满满。

我喜欢这位教授,主要是他有很丰富的传媒行业从业经验。从美国好声音一直干到硅谷大厂,他几乎都在传媒行业的第一线,我认为他的教学很实用。

图片

教授对我也很热情,课后我们总是一起讨论新媒体相关的话题,有时候一聊就能聊上一个小时,他也非常认同我的很多观点。

我想,他给我的分数肯定不会低,这门课我肯定能够稳拿高分。

没有意外,在学期结束之后,所有的选课的学生依然是一片哀嚎。我这个自认为是教授喜欢的学生,也只拿到了75分。

我的课搭子跟我说,她跟荣誉学位无缘了,也就是只能混一个毕业了。她只拿到了68分,她也感到很意外。

我的课搭子是个白人女孩,口才好、长得也漂亮,她的职业目标是进入大型互联网媒体工作,从中学时期就经常参加电视台的主持活动。她非常希望能够拿到荣誉学位,给自己的就业增加光环,没想到大学一年级就没戏了。

这学期一开学,助教就跟我们提起去年的成绩。

助教说:“看到你们的惨状,就想起了我读本科的时候,看着60、70的分数太可怜了。为了让你们好过点,我给你们泄点密。这次考试的评价分是67分,绝大多数人在60分到70分之间,80分以上的没有,能够考到75分以上算是很厉害了!”

助教的一席话确实让我高兴了不少,这离我想要的荣誉学位更近了一步。

图片

拿到荣誉学位,是我给我自己定的大学目标。

在我们传媒专业,大学四年的专业课每门要在70分以上才能拿到荣誉学位。这个70分看似不高,但是在我们系里每年能够拿到荣誉学位毕业的学生并不多,比例在20%左右,有时候这个比例甚至会更低。

我爸妈对于是否拿到荣誉学位没有执念的,我妈总说,她读大学的时候是60分万岁,只要不逃课稍微复习下及格完全没有没问题。

她让我不要执着于非要卷分数,能毕业就是留学的胜利。

但是,以我这一学期的观察和亲身经历,在加拿大读大学,还得真要在意下分数。如果真放松了,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滑倒,不及格了。

所以我要自己把目标设定高一点,多努力一些,既能有机会拿到荣誉学位,还能够保证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