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抑郁症患者,不会表达真实的情绪
在我的心理治疗的很多抑郁症患者中,我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共同点——他们从小到大,似乎都未曾真正学会如何表达真实的情绪。这些情绪,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恐惧,都被他们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如同一颗颗未被发掘的宝藏,静静地等待着被理解和释放。
01
从小就被教得不敢表达,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样的话:
“哭什么哭,哭能解决问题吗?”
“发脾气就是不懂事。”
“不开心也得忍着,别让别人看出来。”
这些话听起来是为了让孩子“坚强”,但实际上却让他们觉得,表达情绪是错的。时间久了,他们学会了把情绪藏起来,不敢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只有直面内心的阴影,才能找到真正的光明。”可这些孩子从小被教育的不是面对情绪,而是压抑它。结果呢?那些没被表达的情绪越积越多,最后变成了心理上的负担,甚至演变成抑郁或焦虑。
还有一个就是社会文化的压力。除了家庭,社会也在无形中给人施加压力。比如,很多人觉得男人就该“坚强”,哭就是“软弱”;女人太情绪化就是“矫情”。这些刻板印象让人不敢表达真实的感受,生怕被别人贴上标签。结果呢?很多人即使心里再难受,也要装出一副“我很好”的样子。
02
情绪的不断积累导致最终的爆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忽视和压抑的情绪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内心深处不断地累积、发酵。它们像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等待着某个瞬间的爆发。而这个瞬间,往往是在他们无法再承受更多压力的时候。
爆发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会选择伤害自己,用身体的疼痛来释放内心的痛苦;有的人会选择逃避,用酒精、药物或网络来麻痹自己的神经;还有的人会选择攻击他人,用愤怒和暴力来宣泄自己的不满。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他们内心情绪的一种极端表达,都是他们渴望被理解、被接纳的呼喊。
佛法讲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情绪也是如此,它们是无常的,来去匆匆。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爆发,正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情绪的无常,执着于某种固定的情感状态。只有学会平常心,接受情绪的变化,才能避免情绪的极端爆发。
03
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学会表达情绪
对于那些深陷抑郁症泥潭的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就像是一座无形的牢笼,将他们紧紧地束缚在其中。他们感到无助、绝望,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无法挣脱的情绪牢笼,却是他们重生的一次重要机缘。
在我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告诉他们:“你的情绪并不是你的敌人,它是你情感的一部分,不要去对抗它。它们是你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你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帮助他们学会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去释放,是走出抑郁症的关键一步。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说:“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一种优越感,掩盖内心的自卑。”假装坚强的人,其实是在用外在的表现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但这种掩饰只会让他们感到更加孤独。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情绪,却忽视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的情绪更需要我们的理解。
当我们能够放下成见和偏见,用一颗包容和接纳的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情绪其实并不那么难以理解。他们的悲伤、愤怒和恐惧,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挫折的反映。而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就是他们走出困境的最大动力。
佛经中讲到:“平常心是道。”我们每个人都应以平常心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接纳他人的情绪时,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04
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真的是蕴含了生命智慧和科学验证。运动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强壮,还能让心情变得更好。
你有没有发现,跑完一场步或者打完一场球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烦恼好像也少了很多?其实,这不仅仅是感觉,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运动能让大脑释放内啡肽,这种物质被称为“天然快乐剂”,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研究还发现,坚持运动的人,抑郁和焦虑的风险更低。比如,每周快走或慢跑150分钟,就能显著改善情绪。
建议抑郁症患者,可以试试这些项目,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这些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适合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