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地主眼里,战争并不可怕:什么是芬兰化
这两天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简单谈了三点:你们欧洲没有言论自由;移民太多毁了欧洲;欧洲加钱自己保护欧洲。
全场削尖了耳朵听,掌声聊聊,世界都等美国正式表态如何处理俄乌问题,他一句正经话没有,却谈什么言论自由。
后来泽连斯基上台,没开口,会场全体起立给他鼓掌三分钟停不下来,他摆摆手说弟兄们好了好了听我讲两句,话很长很长,大家都当是体育老师在讲思想品德课,没有重点且考试不考,也没人记得他讲了什么,横竖是站起来一顿鼓掌胡乱送他下去则个。
会开得有点儿像我老家湖南乡下我妈妈每个月都要去吃的那种随份子的席:热热闹闹,说话管用的人不着调,着调的人不管用,鼓很多掌后吃了席散场。
照这个节奏,俄乌冲突今年是要被人强行结束了。正如我从来不隐瞒,国家间的冲突,我有是非正义观,但我从来不表达,因为没人在乎我怎么看,大家连泽连斯基的诉求都不在乎,还能在乎我的观点?所以我的主张是不要问正义良心,重要的是利益。目前整个欧洲范围内,跟我持同一主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我跟他都认为你们骂普京总统是骂不死他的,不如赶紧坐下来合计一下停火了怎么办才能大家都发财。
很遗憾,欧洲除了欧尔班以外,其他人都不同意我,泽连斯基说反抗强权明珠自由、英国首相说泽连斯基说得对、法国总统以前跟普京总统是好朋友,要枪要人是一点儿也没有,最近德国总理准备撺掇他一起用正义良心的语言就能把普京总统骂死,骂死战争就结束了,世界人民大团结。
今天的欧洲,令人痛心,用马戛尔尼当年回英国汇报评论大清国的话来说:你们这些古老的国家真是一盘散沙。
这正是乌克兰人绝望之处。当你活在白罗斯,如果经历贫困落后腐败,你可以怪体制骂独裁;但乌克兰人跟着几任完美票选的总统,在明珠自由里走到了贫困腐败又绝望的2022年。乌克兰人举目无亲。
今天是不是打烂了也算一种破局?
同学们,这是唯一我明说了,但欧尔班没说过的话,他毕竟还是一国总理不能太离谱,但他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谁知道。
于是,它向我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对还活着的地主来说,战争并不可怕。我当然也有在乌克兰的小伙伴,我比多数人都懂基辅的房价地价发生了什么变化。个人的体验没有公信力,乌克兰评估从业者协会去年5月公开了一份战后两年不动产市场报告,我截取几页大家都观察一下。
到2024年,乌克兰失去了18%的领土,1000万人流离失所,640万人流亡国外。
2022年开火后,经济指标相较2021年,GDP下降29.1%,就业率下降25%,商业销售活动下降53%,商业损毁20%,陷入财务困境的商业84%;然而房地产市场的面貌与多数人的预想并不一样。
2021年到2023年间,土地与住宅交易量经历刚开火几个月的下跌后,于2022年末与2023年迅速回升;商业地产交易量竟然自2021年一直呈上升势头。
2022年2月开火,当年一季度有轻微下跌之外,自二季度以后到2024年,二级住宅市场的需求与房价一直呈上升状态。其中相对安全的乌克兰中部地区需求量上涨75%-80%;靠近波兰与斯洛伐克十分安全的西部地区需求量上涨了100%-120%,供不应求推动房价水涨船高,达到一时巅峰;这是否与人们常常认为的战火一开,投资归零概念完全背道而驰?
这种打仗反而繁荣的地产现象原因很复杂,没有时间解释,但主要与乌克兰本国人口内部流动与外国资本趁机进入收房收地有关。说明世界眼中乌克兰仍然是流淌牛奶与蜂蜜的土地,外国资本眼中的乌克兰人口素质较高,相信战后会暴发生产力。相比之下,个别东南亚热带地区慵懒、无纪律、不能吃苦的民族与地区,就难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所以千万不要本本主义到处乱用规律。
更不能套用的是因种族、宗教原因发生战争的地区,这类战火无穷无尽、世代仇杀,投资真的会归零。所以我一贯主张: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种族宗教冲突,比种族宗教冲突更可怕的,是泡沫。
用我那在乌克兰买房买地的小伙伴的话来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比较于我对乌克兰命运的相对麻木不仁,他的言论简直丧心病狂,沦丧到了与美国民主党的军火财团们一个道德底线,毫无怜悯之心,令人心寒。
那么是不是你听完我的话就要买客车票去乌克兰买地?已经晚了,今天所有人都知道乌克兰要重建,价格已经涨过,以色列人买掉了多数好地方。2022年初马上要打起来那几天最好买,地主不敢漫天要价,你尽管坐地还钱。
如今已是2025年,注定不是泽连斯基总统的好年成,他的合法性在于领导人民反抗强权,膝盖硬,然而2025年膝盖硬并不一定符合乌克兰的国家利益。有一个故事以结尾。
1917年以前,北方的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当年,十月革命俄国变了天,芬兰于12月独立,一个月后,列宁第一个表示承认并拥护芬兰独立。
独立的芬兰内部分为两股,德意志帝国扶持的白卫兵与社会主义红色力量打上了内战,最后白军胜出,芬兰建立民主共和国。
1939年,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瓜分欧洲计划,苏联发起冬季战争欲吞并芬兰。请注意,芬兰老老实实在家中坐,一点儿也没作妖,突然被打一顿,然后开始反抗。苏联的神经质行为遭到国际社会严厉批评,并被开除出国联。芬兰区区400万人口小国奋力反击庞然大物,利用自己冬季项目的优势,取得节节胜利,在赢得多场战役后终因人员与武器消耗太大,芬兰不败而败;苏联秉承俄国一贯打仗不太行、全靠头铁的犟骡子精神,利用能死人、能纠缠,打不赢、拖死狗战术将芬兰拖垮。芬兰签订丧权辱国的《莫斯科和平协议》割让9%的领土,以换取主权独立。
1941年,苏德塑料姐妹花感情破裂,德国进攻苏联,芬兰携国仇家恨与德国结盟攻入苏联,试图乱拳打死老师傅浑水摸鱼抢回领土,一度成功占领卡累利阿东部直到1944年。二战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苏联再次发扬俄国打仗不行、全靠头铁的犟骡子传统,死了更多人、打成烂仗,利用打不赢、拖死狗战术将德国拖入冬天战场。德国投降,芬兰成为战败国,再次割地赔款,丧失国土面积12%,元气大伤,自此彻底老实,再不挂念领土话题。
自古丧土辱国无出芬兰右者,自古吃哑巴亏、受窝囊气没有芬兰这么卑微的。芬兰的遭遇,人神共愤、天见尤怜,世间有人有国主持公道么?没有。芬兰说什么了么?没有。她打落牙和血吞,成了苏联身边最小心翼翼陪笑又陪酒的小伙伴。
芬兰战败割完地还要对苏联的赔款,一直赔了许多年才偿清,巨大的赔偿额迫使她不得不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工业与贸易主导的工业化国家,并且与西欧建立起活跃的经济贸易关系。东边,由于长年向苏联赔款,送货又送钱,竟然令芬兰与苏联达成了相当默契与互信。赔款偿清以后,这种互信贸易仍然保持直到芬兰成为发达国家,其经济与社会发达程度远远领先俄国。战后氛围中,整个西方团结起来孤立苏联,唯有芬兰西边与欧洲打得火热,东边小心侍候着苏联,获得了一种男女老少左右通吃的超然地位,迅速发家致富。
不可谓不是现代小国忍辱自强的一道奇观。一时传为佳话,德国人半嘲笑半佩服地称之为“芬兰化 Finlandisation”。
你要问芬兰信任俄国,甘愿臣服么?我想并没有,虽然战后为了取信于苏联,芬兰与之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协议,作出与苏联并肩抵御西方的姿态,也拒绝参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放弃援助,根治内部腐败、追求极致清廉,还多年如一日自我阉割欲望、压制国内媒体与言论,绝不允许有批评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声音、拒绝西方演化与鼓动,打击境外颠覆势力,付出许多自由代价赢得信任。但同时,芬兰经济腾飞的年月里,其领导人一刻都未犹豫,大手笔建设国防与武力,长年维持着欧洲最强大、火力最充足的武装力量之一,不光男性公民人人是兵,女兵也能上战场,极有一分钟都未忘国耻的嫌疑。
地缘政治的一大定理是:与俄罗斯为邻是不幸的,但你无法改变;人的社会有正义,国际关系没有公道。而我总结芬兰在俄国身旁的立国之道有以下几点特征。
1.取悦俄国,而不是无谓地挑逗甚至激怒它;
2.不折腾,不喊口号,也不让国内人喊口号;
3.心里不能投俄,表面不能投欧;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治腐败追求极致清廉巩固独裁合法性;
5.整军经武,以防邻居再发神经;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芬兰最忍辱负重的领导人会被美国、乌克兰之流称为“独夫民贼 autocrat”,比如经营芬兰长达26年之久,一手将其从粪坑里推出来的Urho Kekkonen总统。他在位时,长年垄断总统没有对手,如果他今天来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台讲话,恐怕下面的人不会像为泽连斯基鼓掌一样为他鼓满3分钟。
是的,就是US国际开发署的媒体们将他定义为独夫民贼,又将泽连斯基总统定义为民族英雄。但他却是比泽连斯基总统高出20几个波罗申科的第一流的人物。我们是否可以为俄国的邻居们总结两个凡是?凡是US国际开发署与泽连斯基总统拥护的都要小心;凡是US国际开发署与泽连斯基总统批评的都要给机会。
Urho Kekkonen 总统 (1900-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