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物价回升是大概率,已经打响第一枪
两个大事。
最近,有两个大事:
1、央行发布报告,把物价回升作为重要考量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哪吒2》票房正式突破100亿,成中国影史首个超过百亿票房的电影。
为什么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
今年电影票价涨了很多。
看报道,《哪吒2》的观影人次突破2亿人,票房超百亿,简单计算的话,一张电影票平均价格是50块。
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我在观影的时候就发现,今年春节档票价普遍比较高,前些年30几的票今年普遍在50以上,有的3D巨幕版动不动就超过100。
可以说:
春节档电影票打响了今年物价回升的第一枪.
关于物价回升值得好好聊一聊.
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从去年开始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如果大家记得的话:
去年燃气费用涨价闹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辞:
认为收入没提高,涨物价没有道理。
其实是要理清一下的,政策上并不矛盾,因为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是协同的:
1、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就业,提收入,兜底福利。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物价合理温和回升。
很多人把政策单独割裂来看,其实是有点情绪化了。
另外就是对物价合理回升也有误解。
以前解释过,这次再解释一下:
需求不足——物价回落——利润减少——公司止损——降薪裁员——减少消费——需求不足……
这是一个典型的通缩恶性循环:
这几年,消费降级,价格战飞起,大家就业不足,收入减少,加班严重,都是通缩循环的具体表现。
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解决源头需求不足也不是一时一刻的,但一个很直接的办法就是:
先把物价回落的趋势止住,打破恶性循环的链条,保住经济实体也就保就业收入了。
有人说居民没钱怎么办?
还有财政发力啊,比如以旧换新补贴,比如消费券,比如减税。
另外就是刺激消费这个事情,很多人也不理解:
经济是循环的,你的消费是别人的收入,别人的消费也是你的收入,大家都不消费,或者都消费降级,那么所有人的收入都会受影响。
所以,不应该对国家刺激消费的措施,感到不解:
消费和收入,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不能对立起来。
所以,今年对待物价回升和刺激消费,还是要理性看待,并且在可承受范围内,多多参与才好。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