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 倒退十年
香港近期大事,就数香港财政司2月26日公布财政预算案了。 今年财政预算案关注度升高,主因是近千亿财赤,不知应拆哪幅东墙来补,而争论焦点被集中到该不该削减长者公共交通补贴上。 临近预算案公布,市场更关注的楼市之跌,有说已一朝退到十年前。
先看香港商业都会写字楼即办公室租金升降。 香港写字楼租金跌了数年,不算新鲜事,但评级机构标普最新预估,说今年香港写字楼要持续下跌,其中甲级写字楼租金将下跌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跌幅较之前估计的百分之五更深,地产界一算,是跌到十多年前二○一二年的水平。
香港住宅楼宇更是跌跌不休,香港岛两大蓝筹屋苑,楼价已时光倒流到十一年前水平,老牌蓝筹屋苑之一的康怡花园,本月有一个两房单位业主持有十一年后卖出,如加上各种税费已是倒蚀离场。 但倒蚀一点算好事,住宅楼市重灾区将军澳一个楼盘,新近录得业主损手卖楼个案,是持有七年间贬值逾二百万港元才脱手。
香港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说,去年香港楼市大起大落,港府撤了楼市辣招后已全面改变市场生态,过往十多年的长期逾九成转手利润率已不复存在。 去年香港私人住宅卖楼赚幅创15年新低,损手宗数却大增15%。
香港地产从来就是经济支柱,因港英当年殖民,为求香港建成自由贸易港,只能在土地政策上做文章,港府垄断供应者,不断提高土地价格,限量卖地积累出高地价政策。 而香港作为移民社会或者说难民社会,又不断制造出新需求,为香港“地产霸权”埋下了种子。
百年之变,地产和金融服务成了香港支柱,催生经济繁荣。 而今香港经济低迷,房地产业也一沉难起。 目前楼价下跌导致财富缩水影响消费和投资,房地产业下沉影响金融业,并削减港府库房收入。 这些相互影响和制约,需港府财政预算案开药方,不知药方找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