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CEO: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先美国十年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已领先美国数年,福特汽车若要在全球竞争中与中国车企抗衡,必须通过获取中国知识产权(IP)并融合美国创新能力实现战略突破。这一表态揭示了中国和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复杂竞合关系。
Jim Farley直言:”中国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是压倒性的,我们与他们竞争的唯一途径是像他们20年前需要我们的技术一样,现在必须获取他们的IP。”
他进一步强调,福特汽车将结合美国本土的创新能力、规模优势和客户洞察力,将中国技术转化为全球竞争力,“这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美国工业经济存续的关键一役”。
值得注意的是,LFP技术的商业化历程折射出中美产业博弈的戏剧性转折。该技术最初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科学家研发,后被美国本土初创企业A123 Systems推向市场,但因早期电动汽车需求不足导致公司破产,最终其专利被当时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收购。如今,LFP电池以安全性高且成本低的优势,在中低端电动汽车以及商用车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Jim Farley;图片来源:福特媒体中心
行业专家指出,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开创了“技术授权替代直接投资”的新模式,既满足地缘政治敏感度,又实现关键技术转移。然而,这种合作仍面临美国部分政客的质疑。2023年,福特曾因政治压力缩减对该电池工厂的投资规模,但最终选择持续推进。
随着2026年BlueOval电池工厂投产,福特汽车计划每年新增35千兆瓦时的产能,为4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这场横跨太平洋的技术博弈,或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同时,面对中国平价电动汽车的崛起,福特正加速开发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入门车型,并计划在亚洲和欧洲等市场与中国品牌直接交锋。尽管美国对中国产汽车征收的关税暂时保护了福特汽车免受中国品牌的威胁,但也使得在中国生产的林肯航海家等车型运往美国经销商时的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