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万件中国文物流散海外博物馆 加大追索力度

世界日报 2025-01-30 23:35+-

第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11月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海外的中国文物如何回家再成为话题。 据统计,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是47个国家馆藏中国文物的10倍之多,目前中国已成功促成了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 文物保护法修订后,加强了涉外领域立法的重要体现,中国也将加大追索流散海外文物的力度。

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十倍之多。

报道指出,由于战争抢劫、非法走私等多种原因,很多中国文物长期流失海外。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霍政欣表示,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跨越时间从19世纪下半叶到当代,流失出境方式也很多,包括战争劫掠、非法盗掘走私等。 海外文物回归主要有三大渠道:购回、捐回、追索。

“回购、捐赠是文物追索的一些方式,但总体上来看,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法展开追索,目前来看最为有效,是成本最小的一种追索方式,也是今后中国实现文物回家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这个条款的制定是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的重要体现”,霍政欣说。

虽然有很多国宝已经回归,但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仍面临巨大困难,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去年年初,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被盗流失40年的一级文物西周丰邢叔簋; 2023年10月25日,中国驻澳洲使馆接收澳方返还四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一件古生物化石; 2023年3月至6月,自1860年流失海外的7根圆明园流失的汉白玉石柱入境中国,并在北京圆明园展出,这些石柱被挪威一家博物馆收藏,经过十年努力才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

章公祖師像。(取材自微博)

“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追索案”也曾轰动一时。 这是中国民间通过民事诉讼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开创性案例。 1995年被盗的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像于2015年在匈牙利被发现,随后中国村民在荷兰和中国提起诉讼,荷兰法院以诉讼主体资格问题驳回了起诉,但此案例开启了中国民间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新途径。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洲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成功促成了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中美两国政府已第三次续签《关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有效期再度顺延五年。

2024年年初,國家文物局從美國成功追索被盜流失的西周豐邢叔簋。(取材自央視新聞)

2024年年初,国家文物局从美国成功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 (取材自央视新闻)

  • 最新评论
  • sometimes

    文物是给人看的,放在国外可以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屏蔽
  • 群山

    什么叫中国文物? 难道中国现在的飞机、大炮、枪炮子弹、衣服、库子、房子、马路、气车、电影、电视! 哪样不是国外传入?那是不是外国文物? 要说盗窃?中国是外国人的10倍!100倍!1000倍!。。。。。。

    屏蔽
  • 幸福剧团

    国内各博物馆和管理机构首先需要改个,老一套国营机制和迂腐习俗不改,即使拿回来,也难体现价值。

    屏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