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不退?试试这些退热方法

西安市儿童医院 2025-01-22 17:10+-

有点不对劲

有的娃最近的情况很奇怪

白天发烧晚上退

白天有气无力

晚上神采奕奕

这把家长整懵了

寻思自己在家给娃退烧

但不知道该吃啥药

又觉得没必要去医院

除了吃药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发热是一种“症状”

儿童发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由致热原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正常体温因人而异,但一般认为腋下温度超过37.5℃或口腔温度超过37.3℃即可视为发热。并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口服退热药。

发热的分类:

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

中度发热:体温在38.1℃-39℃之间

高热:体温在39.1℃-41℃之间

超高热:体温超过41℃

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适度发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高热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应及时就医。

家用常见退热方法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调和气血,达到辅助退烧的效果。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

① 揉太阳穴:眉梢与眼角外侧连线后一寸的凹陷处,用指腹或手掌在太阳穴上进行旋转揉动。可以缓解头痛、提神醒脑,适用于孩子发热且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时。

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用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力度要适中,速度要快,每分钟200次左右,可以反复进行推拿。可以清热凉血、利尿除烦,有助于退烧。

③ 退六腑:前臂外侧肘关节至小指侧手腕处,用拇指指腹由手肘推至手腕处,力度适中,速度均匀。可以清热止汗,对于孩子发热伴有出汗症状者尤为适宜。

④ 清肺经: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用拇指指腹自指根向指尖直推,可以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有助于改善发热引起的咳嗽等症状。

⑤ 摩腹:将小儿仰卧,双手轻轻按摩小腹部,或顺时针方向按摩。可以刺激小儿的脾胃,帮助排出体内热毒。

⑥ 捏脊:两手沿着脊柱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推进,由骶尾部至枕项部。重复3 -5次,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有助于散热。

⑦ 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在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具有滋阴降火、补肾益精、平肝熄风、清热降火、开窍醒神的功效。

推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推拿前确保孩子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在孩子哭闹或紧张时进行推拿。

推拿手法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孩子皮肤或造成不适。

推拿只是辅助退烧的方法之一,如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中药疗法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和清热的中药进行治疗,如黄连、连翘、银花等,可以帮助孩子退热。也可以用一些中药敷贴在孩子的相应穴位,有助于散热和退热。

物理疗法

① 热敷: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或热水袋敷(注意水温38℃,防止过高引起烫伤)在孩子脚底或腹部等部位,促进体表的散热,有助于退热。

② 足浴:用温水浸泡孩子双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退热和舒缓不适。

③ 温水擦拭:用温热的毛巾,擦揉儿童身体,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的体温,快速退热。

④ 冷敷:评估孩子接受度,可根据情况在孩子的额头、颈部、等部位放置冷毛巾。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流动,从而降低体温。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以免引起冻伤。

饮食调理

孩子发热期间需要多喝温热水,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帮助退热,避免吃过多刺激性食物;可饮梨汁、藕汁、萝卜汁,以津止渴,有利于小便以泄热。

以上中医退热手法应确保家长操作中孩子的舒适度及力度,以确保安全有效。同时,如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