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汗工厂模式的末路
继在美国纽约交易所寻求上市触礁之后,著名时尚品牌SHEIN(希音)决定转往伦敦上市,但在当地社会再度引起争议。中国背景公司SHEIN近年极速崛起,现时市值估计逾600亿美元,各国市场理应趋之若骛,何解反而四处碰壁?SHEIN的困境可说是中国模式走进未路的缩影,无论如何包装外表及追赶时尚,假如赖以发展的奴役制度本质不变,即使可以大行其道于一时,在国际社会也难以找到长远的容身之所。
过去二十多年,随著中国经济搭上全球化的快速列车,大量跨国企业将生产工序移至中国,利用当地血汗工厂及专制制度,肆意压低生产成本,此种模式不单造就了这些大品牌公司获取巨额利润,亦缔造了中国“大国崛起”的神话。可是,经历数十年全球化发展衍生的各种问题,各国政府及公民社会汲取经验教训,正在推动不同的政策改变,其中特别关注跨国公司有否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包括海外的投资有否履行环境、劳工及人权等各方面的国际标准。在这背景之下,SHEIN仍然沿用以往一套放任剥削的中国模式,并以此作为竞争优势,注定与国际社会致力推动的规范背道而驰。
“去中国化”图提升国际形象
全球抵制强迫劳动产品日益高涨
不过,如果将SHEIN上市面对的阻碍,简单地归咎于欧美政客试图抑制中国的“地缘政治”考量,未免眛于国际社会监察跨国企业的新形势。无独有偶,SHEIN在向美国及英国的交易所呈交上市申请后,均在当地被质疑其生产供应链欠缺透明度,及未有交代生产过程中有否使用涉及强迫劳动的新疆棉花。很大程度上,这些关注其实也反映了欧美社会大众消费行为已出现一定转变,除了著眼于商品的价钱及品质,亦会考虑生产过程有否顾及劳工权利、人权及环境等影响。这类日益盛行的“良心消费”行为,促使各地大企业更多关注社会责任的形象,并向公众提高其生产供应链的透明度。随著国际监管机构先后发表报告揭示新疆强迫劳动的问题,近年不少知名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及UNIQLO等,已先后公开表明不会使用新疆棉花,以此维护公司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除了消费模式的改变,国际社会近年对跨国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管法规,亦早已不限于针对这些企业的直接营运,而是扩展至他们的生产供应商及合作伙伴。例如,欧盟去年通过了“企业永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英国则订立了“现代奴隶法案”(Modern Slavery Act),美国及加拿大更实施了可禁止强迫劳动产品入口的法规。这明显已是国际大势所趋。因此,当SHEIN的业务代表在英国国会出席委员会听证时,多番拒绝透露有否使用强迫劳动棉花,只表示公司并无直接拥有任何工厂设施,以为可借此开脱责任,被议员形容为“蓄意的无知”。
中国供应链未能摆脱血汗工厂模式
其实,中国政府自十多年前已开始大力推动所谓“腾笼换鸟”,期望将广东产业及劳动力转移升级,但成效不似预期。从SHEIN供应商的工作条件可见,中国仍然未能摆脱以往血汗工厂的生产模式。英国媒体BBC记者走访SHEIN供应链位于广州的工厂,便发现大部份工人每天早上8点工作至晚上10点,每月只得一日假期。调查显示,受访工人每月基本工资平均只得2400元人民币,面对生活成本不断上涨,只好以拼命加班来维持生计。廉价时装王国的风光背后,是极尽压榨的工作条件。而要长期维持这种高度压榨的工作环境,又有赖于政治上的高压管治手腕,例如剥夺工人组织工会及发动罢工的权利,使工人不能作出有组织的反抗。随著SHEIN在英国上市的申请进入审批阶段,可以预期,这类揭发供应链剥削的报道,将会持续在国际媒体曝光。
SHEIN在英美上市受挫的经历,相信不会是孤立例子,因为如今被质疑的不是一间企业,而是背后整个以专制政治压榨劳动力的生产制度。或许,SHEIN今天面对的困境正好说明,以往备受吹嘘、持续增长的“中国模式”,也正在走向它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