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老张论教 2025-01-12 16:00+-

不久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致园区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学校实行“作业熔断机制”:

小学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业的,请让孩子停止作业,及时就寝,保证充足睡眠。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双减”新政落实以来,作业熔断已在多地施行。

今年4月,广西南宁一所小学就发布作业熔断新规,次日不用补做,并承诺老师不会责备。

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多地也都试水作业熔断。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作业熔断引人深思,但不自杀承诺更令人唏嘘不已。

近日广东梅州某中学要求所有学生签署“自杀、自残均与学校无关”承诺书:

“我将永远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无论什么原因,无论什么理由,我都不会放弃生命!……如果我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均与学校无关,我本人及家长或监护人不会以任何理由向学校及学校工作人员主张任何损失和赔偿,也不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网易)

从“作业熔断”到“不自杀承诺”,教育何以至此

为何“作业”要通过权力进行“熔断”才有刹住车的可能?

这首先表明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的“双减”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成效,而且事实表明双减对教培市场的作用要甚于校内减负作用,许多教培机构确实关门了或者规范了,但学校在落实“减负提质”上基本上乏善可陈,甚至师生双双增负。教育减负在我国已有差不多七十年的历史,1955年7月1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指出,“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是几年来存在着的一个问题。”

作业熔断机制的实施,拷问为何我们的孩子始终在负重中学习,而七十年减负又为何愈减愈重,即便是在双减重拳之下,问题依旧未得解决,升学与分数之下我们的孩子难堪其负,身心问题层出不穷,大比例面临身心疾病威胁,甚至重压之下时常发生学生极端行为,乃至学校无奈中逼迫学生签订“不自杀不自伤承诺书”。

生命可贵,当不自杀成为一种承诺,这说明活着是一种多么难以承受的负担,而这又是何其之荒谬。进而言之,当本该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无数憧憬的青少年只能用疼痛来疏解精神压力,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获得解脱,这该是多么病态的现实。

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牺牲的是学生的创造力,而内卷之下应试教育又越来越伤害到学生的生命力。我们的孩子以远远超出“996”的超高强度去刷题、抄写和背诵,并接受高频度的有形无形的考试与排名监测,又时时面对着来自父母和老师如影随形的过度关注和高期望,于是在长达六七年的高投入、高竞争但方法低阶的学习中不仅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养,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好奇,还有对生活的体验,同时又在悄悄累积着压抑、倦怠、疲惫、叛逆等消极情绪,以及砸烂这一切的一触即发的冲动,此外还在内心深处潜藏着对自由的极度向往,积攒着一旦获得自由就冲破牢笼而彻底放飞自我的洪荒之力。

如此教育,如此学习,如此生态,如何培养出“优秀人才”呢?然而,在当下比“钱学森之问”更值得拷问、更值得忧虑的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健康的人?高压强下我们的孩子在遭受着身心双重困境,相较于此,优秀与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各类国际竞赛中争金夺银,还是在诸如pisa等国际评价项目名列前茅,如果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这一连串漂亮的数字有多大意义呢?当医院的精神科挤满了少年儿童,当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不断升高(科普中国),我们是不是正在失去着未来?

目前在青年人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淡人现象、躺平现象,这种“低欲望”不是内心平静,更不是摆脱物欲的超脱,而是长期透支生命与激情的一个结果。所以,年轻人不恋爱不结婚不生育,不是缺乏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生命观,更不是缺乏社会责任,也所以某学者提出的“发挥高校在婚育教育中的桥头堡主阵地作用”,好像有些荒诞可笑。

不仅中小学生在大量作业中失去自由,在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煎熬中面临身心伤害的风险,同样焦虑甚至产生更多负面心理的还有家长,还有父母。除了一小部分父母有能力、有境界、有资格从“鸡娃”中挣扎出来,大部分父母都难以摆脱子女学业焦虑,而且还有一大部分父母在内卷中被动地强化着自己和孩子的学业焦虑。从早些年人们热议的剧场效应,到现今人人谈之色变的内卷之潮,大部分人被裹挟进今天这样一种社会生态、教育生态之中,普遍感到无力和痛苦。为何跳不出这种状态呢?

因为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教育是确保孩子通向不是最差的未来的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对于少部分属于优势群体的家长来说,又通过教育来确保孩子将来能维持当下的优势,还有部分家长在多元成才空间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狭仄的教育来改变命运。当然,同样是“教育”,其功能和质量是有分化有层次的,整个教育体系就是一个巨大的严苛的筛选系统。

“公平而有质量”实际上是一个难以达成的目标和理想,所谓不同类型学校的“特色”发展在本质上也还是在某些核心指标上的层次之别,“名校生”背后是大众对各种身份歧视的恐惧。换句话说,家长追求分数是为了适应教育筛选。但这不是根本,根本是社会筛选形成分层,社会的流动与分层既是社会筛选机制,又是社会筛选的结果,教育筛选则是一种社会分层机制。

每个社会都是流动和分层的,但不同社会的流动与分层是有差异的。目前我们的问题是向上流动的渠道非常单一,且越来越困难,这就是一直以来存在的结构固化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的最初几十年里,社会是更开放的,底层向上流动而改变命运是有很大希望的,那也是社会快速进步的巨大动力,是整个社会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原因。现在阶层突破是困难的,以利益为中心,各种复杂因素纠葛在一起,成为一道道难以突破的区隔,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封闭性日益加剧的特征和趋势。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成才和成功的途径看似形式多样,实际上则相反,教育也失去了最开始时的明显促进向上流动的力量,“一流”或者“高水平”越来越成为惠及少数的“圈层”,而“读书无用”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反映。当然无用只是一种说法,客观来说,读书依然作为为数不多的尚且有一定成效的向上流动方式之一,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一些,这又是为什么家长竭力“鸡娃”、让孩子成为“名校生”的原因。由教育托底让孩子上名校,其背后有更为深刻的原因,那就是要让孩子能拥有不错的生活,确切说是上层的生活。但在一个封闭性的社会,家长对孩子能否在未来过上美好生活缺乏信心,而选择的余地又太小,教育反而是成本更低、对多数人来说更具有直接的、可见的价值的选之一。

然而众所周知,我们这个社会对成功的界定,或者对上层生活的界定,多是功利性的,而这偏偏又有赖于那些人人争相占为己有的、却又极为有限的稀缺性资源,所以出人头地的机会少之又少,对孩子未来的希冀与不安、焦虑,对其可能发生跌落的恐惧,进一步加剧了优质教育机会的竞争。

眼下,几乎每个领域都出现越来越多的“圈子”,表面上看是优绩主义的结果,实际上可能更多的是身份的区隔所致,社会学上的“天赋”其实是后天努力取得预期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寒门出贵子”,还是“寒门再难出贵子”,或许都是潜在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投入一场总体上注定的不公平竞争,而不至于放弃奋斗,这就是一个结构化社会的高明之处。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各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教育不公和教育筛选,作为一种强大的裹挟力量,让人们自愿不自愿地深陷其中。那一个个出人头地的榜样,促使人们在质疑和疲惫之余依然心存期待。

而那些以“改革”为名的种种流行叙事,尤为促使人们相信未来值得信任,并因此投入到激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之中。然而,这一切,包括这种对教育的信任,对社会、对未来的懵懂,在当下的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最终落在尚不具备自主能力的孩子身上。可以说,我们的孩子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给予的重压,那些合理的与不合理的一切,都转化成孩子们的日日夜夜,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无辜。

有一天,一学生跟我说“老师明天的课我跟你请个假,我要去旅游”。在我乍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以至于我不知道怎么回复他。后来他又说,“老师我必须出去放放风,我觉得自己快没电了。”这时我突然觉得,在漫长的煎熬中孩子的活力被压抑被无视,他们是多么需要出去放放风,去感受这个质感的世界和生活,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自己律动的生命,去探索和发现有意义的自己。

倘若教育不能提供应有的丰富体验,将学生的生命与生活隔离于方寸之中,以长期的不快乐来承诺幸福失能的未来,这样的教育不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正义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放风”是多么形象但又多么令人难过的一个词啊!而教育的出路,从长远来说其实就在于更多人的觉醒,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本身,而不必然要将其寄托到别的哪里去。“放风”突然就像一个具有反抗和解放精神的词汇,如果有更多人意识到放风的必要性,并敢于去进行探索自己发现自己的放风行动,教育才有可能向好。但在当下,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熔断,并且我们希望熔断者是那些认识到并自觉践行解放使命的人。

  • 最新评论
  • lary

    生下来就必须要卷,无可逃遁

    屏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