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渊源 琼瑶之父任教同济大学 爷爷留学日本
台湾女作家琼瑶走了,由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曾风靡海峡两岸,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但很少有人知道,1940年代,琼瑶之父陈致平曾任教于同济大学,琼瑶得以同济大学教工子女的身份经常进出校园。
陈致平(1908—2002),原名陈均,谱名陈祥均(“祥”字辈),字致平,祖籍湖南衡阳。陈致平1929至1933年间就读于北平(北京)辅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毕业后曾任教北平两吉、辅仁、汇文、崇德等中学。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平逃难至成都,在私立光华大学任教。陈致平与太太袁行恕(1916—1990)育有二子二女,其中双胞胎的长女、长子1938年春出生于成都仁济医院(今成都市第二医院)。因两吉(女中)是陈致平与袁行恕相识相恋之地,又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陈致平遂将长女取名“陈喆”,谱名陈诗喆(“诗”字辈),小名凤凰,这就是琼瑶。
1945年秋,陈致平被迁至四川宜宾郊区李庄古镇的国立同济大学聘为讲师,入职“公共科”。因条件所限,无法全家同行,夫人袁行恕遂应堂妹、泸南中学创始人袁行勋(袁彬)之邀在泸南中学(今泸州市泸南中学)任教。抗战胜利后,在陈致平携全家随校复员上海前夕,为帮助他们筹措去上海的费用,袁彬还为他们举办了个人书画展。
查询同济大学馆藏档案还发现:1947年8月1日,同济大学校长董洗凡签发聘书(济聘字第249号),续聘陈致平为文理学院历史讲师,任期为1947年8月1日至1948年7月31日。1947年8月5日,陈致平在“应聘书”上签字,表示“愿就贵校之聘”。
1949年4月10日,陈致平从学校领取“A电表壹只”。他家里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白天,陈致平在书桌上备课、改作业,晚上,袁行恕铺上棉被,书桌就成了琼瑶和弟妹们的床。
琼瑶自己曾回忆说:9岁,父亲执教于同济大学,我们举家迁往上海。记得上学第一天,母亲牵着我的手,站在上海第十六区国民小学的走廊上,观赏那些高年级学生的壁报。显然,琼瑶就读的是“上海第十六区国民小学”。严格来说,这所学校的名称应是“上海市第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它的前身是1869年创办于虹口密勒路(今峨眉路)上的“尤来旬学校”。1927年学校迁往塘沽路,1936年称蓬路小学,1946年改称上海市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上海解放后称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2005年学校整体迁往昆山路111号,和原昆山路小学合并,仍称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
正是在上海市第十六区中心国民学校的“上学第一天”,在“观赏那些高年级学生的壁报”时,琼瑶受到深深的触动,从而开始迷上了写作,并常常以父母之间的日常对话为素材,让父母笑到肚子疼。当然,这其中也有她自己的影子。不久,她请父亲帮忙将小说《可怜的小青》寄给了上海《大公报》。1947年12月6日,上海《大公报》第九版“现代儿童”栏目发表了琼瑶的处女作《可怜的小青》(《小作者作品特辑》第6号),署名“陈喆”。全文如下:
小青是个十岁的小女孩,长得很美丽,但是很瘦。
她的父亲在一个工厂里做工,每月拿很少的工钱。她的母亲在家里忙着做家事,还要做衣服给小青穿。小青本来在一个小学里读书,因为听不懂同学的话,因此个个同学都欺侮她,但她却非常用功,因此老师很喜欢她。后来她的父亲失业了,她就不能继续读书了。
她失了学以后,心里非常难过,日夜不安,因此得了病。她的母亲非常着急,想要去请医生,但是没有钱。后来小青的父亲向人借了几万块钱,请了一个医生来。那医生匆匆地开了一张药方就要5万元,小青的母亲就给了她5万元,那医生拿了钱就走。小青的父亲拿了药方去买了药回来,给小青吃了,(小青的)病就渐渐地好了。但是她的家也就更穷了,所以她的病刚刚好,母亲可要她帮人家做事。小青做事很忠实,所以主人很爱她,一个月给她10万元工钱,(这些工钱)小青完全交给母亲。她这样地做了几个月,因为过劳身体更不健康了,有时会忽然的倒在地上。但是她不能休息!她咬着牙忍受着一切的痛苦,不停工作,终于又生了病。这次病得很厉害,又没有钱再请医生了。这样的过了三天,小青就死了。
唉!这样好的一个孩子,她一点过错都没有,为什么会死去呢?
就这样,琼瑶将她的处女作留在了上海。她后来回忆,当这篇稿子登出来之后,我整天捧着那张报纸,兴奋得茶不思、饭不想,把自己这篇短文读了起码100遍。
琼瑶祖父陈墨西(1869—1960)在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过辛亥革命、讨袁护国运动、北伐战争。后回归故里潜心从教,深受衡阳百姓爱戴。
1948年初,定居上海已两年后,因战事逼近上海,陈致平让袁行怨带着儿女回到衡阳,暂行躲避,只身一人留在上海。在母亲的安排下,琼瑶入衡阳私立刚直小学(今衡阳市人民路小学)读书,从此告别上海。其间,为了给爷爷祝寿,琼瑶随母亲和弟妹们回到了渣江镇祖屋“兰芝堂”。按照乡下规矩,陈宅堂屋正中挂着一个大红绣花的“寿”字,两侧挂满了寿序、寿联。每当客人前来拜寿时,鞭炮声就会响起:前来拜寿的客人们接踵而至,迎客的鞭炮声也就此起彼伏,袁行恕则带着儿女们跪着回拜答礼。不久,陈致平也向学校告假,从上海赶到衡阳探望父亲。衡阳县立中学校长得知后请他到学校作报告,陈致平欣然应允。他旁征博引,滔滔不绝,深受学生欢迎,连坐在一旁的陈墨西也眉开眼笑,颇感欣慰。
1949年4月,刚从学校领取“A电表壹只”后不久,陈致平再度从上海回到衡阳。他依依不舍地向父亲告别后,携全家乘火车到广州,再乘船抵达台湾。到台湾后,陈致平先后任教于台湾“国立”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其间曾赴新加坡任教于南洋大学。作为历史学家,陈致平著有《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中华通史》,译有《新日本外史》(菊池宽著,1943年广州中日文化协会广东省分会印)。其中《中华通史》(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曾获1981年台湾图书类最高奖“金鼎奖”。他还曾任辅仁大学校友会会长,参与筹备在台复校。
从北京辗转四川、湖南、广西、贵州,再从贵州到四川、上海,最后从上海经湖南、广东到台湾,陈致平的一生颠沛流离,深受战乱之苦。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1949年离开后,他再也没能回到祖国大陆。晚年,他常常赋诗抒怀,思念家乡故旧,热望祖国早日统一。其中一首如下:
两 岸
昨回北国今还家,万里山河两岸遮;
故旧年来零落尽,独留孤屿望天涯。
所幸,海峡两岸“三通”后,陈致平和大陆亲友恢复了联系,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华通史》1996年亦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再版。琼瑶更是通过自己的文学才华将父亲的故乡情延展到极致:上世纪70年代末,琼瑶的小说开始传入大陆。至80年代中期,“琼瑶热”在大陆兴起。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春,时隔39年之后,琼瑶、平鑫涛夫妇回到祖国大陆探亲访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