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变天,中国人为什么那么亢奋?

香港01 2024-12-04 14:08+-

一觉醒来,韩国戒严+政变结束了。

韩国当地时间12月3日晚,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实施戒严令,声称要铲除亲朝鲜势力和保卫自由宪政秩序,指责在野共同民主党多数控制的国会是立法独裁、企图推翻自由民主体制。然而戒严令发出仅仅6个小时后,国会议员根据宪法中国会能以过半数推翻戒严令的规定,一致投票推翻尹锡悦的戒严令。

这是1987年韩国解严以来首次宣布戒严,也是韩国史上最短命的政变。从戒严令发出时起,中国内地的关注度就居高不下,该话题在微博热搜也呈现霸榜态势。截止12月4日发稿前,仍停留在热搜上的词条包括“这一晚韩国发生了什么”,阅读量4.6亿,讨论量7.3万,“韩国总统发布紧急戒严令”,阅读量9.8亿,讨论量20.9万,“韩国国会会议通过『解除戒严令』决定”,阅读量1.2亿,讨论量4.4万,最新成为热搜词条的“马斯克说被韩国戒严令惊到了”,阅读量也已超千万。

上一次引发中国民众广泛关注的政变,也发生在邻国,即瓦格纳戏剧性兵变。如果说瓦格纳兵变引发关注主要是地缘政治层面的因素,毕竟俄乌战争的走向牵一发动全身,尤其是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香港01彼时在《瓦格纳兵变戏剧性退场 考验中国决断力的时候到了》一文中也做过分析,那么今次韩国戒严+政变之所以引发中国民众广泛关注,则主要是社会心理层面的触动。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韩国今次戒严是1987年解严以来的首次,而对中国不少民众来说,戒严的记忆同样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所以当人们围观韩国今次戒严+政变时,很容易将其带入到六四事件的历史情境和记忆中。就像很多人认为中国不可能再发生类似六四事件一样,对于韩国民主化这么多年之后在今天突然戒严并仓促结束,也感到惊讶、错愕和不解。

韩国:2024年12月4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令数小时后又撤销,期间军队闯入国民议会大楼,图为事后国会现场一片狼藉。(Reuters)

其次,过去几年,中国网络空间明显收紧,很多话题成为不可讨论的禁区,比如自“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成为从上到下的要求后,经济议题的讨论开始变得敏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当韩国政变以放开报道和讨论的姿态出现,基于“补偿心理”,自然会吸引很多人蜂拥而至。何况政变本身,就带有天然的高关注度。

最后,虽然很多中国民众并不一定知道韩国政治如何运作,但韩国政治题材类电影在中国民众中拥有巨大的市场,这某种程度上形塑了人们对韩国政治的认知。比如今次政变发生后很多人会提到的《首尔之春》,就是韩国电影史上首部根据双十二政变事件改编的影片,此外还有更早前讲述光州事件的《出租车司机》,以及刺杀朴正熙的《南山的部长们》,都在中国社会面引发极大关注和讨论。当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中上演,自然很容易引发共振效应。

所以当中国民众在关注韩国今次戒严+政变时,除了围观和亢奋于政变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的触动与补偿。巧合的是,韩国国会会议通过“解除戒严令”的当天,恰好是中国宪法日,不少人在社交媒体留下暗语——“非常应景”。显然,中国并没有嘲笑韩国的理由,反倒在大变局的今天,迫切需要将其当做一面镜子,既看到民主韩国的问题和积弊,也要将维护宪法权威和法治中国建设放在紧要位置。除此之外,还有更好办法吗?

  • 最新评论
  •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汉民族是世界上最软弱窝囊的民族。

    屏蔽
  • lary

    中国人希望,但是没胆,可怜巴巴的,连孟加拉人民能都不如。

    屏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