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又作妖!一套房都快没了...

Letsight 2024-11-20 19:12+-

3月澳洲教育部长宣称要减轻对中国的依赖,增加印度留学生;5月澳洲政府再次提高学生申请签证时的资产证明金额到29710澳元(约合14万元);

7月上调国际生签证费用到1600澳元,使得澳洲已经成为全球签证费用最高的国家之一,远高于新西兰(343澳元)、美国(277澳元)、加拿大(164澳元)等其他热门留学目的地,同时缩短临时毕业生签证时间。

8月官宣将大刀阔斧削减国际留学生人数至27万人,限制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紧接着一大批学生就收到了澳洲大学的拒信。

但这还没折腾够,前些天澳洲又传出消息,多所顶尖大学将提高国际生学费,涨幅高达7%,已经是通货膨胀率的2倍,这样的涨幅比每年学费涨幅在3%到5%区间内的美国更加疯狂。

部分专业甚至突破20万澳元的门槛,澳洲留学也要即将进入100万元一年的时代了吗?

学费涨幅7%,
部分专业超过100万元一年!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截至7月国际学生人数近94万人。

因为澳洲政府对国际学生实施更为严格的录取政策以及毕业后就业机会的减少,澳洲大学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THE)中有所下降。

今年只有10所跻身全球前200榜单,这10所大学分别是:

墨尔本大学(#39)、莫纳什大学(#58)、悉尼大学(#61)、澳大利亚国立大学(#73)、昆士兰大学(#77)、新南威尔士大学(#83)、阿德莱德大学 (#128)、西澳大学 (#149)、悉尼科技大学 (#154)、麦考瑞大学 (#178)

因为运营危机,从明年开始,澳洲这些顶尖大学将大幅度提高国际学生的学费。

费用将会在26500澳元(约合12.4万元)至113000澳元(52.8万元)之间浮动,相比当前学费大约增加2000到3000澳元(约9344元到1.4万元),其中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西悉尼大学到2025年学费将提高7%,不同专业之间又有差异,具体来看下:

墨尔本大学

墨尔本大学在澳洲排名第一,当前它工程和商科专业学费分别是56480和54048澳元(约26.4万元和25.3万元)。

而到了明年,就读商科学位的国际生总课程费用将是15.4万澳元到17.7万澳元(约72.3万元到82.9万元),理科学位则是15.5万澳元到21.44万澳元(约72.8万元到100.2万元)。

新南威尔士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即将会把每学分从1140澳元提升到1220澳元,按照一年48个学分的标准,国际生明年普遍要支付58560澳元(约27.4万元),比今年要多出3840澳元(约1.8万元)。

对于一年之内涨了近2万元的学费,该校发言人称是成本太高,比如图书馆订阅、实验设备以及其他教育成本等花销巨大。

西悉尼大学

西悉尼大学明年文科学位学费将上涨到30952澳元(14.5万元),商科为34160澳元(16万元),信息技术专业则是36416澳元(17.1万元),相比学费上涨背后的原因,该校比新南威尔士大学坦率多了,直言这是行业基准和政府政策。

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明年所有国际学生的学费将上调3%至4%,国际生需要为工程学位支付57700澳元,就读商科和法学的国际生则是53600澳元。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明年国际生的学费将上涨5.8%,最便宜的学位学费将在44670澳元到59750澳元之间(约20.9万元到28万元),如果学习医学,那收费将达到95360澳元(约44.6万元)。

总之,从明年起,澳洲大学的学费基本上都要20多万元,如果是选择热门的商科、医学、理科学位,上限则可能达到八九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再加上在读澳洲国际生每年大概2万到4万澳元之间,即9万到18万元之间的的生活费,未来澳洲留学生一年轻轻松松要40万元,赶上对热门高薪专业的追捧,一年花销达到一百四十万也是极有可能性的事情,一套房真不是开玩笑。

澳洲大学缩招的后遗症出现了!

各个大学对于学费上涨的真实原因虽各执一词,比如通货膨胀、教育成本等等,但大幅度提升的背后跟缩减国际生人数有着直接且关键的联系。

缩招国际生数量带来的困境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旦开始就覆水难收。

在澳洲,国际教育一直是支柱性产业之一,国际教育在服务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服务业是仅次于钢铁和煤炭的第四大产业。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数十万国际学生去年为澳洲经济带来约300亿澳元的收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国际生的学费、生活消费等支出,极大地推动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

国际生一直是主流留学国家的发财树,因为国际生的学费是高等教育机构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政府资助,澳洲很多名校都十分依赖国际生。

8月,澳洲政府宣布2025年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将被限制在27万人,其中:

·公立大学国际生招生人数:14.5万人
·职业教育与培训类的国际学生招生人数:9.5万人
·其它大学和教育机构的国际学生招生人数:约3万人

同时各大高校海外学生数量不得超过总招生人数的40%,但澳洲近10所知名大学的国际生比例超过40%。

悉尼大学的国际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47%,而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都在30%以上。

因此澳洲政府的缩招计划也遭到了澳洲八大的强烈反对,澳洲八大表示缩减留学生数量将使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面临极大风险,损失可能会高达50多亿澳元并造成超过22500个工作岗位流失。

大学每年的国际生学费收入与学校的正常运营成正比,澳洲大学从国际生身上获得的收入几乎是国内学生的两倍。

限制国际生,会让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运营困难的大学为了维持生计,一来会不断提高学费弥补财政漏洞,二来会削减成本,教师或将被裁,但不管走哪一步都将有致命危机。

今年限额招生政策落地后,多所名校缩减明显:

·墨尔本大学:11866→ 9300(少2566人)
·澳国立大学:3817→ 3400(少417人)
·悉尼大学:17247→11900(少5347人)
·新南威尔士大学:17358→9500(直接减半,少7859)
·昆士兰大学:8157→ 7050(少1107人)
·西澳大学:5140→ 3000 (少2140人)
·阿德莱德大学:4514→ 3800(少714人)
·莫纳什大学:12573→ 10000(少2573人)

其中因为缩招减半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前段时间直接关停了2025年的申请。

还有悉尼大学撤回了大量offer,麦考瑞大学、伍伦贡大学等校都向部分学生发出了取消录取或是让学生选择退学或推迟入学的通知,原因无外乎语言成绩不达标或是名额有限,学校要择优录取。

最倒霉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预计今年该校的赤字将超过2亿澳元。

撑不住的澳洲国立大学开始卖地,同时该校校长Genevieve Bell认为有必要削减2.5亿澳元的运营成本,其中绝大部分将来自裁员和减薪。

工会估计单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这一所大学就将裁员600多人,可想而知未来罢工行动会时常发生,开启不太平的日子只差一个导火索。

与此同时该校计划解散重组部分院系,比如提议健康医学院解散,科学院、工程计算机、亚太学院可能会重组并改名。

西悉尼大学副校长George Williams也是对限额忧心忡忡:“国际学生每缴纳1美元,我们就会用其中的24美分来补贴国内学生和其他项目。”

他认为设置上限并非解决方案,这只会让学校损失很多学习护理专业的国际生,而这些专业往往伴随着高学费,高需求,澳洲国内学生很少会选择。

原本缩减人数是想重拳清理留学行业中的“幽灵大学”和“签证工厂”,给在读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让学校变得更好。

可短期来看,现状并没有改善,反而是让学校和学生承担了巨大代价,更有相关人士称国际生学生只是移民战的炮灰,缩减国际生,现在又提高学费,暴露了政府曾经遗留的问题。

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留学家庭该何去何从?

今年可以说是国际教育局势最动荡不安的一年。

澳洲的持续大作妖行为,让澳洲的留学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美国学费暴涨以及川普的上台,留美也将迎来至暗时刻;

还有加拿大对国际生签证数量只发放约36万份,缩减35%,留加的门槛也在步步变高,英国这边同样涨学费明显,早些时候的大规模骚乱更是让不少家庭仍心有余悸。

在地缘政治、高通胀、贸易投资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迎来了全球性的经济低谷期,国际体系家庭该何去何从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但不管外界多么风云诡异,对于坚定走国际路线的家庭而言,关注局势、保存实力、做好备选在任何时候都是救命的三大法宝。

保存实力,一方面要求学生要不断提升学术竞争力,把自己打造成六边形战士,增加录取筹码,避免沦为炮灰,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有抗风险的意识。

国际生学费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一棵摇钱树,依靠国际生为生的学校一旦陷入财政危机,国际学生肯定会是第一个待宰的羔羊。

此时家长要根据家庭情况量力而行,如果没有充足的学费储备,留学断供极有可能发生,今年陆陆续续传出家庭破产,孩子被迫退学或是GAP的真实故事。

未来想要在美英澳加主流留学国家就读,有一两套房的资金准备是前提,这能给足在外的孩子安全感,让他们安心求学。

这些年多国混申请成为一大主流,学生在同一申请季内同时申请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学,以提高录取几率、规避单一国家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并增加获得优质offer的机会。

多国混申请本质上就是智慧家长多方发力,不把鸡蛋押在一个篮子里,寻求多元化的路径。

担忧被外部环境意外割伤,改变目的地,多个备选会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最佳选择,这也是最近一年两来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申请异常火爆的一大重要原因。

当然在这三件法宝之外,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内核稳定,大家一起理性灵活应对,放下焦虑,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