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人的幸福生活,美好得像童话?
大家好,我是小津。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我们作为他国的吃瓜群众,与其关心美国人民是否“水深火热”,不如通过《北欧向左,美国向右》这本书,来了解一下与我们平行并存的北欧人民拥有怎样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步入21世纪后,真正高度发达的国家具备何种社会机制,以提供给人民最大限度的福利。
其实,对任何生活于现代文明国家的公民,特别是普通人而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蓝图几乎是一致的。无非就是希望活得充实、快乐。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能挣到足以维持生活的薪水,可以陪伴家人、共享时光,退休后也有经济保障,同时还能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过上和自己一样,乃至更好的生活。
也可以笼统得理解为,在育儿、教育、就业、医疗、健康和养老等层面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全方位保障。简单说,就是有国家给生活“兜底”,每个公民(不仅限于精英和权贵)都能凭借合法纳税,换取货真价实的社会福利。注意,芬兰政府为人民福祉制定的政策,并不是所谓喊喊口号画大饼,发发公文,而是强制执行,立法监督,落实到实处的。
芬兰人抱怨,是因为没在别处自食其力过,但凡有过比较,就能珍惜芬兰人才有的专属好处,他们的常态是:有爱的家庭、自如的小孩和充满关怀、人人均等的社会,这是多少国家人民想都不敢想的理想未来。
我们来看看作者都在书中写了哪些芬兰人享受到的政府福荫。可以说每一页随手一翻就羡煞旁人。芬兰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税后收入自由支配,旅行,外出就餐,休息娱乐外,每年还能存下一笔钱。他们有足够休养生息、一个月左右的年假,丰厚的病假工资和养老金等。
他们从不用为生病无钱看病担心,去医院看病和接受更多的医疗服务几乎免费,或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钱。能有多少呢,作者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他拍了核磁共振和进行门诊治疗后,只花了29欧元。由芬兰最有经验的权威神经外科医生主导做了腰椎间盘手术,外加一晚上住院费,共花了69.6欧元。病人急救费用也不会超过45美元。如果患上了大病,国家会照顾好你,基本也不花什么钱。
倘若你没有稳定工作或者突然丧偶,反而更不用担心影响医保。国家提供的全民医保计划会百分百覆盖所有的医疗支出。就像作者另一个朋友所言,在医院五个晚上,会有专业护工无微不至地照护,两次救护车、拍X光片、CT、后续回访等,全程只花费300美元。
更不用说,芬兰政府对公民生育权、教育权、养老提供的庇护了。在芬兰,每生一个孩子,夫妻双方能有近一年的带薪育儿假,岗位也绝对为其保留。从怀孕产检开始,公共医疗会负责地介入,匹配标准产检,生产设施和产后照料。若因生育产生生理创伤,医院还会安排理疗师,进行后续康复训练等。一年的育儿假休完,还允许父母中的一方继续留在家中,直到孩子三岁。这期间虽然没有工资,但会收到政府给予的津贴,不会对企业的运营成本造成影响。因此,毫无利益损失的企业便乐于给员工保留岗位,无论男女。
当孩子再大一些,可免费接受世界一流的义务教育。此外,政府设有全民平价日托服务,也就是我们这里价格不菲的托管班。而芬兰低价的托管班即使是低收入家庭也能承担,并由政府监管,保证优质均衡的师资和早教质量。
再往后,读大学竟然免费!学生们在毕业前都可以收到学生津贴。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北欧的家长不像国内的父母那样投入大量成本养育孩子,甚至到孩子成年后还要为其承担额外开销,买房成家都需要倾全力支持。因为脱离家庭的扶持,年轻人在社会和政府的资助下,有能够放心追逐梦想,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独立自主掌控人生的底气和资本。
再看养老。北欧人认为,养老理应属于一项基本社会服务,费用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开支源于税收。
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城镇会定期到访做健康检查,投递食物,清洁房屋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有很多选择,他们可以接受子女的自愿照料,但如有需要,国家会提供支援,安排健康助手上门帮助。这并不意味着北欧子女不孝顺父母,而是他们依靠国家全民医疗养老体系,从昂贵的照护负荷中解脱,利用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做有爱的互动,陪他们散步、阅读,这些都是护工无法取代的。同理,年轻父母也从沉重的育儿经济负担中解放,不用为了养活孩子拼命工作到没时间陪伴他们,而是有充裕的爱、时间和精力培养出身心健康,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本,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持久繁荣创新最有价值的资源。
作者把男女老幼弱都机会均等,受到平等恩惠的高福利制度称为“爱的北欧理念”。它打破了我们习惯性认为北欧政府豢养懒人,助长个人主义的偏见。事实上,北欧体制不是神话,它是一套健全的公共保障体系,对每个公民保有同等的关怀和尊重。他们对“人权”的解读和我们发展中国家只要吃饱饭不饿肚子的认知截然不同。
他们视受教育权、育儿权、两性产假和年假、八小时工作制、养老金和医疗为基本“人权”。正是从制度上给普通人保护,消解中产及底层个体罪耻感的福利,改变着人们的择偶观、婚姻观、育儿观及各种亲密关系。
谈恋爱不过问对方收入,是因为自己有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做后盾。父母不过度鸡娃,是因为他们没有孩子不努力就会沦为社会底层,在物质和社会身份认同上低人一等的风险。他们所处的不是捧高踩低、职业分贵贱,阶层下滑就被上层人压榨的丛林社会。
在芬兰,人与人之间摆脱了人际关系的枷锁,不再受累于外在动机,彼此以爱为驱动给予他人关心和照护。“过上现代性的生活”是整个国家普通人民的基本盘。人人都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年迈的父母不用秉承传统社会下的养儿防老理念,孩子不会因父母经济拮据被剥夺成材的可能。伴侣也不会因经济诉求过度依附对方。人们在择业时不必为了一份社保和养家糊口去做有损个人尊严的工作,不必担心因为得了癌症就全家沦为赤贫状态。
如此看来,北欧社会反而更接近于马克思所描述的后资本主义社会,呈现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趋势。它为年轻人提供食物和教育,为病人提供救助,为残疾人和老人提供固定收入,为劳动者提供足以维持生计的工资。北欧人率先抵达了我们“渴望的未来”。
倒是热衷于学习马列的中国人,常常只看到了马克思革命的一面,看不见他极深的“人本主义倾向”。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动力,在于解放人。把人从被迫劳动中解放,从事自发自愿,更具创造性的劳作。
北欧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正在践行着现代人类文明生活的样本。让生活在其中的公民去思考“政府究竟为什么存在”“政府的职责是什么”。
他们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即得到的所有福利,不是政府赐予我的礼物,我也不是依赖靠政府施舍的奴隶。福利是我之前缴纳的税款已成为社会共同资金的一部分,用以预先支付了尊享服务的费用。
北欧向左,不是朝向苏联模式的集权社会主义,不是僵化死板,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的计划经济;也不是其对立面,全靠自由市场翻云覆雨、弱肉强食、胜者通吃的美利坚,而是坚持自由市场,鼓励个体自由,但当市场规则偏离公平公正时,又有明智的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校准方向,在试错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竭力保证收支平衡,确保基建一流,机构透明,司法体系为公共服务,腐败降低到最低水平,人才在社会各行各业各尽其用,贸易畅通,管制合理,实打实地安排和提供社会服务。
如果说北欧人民往往意识不到他们拥有的权利有多好,那很多国家的人似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待遇有多糟。
相应的,作者在书中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与芬兰进行了比较。她怀疑“平等、自由、民主”的美国是真实存在的吗?自由市场主导的美国将所有问题都留给了家庭和个体自行消化。每个家庭内部都受到了不确定环境的冲击和侵蚀,对缺少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家庭,负担日益加重,他们无力抚养子女,更别提赡养老人,缔造美好生活了。
底层被牢牢钉死在所处的位置,苦苦挣扎,昂贵的教育、医疗成本都是挑战。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供养孩子上学费越来越贵的大学是非常不划算的投资。
作者发现,在美国,决定孩子命运的不是天资和勤奋,是父母的野心、能力、自身教育水平和财富状况。富裕阶层能给自己的孩子买到一切:书籍、私教、私立学校、兴趣爱好、医生,文化资本和社会人脉关系。
假如一个人从事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薪职业”,但生活方式却极其奢侈,通常是因为背后都有家里给钱在支撑他们。当一个人不靠自我成就而要靠继承财富的话,这恰恰站在了曾经令全世界为之振奋、鼓舞的美国梦的对立面。
显然,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难以撼动、不断量级积累的财富、权力、资源和特权,一边则是贫困、流离失所和厄运缠身。是后者不够努力吗?是否他们所生存的社会堵塞了上升的通道,从他们呱呱落地起就从未享受社会、政府所给予的平等、公正长大成人的综合条件。最终,社会反而将他们的诸多失意、失败解读为个人能力的不足。
一提到就医成本,作者认为美国的医疗体系就像在劫掠自己的人民。没有医保的人的特点:年轻、自由职业、无业、打零工或在不提供医保社保的小微企业里打工……很大一部分美国人“退休后返贫”已成为最普遍的担忧之一。90%的受访美国女性认为自己在经济上没有安全感,其中46%的人担心自己最后会流落街头,无家可归。
书中写道,“有些人只是做了错误的选择,就没了从头再来的可能性。他们生病、失业或者离婚,或是在错误时间节点上怀了孩子。会发现自己要么付不起医药费,要么还不上房贷,要么同时打三份工却仍因收入过低而资本抵债,要么把孩子送去很烂的学校,要么付不起日托费用。”
资料显示,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群收入得到大幅增长,剩下的大多数美国人收入几乎原地踏步,有些人工资还缩水了。普通民众在对政策的不信任和对政府的抵抗中流离失所、破罐破摔、尊严尽失。
然而,这本书真正让读者感到惊心的是,作者所批判和诟病的美国乱象竟然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有些处境更像是严丝合缝的镜像画面。包括但不限于巨大的贫富差距,教育内卷,两性不平等,工作高税收,社会福利匮乏等等。
就像育儿教育,上面总是三令五申推广素质教育,不许补课,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可根本无法解决背地里继续卷。根源在于此地就不是一个平等互助,让每个阶层的人都能活得快乐,有尊严的地方。不卷就会向下掉落,被人践踏,沦为无权叫苦叫累,任人宰割的牛马。不能抱怨的牛马,还要在宏大叙事里高唱赞歌,对着镜头说:“我做什么工作都特别幸福。”
三年大yi,最富有的人群收入很快回弹,其他多数百姓生活则看不到什么好转的迹象。就像最近年轻人万人骑行,我觉得不过是群体性憋闷的爆发,是对自身命运丧失掌控感的迷茫。若将个体的焦虑、抱怨和精神抑郁归为个人原因,明显是在为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缺陷开脱。
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精英,还有家族资源连坐的“体二代”“资二代”,剩者都与体面生活绝缘。年轻的学生们能不知道毕业工作很难,知道寒窗十载像是一场落空的赌注,知道考研、考公上岸的几率渺茫吗?他们要和塔尖的人竞争,还要在塞满关系户的赛道里做无望奋斗。
当宏大叙事仍在宣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时,现实中人人通过勤奋就能决定自己未来的信念和社会氛围早就消失了。
优绩主义盛行助长着上位者的傲慢,“灵░活就业”等新型职业门类划分处处彰显体制向上管理的狡猾。却罔顾不断叠加在个体身上沉重的负赘,劳苦大众除了默默忍受,受困于残酷现实,看不到什么逆转的途径。
书中写,在美国很多中年人一面要养活小孩已经很吃力了,还要兼顾年迈的父母。私人养老院不是人人都能住得起的。质优价廉的公共老年服务近乎奢望。“有钱的治病,没钱的认命”。
那我们再看一组国内数据,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平均退休金是6000元左右,私企平均退休金是3000元左右。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领取人均仅有200元左右。
刘瑜在比较政治学中提到没有完美的制度,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以北欧的制度优越来反证我们有多苦不堪言。毕竟,仅有五百多万人口的芬兰和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无论是经济基础、人口基数、资源储备,还是人均素养、全民认知、文明程度、发展阶段,都不是可以拿来比较的水准。但不妨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芬兰人的生活,看到一种想象中的未来可能性。
当然,芬兰体制无疑是不可复制的。
首先,芬兰政府能够包揽一切,提供资金帮助的源头在于每个公民都有足够高额纳税标准的工作和薪酬。反过来,并不是芬兰的富裕阶层如此无私,愿意拿出钱资助其他人。而是越有钱,越觉得每月提取出一部分钱,换取政府一系列高质量且牢靠,还相对免费的公共服务,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明智的政策恰好利用了人的自利,实现了人与人间的互助合作。
其次,芬兰人因人均受过高等教育,认知和眼界以及社会责任心要强于发展中国家。因此,财富的边际递减效应间接促成优先富裕的人群愿意让渡部分资源和机会,以服务社会。而享受到福利照护的人,也因精神上的富足,有明确的个人趣向和目标,很少坐享其成,挥霍浪费,而是以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创造性的劳作中,形成社会生产领域的良性循环。
以上种种,在我们这里都不具备。我们的人民很多还在贫困线上下徘徊,连能缴纳税款作为国家公共资金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够不上。退一万步假设说,就算人人高额纳税集资构建了公共资金库,也不够十四亿人口平均分配。最后勉强得到的一些福利,大抵还收不回自己预知缴纳费用的本钱。更遑论让已站在财富顶端的高净值人群以回馈社会之心,照拂他人了。
另一方面,我们历经漫长落后的农耕社会,十四亿的人口素质参差不齐,重男轻女,趋利避害,唯利是图的糟粕观念和道德失守、良知泯灭的劣根性仍刻在不少人的骨血里,倘若人人都有机会不劳而获,或许未能看到政府乐见的各司其职、繁荣向上,而是更加偏离正轨的资源争夺,反智倒退。
话说回来,国家发展固然受制于自身群众基础和社会文化。可我仍认为,既然中国人口众多,实现像芬兰一样相对平等分配不太现实,那为何我们的上位者们依然堂而皇之的尽享阶级和身份红利?
不知道大家有看最新一期十三邀吗?月费两万的高级养老院像另一个版本的阿拉亚黄金社区,美好得不像话,贵得的不像话,可有钱人仍排着队入住。反观烟火人家,平凡巷陌,广袤乡野,有几家几户能不为养老发愁,不为看病发愁,不为五斗米折腰?
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也许是最热衷考公的,位高权重者是最擅长伪装的,民族主义者们深陷主义和立场之争,却唯独看不见众生,看不见作为个体而活着的“人”。
当我们多数人还在自由市场中卷生卷死、水深火热时,有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们高举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帜率先过上了北欧生活。试想,抛开体制内的隐形福利,还会有多少人真心实意地对考公趋之若鹜?吸引人们争先上岸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体面生活、高人一等的优越和旱涝保收的安稳?
读完这本书,我是伤心又怅然,悲观又乐观。不管多么宏观崇高的大国梦想,我们始终要从个人出发,最后回到个人身上。抓住人的逻辑,才能抓住理解世界的钥匙。
劳工应该受到保护,疾病需有平等的治疗机会,孩子必须接受教育,高品质生活应该人人共享,社会理应为弱者兜底,而这些都和经济活力、政治自由度和稳定性息息相关。
掩卷沉思,我仍愿意葆有期待,在我们国家,会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可以感受到爱、平等、自由和尊严。那么,你呢?一起先来共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