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向香港的中产父母:这日子不是人过的
香港现在缺人,政府抢人才,学校抢学生。
这三四年间,香港中小学生减少了足足6多万人,不少学校陷入停办或缩班的窘境,曾经一位难求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有议员预测称,明年起香港中学会逐步进入寒冬期,如果不出台新政策,10年后中学数量可能会减少近百所,一场“杀校潮”蓄势待发!
也有一些朋友,通过去香港读书进修带孩子去香港读书。
总之,这几年大家不是奔向香港,就是在奔赴香港的路上。
今天分享几个为了孩子去香港的中产妈妈的故事,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01
十几年前赴港产子,
每个陪读妈妈都是小超人!
“ 看到现在给孩子办个香港身份那么艰难,我感觉自己好幸运,正好踩中了政策风口。” 一头利落短发的C妈笑着说。
C妈是国内名校毕业,做事雷厉风行,妥妥女强人,曾经在某咨询公司带团队风光无限。
2009年赴港产子的政策热火朝天,因为丈夫经常在北京和香港两地来回奔波,对香港医疗了解颇多,于是C妈干脆跟风去香港生下了女儿。
私立医院生下女儿后,丈夫担心C妈吃不惯、待不住,疏于照顾,夫妻俩直接回了北京。
直到女儿快要上学时,C妈开始纠结了:是让孩子直接去香港读,还是就在北京上,课外再衔接个英语兴趣班?
为了让女儿享受到更为国际化的教育环境,C妈最终选择了前者。
那时的她自信满满,心想搞定难缠的甲方、带二十多人的团队都不成问题,陪读绝对小儿科。
有次聚餐,问起她的陪读真实感受,她欲哭无泪:
“最开始那段时间,陪读简直比做职业女强人难多了,从人才市场过渡到菜市场,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升学规划、累苦孤独全靠一个人含泪忍着,陪读妈秒变小超人......”
初到香港,看重学区房的C妈把房租在了九龙塘附近,在40多平米的狭窄房子里,光是让女儿上幼儿园就已心力交瘁。
要不是为人母的责任感以及考虑到孩子的教育氛围,C妈早就回北京过舒坦日子了。
当时每天早起做完早餐,送孩子到校后,C妈在回来的路上打卡繁体字,只是为了方便教女儿作业。
日常能唠上几句的只有几个线上内地朋友,后来C妈逼自己英语和粤语轮番上阵学。
一个是方便融入当地的圈子,一个是未雨绸缪,因为国际学校有家长面试环节,英语好是关键一环。
孩子快上一年级时,C妈才得知要提前几个月搜索信息和准备材料,等到毫无经验的她整理齐全递交时,很多心仪学校都给了她闭门羹,原来申请早就截止了!
眼见孩子无学可上,C妈放下面子,拿着孩子简历四处敲门,但均以失败收场,那一刻她自责到想抽自己几巴掌。
后来从刚认识的港妈口中才得知,先找学校过渡,然后再慢慢转学到目标校,很多人都这样做,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信息有多闭塞。
正因为吃了很多亏,吸取血泪教训的C妈发挥自己沟通和钻研能力,提前学习规划路径,女儿之后的升学再未出现过差错,课外班、兴趣培养都被C妈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自己还考了个雅思7.5分,前公司联系她,让她在香港兼职开拓业务,陪娃和赚钱两不误。
前段时间,C妈给我发消息说,自己被香港教育大学录取了,我很诧异:孩子都有身份了,为什么快50岁了还要去读书?
“ 可能是这么多年陪读生活折腾惯了,女儿已经高中,成绩班级前几,未来她想学医,因为是港宝,升学时香港三大备选,英国G5做冲刺,我现在闲来无事,工作也不太忙,就当顺带提升下自己,等到女儿上了大学,我还是希望重回职场......”
02
冲动插班到香港,
“ 逃难公主” 的失控生活
M妈是我们国际群的VIP成员。
作为受养人,她跟随办了优才的老公来到了香港,在所有群友看来,其实M妈根本没必要去香港。
后来我们群里聊天时,她也说:
“ 初到香港就是找罪受,在深圳有学区房,家有保姆,外面有闺蜜,孩子成绩也非常好,每天葛优躺是我最经典的状态。
我老公说,在香港时,我就是逃难的公主,挤在60平米的屋里吃着死贵的外卖,还要监督孩子作业,为了孩子,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强大.....”
刚搬到香港的时候,M妈每天的活动就是三点一线,送娃上学,超市买菜,呆在房间。
这样度日如年的日子,M妈一待就快一年,前几个月,她还每隔几周就跑回深圳看心理医生。
在那段黑暗的时间,她只有一个坚定信念:等到孩子申请上香港八大就能解脱了!
在正式决定去香港生活前,M妈对香港教育研究了一个遍:学校分类、怎么叩门、如何面试…,最后顺利让孩子靠着内地好成绩插班进了香港Band1中学。
但好景不长,进校后第一次英语考试,孩子成绩没及格,在班级内垫底。
孩子备受打击,M妈也十分自责:是不是我们连累孩子了?插班这条路咱走错了吗?
M妈之前听说有些海淀学霸来到香港后,对学习形式和难度水土不服,成绩直线下滑,选择躺平的人不在少数,M妈害怕自家娃也走上这条路。
但内疚归内疚,M妈发现孩子并没有气馁,而是主动跟妈妈分析为什么会不及格?
“语言是几乎所有内地孩子到港后的第一大拦路虎,我儿子英语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但内地的好在香港的标准中并不一定好。
内地英语注重理论,语法怎么用、固定搭配是常考点,但香港看重实操,更像是学母语。除了英语,粤语授课更是大多数。没怎么学过粤语的儿子自然听不懂课。”
找到主要矛盾后,M妈每天监督孩子预习课本,提前扫除不会的英语单词或是繁体字。
香港学校对内地孩子也十分体贴,知道内地孩子转来会遇到很多问题,会提前安排一个三语讲得都不错的同桌,遇到任何事情随时交流。
课外老师还会抽时间给内地孩子开小灶,免费补习英语和粤语,直到孩子能适应课堂的难度。
M妈后来又专门找了个大学生给孩子做家教,每天陪着孩子听写、练习语言,一个小时200左右,比内地辅导机构便宜多了。
三管齐下,第二次考试,孩子成绩上升到了79分,虽然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看着孩子转学到直资学校后,跟本地孩子一起玩耍,M妈相信儿子一定能做到!
儿子粤语有家教、老师和同桌教,M妈也找到了专为内地爸妈开设的免费粤语学习的组织。
“ 粤语,我也不一定必须要学会,主要是在这里,大家一起分享资讯,抱团取暖,或许这就是该组织存在的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