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快乐教育长大 我在美国大学快撑不下去了
能进到我现在这个档次的学校的,都不算是普通人。
别误会,我没在夸学校,也没在自卖自夸,只是到了美国两年之后的一点真实想法。
即使到了大二,身边其他留学生们内驱力和天赋,也还在随时随地给我小小的中国式震撼。而对于美国同学们,只要多了解一点,也发现不乏被家长“好好调教”过出来的痕迹。他们兴趣爱好样样精通,聪明又自律。而我,似乎就是他们的对立面。
自然而然,我开始对自己偏“佛系”长大的方式产生了怀疑——这难道就是我和所谓的“社会精英”之间,最大的鸿沟?
躺平长大的我很快乐
我大概有着,大部分人都羡慕的童年。
虽然父母看着同龄琴棋书画信手拈来的满级小孩们也会羡慕,早早把幼儿园的我送去学了钢琴英语,但是在我持续不断的摆烂、以不变应万变之下,最终都不了了之。
现在要再回忆起小时候学琴的场面,只记得趁父母在房间外面,右手随便跟着节拍器敲几个音,左手在键盘下面藏着小人书看。
学英语也是,什么国际音标,语法规则,敢教我我就敢睡觉。
几千块一节的外教课,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了,而我每天就和外教胡扯,单词也不好好背。那段时间对以后的留学生活最大的帮助,大概只有培养出了不怎么怕外国人的胆量。
至于成绩,看着现在大家小学一二年级就把补习班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我因为六年级数学实在太烂,才开始找了个大学生家教。
小学数学够简单了吧?在那时,也是几乎人人都能拿到满分左右的程度,而我平时考试就长期在不及格边缘徘徊。
尽管有时父母也会diss“以后买菜都算不清楚”,但靠着文科顶着,成绩还过得去,他们也不追究,花下去的钱就当流出去的水;只不过我感觉那时的水,都进了我的脑子里。
于是我就这样乐呵呵长大,做什么父母都会支持,想放弃的代价也没那么大。到了最后,感觉好像什么都会一点;但要我当众才艺表演,没有一样拿得出手。
第一次感觉到因为“放养”带来的力不从心,是在申请季填活动列表的时候。回想起小时候搞的这么多东西,我自信满满地以为填满一张丰富的活动列表绝对没有问题。
结果,到了要介绍自己具体做了什么的时候,才发现:才艺半途而废;活动有名无实;成绩中不溜秋。
因为“佛系”,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是抱着“尽力就好”,“享受过程”的心态,我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亮眼的成就。虽然得过且过也快乐,但看着怎么也不像是会被藤校录取的样子。
当然,藤校也确实没看得上我,但是top30还是有一所不错的大学收留了笨人,于是愉快地准备地准备进了大学,以为能一直这样摆下去。
来美国大学之后,
发现大家都是“双面人”?
到了美国大学以后,发现相比起高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高中里每个人的水平大家基本都了解。而大学,我再也不能用“这样混混其实也算中上游”的借口来糊弄自己。
高中里,社交圈子一共就那么大,谁是勤奋努力型选手、靠天赋的大佬,谁是学渣学灰,还有谁虽然水平不咋地,但是有个靠谱爹妈的,大家基本上心理都有个数,比阶级还清晰。
因此,只要不算太差,在佛系人心里,都算是不错了。
而到了大学,一个学校那么多人,个个卧虎藏龙,不深交还真看不出来。
朋友圈整天发吃吃吃和OOTD的辣妹,同时是大二就斩获四大实习、玩转C++,Java,Python等各种编程语言,各种乐器也都是能拿出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水平;
上课后排坐没坐相还老爱和教授抬杠的美国老哥,已经在各种start-ups里当CEO assistant,高中时各种Varsity Swim and Dive track and field技能点拉满,仿佛已经能想象对方的名字十几年后出现在福布斯榜上的样子;
连同寝室咋咋呼呼对着韩团冒星星眼的白女,也是学校里最难拿的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早早修完了double major的学分的她,在sorority里凭借圆滑处事能力混得风生水起。
想想也是,毕竟学校好歹也是top30,就算有“钞能力”进来的,也不会是多数。大部分和自己同龄的人,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超级人类。
而只有我,是个真实的朋友圈发吃吃喝喝,实际满脑子也是吃吃喝喝的快乐废物。如果这是一局狼人杀,我就是一直在那坐着的阳光开朗大男孩,就是一个过客,人生没一丝波折。
佛系人,
普普通通被虐哭的日常罢了
最让佛系人感受到世界的参差的,还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同样和大家一起自习,自律的,可以手机开着番茄钟几个小时不去看;
而我以为在和我一起摸鱼看剧的,图书馆一下午过去,人家放着日漫听着歌照样肝完了DDL,而笨人只收获了一个被歌词、台词、魔性的tiktok音效塞得满满的大脑,以及为0%的作业进度。
不会的东西可以学,但是因为从小放养长大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扭转过来。
于是一切仿佛都和以前颠倒过来了一样:我变成了那个每天看上去都在“卷”,因为效率低天天熬夜而且还没人家睡足8小时拿到的GPA高。
而对成绩的态度,也影响了我冲刺更高的绩点。之前因为理科跷脚,我一直以为能拿到3.7以上的绩点就算不错了;到了大学之后见到了更好的人,才晓得,人家是跌下4.0就要苦恼好几天的。
等我反应过来了开始追,才发现因为之前几次考差了的积累,再怎么拼命,也拿不下那个完美的4.0了。
所有的这些小小的焦虑,都慢慢汇集起来,在我原本无忧无虑的人生中带来一丝丝阴霾。直到发现从小到大这样的佛系,让自己开始错过一次次原本可以拥有的机会,我才真正感到,以前那个安分平淡的小世界,好像崩塌了。
比如,学校乐团招人的时候,向往着能在大舞台上合奏一曲的我去面试。可是半路放弃吊儿郎当的几下敲琴键,怎么可能比得过别人刚会走路就被按在琴凳上,花下去几千几万个小时呢?
比如,从小摆到大学习的数学,还是在大学里基础的微积分课不期而遇了。当别人已经轻松拿高中苦苦学出来的AP Calc换了学分,上到更高阶的课的时候,我还得另外多花一整个学期,和这位“命中宿敌”斗争。
哪怕只要之前学得再认真一点,哪怕只要有一个习惯坚持下去了......结果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每次这种事情发生,脑中都会闪过无数鸡汤文引用的,蔡康永先生的话: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是啊,我只看到了别人拿到成就的光鲜亮丽,却不知道帘幕之后,都是实实在在的汗水和泪水砌出来的。
做一个普通却又可爱的人,
也没错?
这样的焦虑,在我多上了几节sociology之后,似乎缓解了些许。
在讲social stratification的时候,教授提到了美国的教育问题。
在美国,“快乐教育”是穷人的教育。富人小孩放学后去上昂贵的补习班,培养昂贵的爱好:打高尔夫,骑马,学各种各样的乐器。他们,有能坚持下来这些资本。
而穷人的小孩,只能放学后在街上玩儿,看电视,爱做什么做什么。疲于工作的父母,只能用“释放孩子的天性”来解释。
于是,阶级流动变得越来越难。虽然笨人就读的这个南方贵族学校里,确实有很多家境又好又聪明勤奋的人,但同样努力,却家境贫寒,缺乏资源的人,却很少很少。
连接触过为数不多的几个first gen,都说自己被学校录取时,“根本不敢想象”。毕竟,和他们同龄的很多人都纷纷吸毒、辍学、甚至早早为人父母。
所以啊,自已以什么方式被养大,有时并不是我们能掌控的。
但是,说这一切并不是给自己的摆烂和半途而废找借口。寒门逆袭的美国大学学子也不在少数,比如父母都是文盲,出身农村,最后却能站上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何江,《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万斯等等。
而和他们比起来,我所得到的资源和支持,已经足够让我成为比现在好千百倍的模样。
那为什么我最终没有变成那个样子呢?
也许当初父母逼我逼得狠一点,我确实会更优秀,也可以自由地在大舞台上合奏钢琴,数学更是能妥妥秒杀。
但是,因为父母只希望我简简单单平平安安过好日子,我才有了很多人都没享受到的幸福童年。在那时,我的各种尝试都是被好好儿地鼓励和珍惜的,我可以一败涂地,也可以蠢蠢欲动再次站起来。
我很难和“鸡娃”的父母产生共情;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但也知道我们追求的,可能并不一样。
但是至少,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既然有所热爱,就要努力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