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这丑,根本遮不住
小舞评论分析文章:中共网信办最新“清朗”专项行动要求部分网站“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明面上的出发点是“整治网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乱象,塑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和育人生态”,但在我看来,冠冕堂皇的似是而非理由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基于维护习近平的领袖形象和权威出发,是给量身定制的面子维护工程。
诚如X账号“大声”所言,“很多黑话和隐晦表达,恰恰是因为网络审查产生的,新的更多的网络审查,只能是产生新的更多的黑话。”确实,充斥于中国大陆互联网上的黑话和隐晦表达,归根结底的原因恰恰在于网络审查本身。
大概是3年之前,官方微博账号“央视网青”年发布了一条微博,批评对“伞兵”的污名,称近来“伞兵”(谐音“傻逼”,且首字母都是“SB”)竟然成了不少人上网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呼吁公众不要污名化伞兵这个“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随后,央视军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相继下场,宣称“伞兵是精锐中的精锐,不容污名化”。你猜结果怎么样?最后,包括百度贴吧在内的很多网络平台,为响应官媒呼吁,纷纷将“傻逼”一次从屏蔽审查词库中删除,将“傻逼”还给了网友,被网页视为“官民双方进行的一次战俘交换行动”,是“用梗取得的一个胜利”。
在中国,谁是网络黑话和隐晦表达的最大受害者?谁是歪曲音、形、义汉字的头号恶搞对象?毫无疑问,当然是中共党魁习近平。如若不然,中共网信办也不会下大力气专门发起一次专项行动,毕竟,被冠以“领袖”之名的习近平在民间隐晦表达之下,已经近乎邻家大妈的傻儿子,领袖权威早就被抵消的差不多了。
官方和民间叙事呈现两极化的状态下,仅仅靠平台压制自然对维护习近平领袖形象起不到多大作用,但至少可以给领袖一个交代,算是努力过了,领导怪罪也有话说,至于成效可能就没人在意了。
说起中国大陆网络上关于习近平的“歪曲音、形、义”那可是数不胜数,比如“习禁评”,意思是指大部分网络平台在提及习近平,或与之相关的内容,都会遭到禁评或开启“精选评论”,于是习近平被网友称为“习禁评”;再比如“细颈瓶”,源于2019年知乎上的一个问题“如何彻底清洗细颈瓶?”因为“涉及敏感内容”遭到平台删除,对此网友纷纷猜测是“细颈瓶”谐音接近习近平所致;还有,“习尽贫”暗讽习近平亲自发动的贫困人口清零计划。
当然,在我看来,网民发明的诅咒习近平的反审查用语中最具水平的还得说是“祈翠”,疫情伊始,有不少网民对于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领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强烈不满,又苦于受到社交平台上严厉的言论审查,一位微博网友创造性的在微博评论区发出“翠”这个字,其含义立刻被网友拆解为“习习卒”,意为“习×2卒”(“二”在某些方言中有贬义,指人做事莽撞,头脑简单)或“习卒两次”,也有网民调侃“习卒习”发音类似“习主席”。由于“卒”在古汉语中有死亡之意,因此该字其实是网民对习近平公开的死亡诅咒,并颇有创造性的绕过了网络审查。
即便汉字拆分而成死亡诅咒的“翠”字最终在中国大陆网络平台上遭到了全面封杀,但却由此打开了涉习近平的敏感词魔盒,据一份被泄露的小红书审查知识库文件显示,新冠疫情初期仅两个多月时间(2020.2.21—2020.5.6)涉习近平的新增敏感词就高达564个。其中,“祈翠”、“习卒”、“习二卒”、“习卒习”、“每日祈翠”等违禁词均列于其中。
其实,在一个遍地都是敏感词的网络环境里,即便是使用相当模糊的代指也会在网民中间很快形成某种心有灵犀的共识,例如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不幸遇刺身亡,有网民转发歌曲《可惜不是你》来表达对遇刺者不是习近平的惋惜,网络上再掀起了一股祈翠风潮,没有人直接说出习近平的名字,但人人都知道诅咒的对象是谁。
在国内社交平台的评论区,甚至“一头猪跑上了屋顶”的画面下都能迅速聚集起许多针对习近平的隐晦表达,诸如“陕北老乡”、“这不是他么”、“原来是他”不一而足。
以我本人为例,在国内给网络平台写文章的时候,面对乌鲁木齐大火、贵阳转运大巴、齐齐哈尔体育场坍塌这些社会悲剧,无法直接将悲剧的原因归结于习近平和中共的独裁统治,只能隐晦的表达“中国社会的悲剧苦难和灾难都不是个例”,言下之意就是任何灾难和悲剧“都是制度性导致”。就算已经如此克制,平台编辑跟我说的最多的话还是“看得我都害怕”,“能把不影响阅读的隐晦表达删掉吗”。
我相信,网信办整治网络隐晦表达这一给习近平量身定制的面子维护工程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原因只有一个,网络审查永远是一个滞后的堵塞行为,审查加码直接导致的后果势必是网友更具创造力的表达,只会给刁组长徒增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