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广州这个区 是所有老广的白月光
或许,对于广州这个古老的城市来说,厚重的历史事件多如牛毛,海珠区实在不值一提。但是单拎海珠区出来看,它的纵深度足以傲视群雄,甚至曾带领全国向前。
都说“西关(荔湾区)小姐,东山(越秀区)少爷”,广州的三个老城区里,唯独它——海珠区,略显低调。作为中心城区,也是广州唯一被珠江环绕的“岛区”,海珠身上的光环实在太少。
论经济,有“广州心脏”和CBD所在的天河;论古老,有越秀和荔湾两位“老前辈”在前;论发展,南沙的势头更猛。
海珠不显眼,可笔者偏觉得,海珠可能是广州城区里最舒服、最接近普通人的一个区:绿荫、珠江、老居民楼、湿地公园、成群候鸟、袅袅烟火下的美食,它是广州最舒适的城市腰线,也早早地成为广州人心中的“白月光”。
01
海珠,是座岛啊
在珠江上崛起的一座座跨江大桥,模糊了江的隔阂,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海珠,根本就是一座完整的江岛。
只要摊开地图,你就会发现海珠区四面皆被珠江包围,恰似一枚横卧在珠江之上的海贝。它也因古代广州珠江中的海珠石而得名“海珠”。《粤中见闻》有载:“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广袤数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飞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海珠区,取“海上明珠”的美好之意,但在一开局,它还颇有几分失意。
比起“海珠”,老广对这片土地更熟悉的称呼是“河南”。旧时以珠江为界,广州被大致划分为“河北”“河南”(另一说是因杨孚从河南带雪回来而得名)。所谓“河北”,就是指珠江以北,越秀、荔湾一带人丁旺盛、财源不绝的区域;而“河南”,就泛指珠江以南的海珠区。
当其时,海珠尚未被开发,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对于老一辈广州人来说就是郊区,出行不便,还得依赖船只,甚至出现了“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套房”的说法。既然是江岛,海珠的破局,还得靠一座桥。
没错,这便是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海珠桥于1933年便建成通车,横跨海珠和越秀,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开合桥,光是用于桥身的马丁钢就用了1700吨。历经数次战火,它仍屹立在原址之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珠江两岸的居民通行都得靠它。
20世纪中叶,巴金旅居广州,连接“河南”“河北”的海珠桥就成了他的必经之路,“每天至少走过海珠桥两次”。他在散文中写道:“从前没有桥的时候,人就靠着篷船和电船往来两岸。如今却有一座大桥把这两个不同的世界连接起来了。这就是新建成的海珠桥。”“我在中国都市里见过的铁桥,这算是最大的一座了。”
这座当时“最大的铁桥”不仅把两岸人们的生活连接起来,还把海珠的工业搞起来了。因着水利之便,“河南”这个“老郊区”很适合用来发展工业,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一条全长不到6公里的工业大道在海珠的西南面建成。
当其时,很多“广东第一”“华南第一”甚至“全国第一”的工厂都汇聚在这条不算长的街道上,比如广州航海仪器厂,其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广州造船厂,建造出华南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广州造纸厂,其生产的新闻纸曾一度占国内新闻纸市场份额的10%以上……除此之外,老广们熟悉的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五羊牌自行车、双鱼牌乒乓球都出自这条工业大道,无数的工人每天通过海珠桥往返“河北”“河南”。1988年,海珠桥上的自行车潮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时光荏苒,海珠早已不是过去的“老河南”。除了海珠桥,越建越多的桥梁,诸如解放桥、人民桥、江湾桥、海印桥、广州大桥、猎德大桥、鹤洞大桥、洛溪大桥等,早已“架接”起海珠人走向远方的生活,海珠区也凭借18座跨江大桥成了广州市跨江桥梁最多的区域。
昔日的郊区,早已化身为交通最为便利的中心城区之一。
02
低调的海珠,早已走在时代前头
或许,对于广州这个古老的城市来说,厚重的历史事件多如牛毛,海珠区实在不值一提。但是单拎海珠区出来看,它的纵深度足以傲视群雄,甚至曾带领全国向前。
海珠,你属实有点深藏不露了。
约莫在6000年前,广州的一部分还是大海。如今在海珠的石榴岗路附近,还有一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海水慢慢从这里退出,这里就成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深入陆地的古海岸。海珠区的大片陆地是从海里长出来的,海水退去后,留下一条条河涌,其中一条便是今天早已成了暗渠、在地图上消失的漱珠涌。
要是给漱珠涌“画重点”,那么重点就是:这个位于海珠西端、曾与珠江相连的地方,正是清朝中后期中国巨富们的聚居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道“一口通商”的谕旨颁布,广州十三行便成了接下来的85年里中西方文明的唯一交流中心。十三行的商人富可敌国,其中两位商人潘振承、伍秉鉴便选择在与十三行仅一江之隔的漱珠涌(今海珠区南华西街一带)定居。这两位可不是普通商人,伍秉鉴更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有这两位富豪带头,漱珠涌逐渐成了十三行商人的聚居地,热闹非凡。至今有歌谣唱:“郎从桥外打鱼虾,妾出桥头去采茶。来往不离桥上下,漱珠桥畔是侬家。”除此之外,漱珠涌的人潮中还有被允许观光的洋人,这一抹景致也成了西方世界最早流传的海珠印象。
好巧不巧,几乎在同一时间,命运同样眷顾了海珠的东端——黄埔古港。
当时远渡重洋的商船不被允许进入广州城内,它们必须停泊在城外的一处锚地。卸下的货物则通过内河水路被运至十三行,再由广州输送到全国。这处被老天看中的锚地,正是黄埔古港。
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至道光十七年(1758—1837年)这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约63.8艘。陶瓷、茶叶、丝绸、琉璃、洋表、葡萄酒等各色货物在此流转。美国人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赞叹道:“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公司船队集结在黄埔的那种景象更好看的了。各船的进口货已起卸完毕,每艘船排成优美的行列,等待装运茶叶……船上各物整洁,秩序井然,显示出纪律和力量。”
如今,在黄埔古港不远处的琶洲,崛起了一座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也称“广交会展馆”),里面汇聚各国商品,不知这算不算历史在海珠的东端完成了一个循环。
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海珠抓紧每个时机,走在时代的前列:从具有“海上丝绸之路航标”之称的“广州三塔”之中的琶洲塔、赤岗塔,到足以载入历史课本的漱珠涌、黄埔古港,再到近代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工业大道……
哪怕到了今天,海珠依旧没有躺在功绩簿上喋喋不休地叨念过去的成就,而是不声不响地再次站到了时代的前头。比起广州其他区,海珠区实在低调。2023年,作为老城区的海珠竟也能做到GDP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你就知道,比起取得实际的成绩,出不出名对于海珠区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03
生活在海珠,真的好舒服
作为一线城市的区,海珠的“不红”多少带点庆幸。它有自己搞钱的区域,也有大城市该有的高楼大厦,却一点儿也不妨碍海珠人享受生活。海珠特有的这套“生活哲学”,别的区还真学不来。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以工业起家的海珠,竟是广州老城区中唯一集江、涌、湖、林、园为一体的生态区。这并不奇怪,位于海珠区东南面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约1100公顷的面积成为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在城市中心建湿地公园本就奢侈,而海珠湿地更是奢侈中的奢侈。
要知道,海珠区的面积不过90.4平方千米,而海珠湿地直接占了约12%,这比例在老城区中算得上相当惊人。海珠湿地这个由湖泊、河流、沼泽、果园与河涌水网融为一体的三角洲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不仅是候鸟、鱼类的家,还保留了最为古老的岭南基塘农业文化。
海珠湿地果园独特的果基农业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其果园内种植的荔枝、龙眼、杨桃等果树可考的历史超过100年,是岭南水果的重要原产地和基因库。
有了海珠湿地这个调节器,空气自然不会差。在海珠,还有十几个公园,比如庄头公园、晓港公园、海印公园、洲头咀公园,海珠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不少宝藏街区更是绿树成荫,生活气息十足,比如鹭江、江南西、同福路等。
鹭江的上渡路、下渡路直达珠江,绿树成荫,街道两旁的小吃店、零食店、茶楼、超市林立。在这里,早上很容易遇到穿着背心、提溜着鸟笼的广州老伯出门散步;晚上的珠江边更是聚集着遛狗的居民。晚风拂过,珠江对岸的CBD灯火通明,触手可及的烟火气瞬间抚平了“社畜”的疲惫。
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同福路和江南西。比起北京路和上下九,见证海珠历史开端的同福路就不那么为人熟知。它有海珠区现存最完整的骑楼群之一,骑楼中的钟表店、钥匙店、理发店、凉茶铺仿佛在诉说过去的光阴;而江南西则是吃货们的美食商圈,用牛杂、肠粉、糖水和各国料理撑起海珠美食的半边天。总体来说,海珠是一个非常适合逛吃逛喝的区。
作为老城区,海珠十分接地气,物价低廉。在海珠最大的市场沙园市场,海鲜、肉类、蔬菜、水果、药材一应俱全,还有5元一只的鲍鱼、16元2斤的花甲;在海珠的不少烧腊店,18点过后还有八折优惠活动,20元已经可以买到半只手撕鸡;在一些普通老街区,甚至还能吃到5元的鱼蛋粉、3元的拉肠和10元的干炒牛河,物价堪比三四线城市,对于打工人来说,这可谓是令人热泪盈眶的存在了。
作为被珠江包围的岛区,海珠搞起浪漫来也十分得心应手。在广州塔下牵手、在珠江边散步对于情侣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在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坐在珠江边,吹着微风,喝点小酒,感情就在不经意间酝酿;要是想搞点新意思,还可以去太古仓码头,在霓虹灯下漫步。
海珠确实“不红”,但它早在绿荫、湿地、珠江、骑楼、美食中寻得自己的位置,没有半分委屈。如此看来,这样的“不红”更让海珠成为独特的腰线,是另一种世间难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