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陷入泥沼,习近平却专注于另外一件事
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中国领导人仍专注于经济安全,未顾及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希望将中国打造成一个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世界的制造业巨头。他对这一愿景的追求正日益拖累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而且更加不平衡,出口和对工厂的大量投资给经济带来支撑,而经济的其他大部分领域却萎靡不振。消费者正在控制支出,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外国投资者纷纷撤资,而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
这次会议是五年举行一次的三中全会。过去,三中全会曾带来轰动全球的重大经济改革,比如1978年的三中全会,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将中国推上了经济自由化的道路,为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增长铺平了道路。
然而今年,习近平似乎更专注于采取措施使中国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减少中国在半导体和其他必需品方面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并在他认为对未来至关重要的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清洁能源、电动汽车和先进计算。
为此,也为了支撑经济增长,习近平一直在向中国的工厂投入大量资金。迄今为止的结果充其量只能说是喜忧参半,目前国内经济增长疲软,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7%,低于第一季度的5.3%,海外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大量低价中国商品引发了人们对新一轮“中国冲击”的担忧,即重演21世纪头10年初中国廉价竞争吞噬美国和其他地区产业和就业机会的一幕。
经济学家们说,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预计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甚至可能会使中国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更加恶化,从而造成额外的损害。
尽管如此,预计此次三中全会仍会给习近平的愿景打上中国政府的政治印记,而不会理会西方国家的呼吁,即将重点放在由更多中国消费带动的更平衡的增长上。经济学家表示,在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其他产品出口激增引发美国、欧盟和其他地区的反击之后,如果政府未能鼓励中国增加对全球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将导致更多的贸易争端。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教授、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中国部负责人的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下滑。他称,中国迫切需要更多刺激措施来提振消费,并进行更广泛的经济改革以重振私营部门信心。
中共全会
过去的中共全会,包括1993年和2003年的全会,以及1978年的改革开放,都推出了有利于市场的改革,这些改革经常被夸赞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2013年,高层官员表示,市场力量应该在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放宽了中国实施了数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
经济学家确实预计,今年中国政府将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部分问题。他们表示,中国政府可能会对税收制度进行调整,以帮助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稳固财政状况,或者可能会设法恢复中国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一些人希望中国政府能更进一步,改革消费税,为地方政府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使其能够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地方支出。另一些人则表示,中国的户籍制度需要改革,以确保劳动者可以搬到有工作的地方,而不必担心住房或子女教育问题。
中国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将于7月下旬召开会议,可能会考虑采取一系列短期刺激措施,以确保中国实现今年5%的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