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对欧盟出口大减 经济痛苦仍未结束

信传媒 2023-12-07 19:24+-

中国11月份出口微增,为6个月来首见增长,令人意外,但是去年11月受防疫封锁影响,基期偏低,其实出口数据仍然疲弱,不足以摆脱贸易低迷态势,意味说更多经济痛苦即将到来。

中国11月份出口意外小增,结束连5跌

海关机构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美元计价的出口额意外小增0.5%,结束连5跌趋势,优于10月的下挫6.4%和分析师预期的下滑1.1%,而进口额较去年同期小跌0.6%,低于分析师预期的年增3.3%。

综合《CNBC》与《路透》报道,中国11月份贸易数据近乎持平,无法抵销前10个月下滑趋势,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和进口额分别下跌5%和6%。

11月份好坏参半的制造业数据引发了人们进一步呼吁北京应推出刺激经济政策,以提振低迷的经济,但也引发人们质疑基于负面情绪的调查是否掩盖实际情况的改善?

仲量联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研究主管布鲁斯(Bruce Pang)将出口成长归功近几个月中国企业降价促销,吸引买家,以克服长期的需求低迷。

“外部需求仍然疲弱,假期订单低于预期,总体来看,数据显示国内外需求都面临较大挑战,仅注重供给面的支持政策,无法取得持久效果。”布鲁斯也指出。

11月份韩国出口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品点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表示,出口的改善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过去几个月中国出口的月比增长有所加强,近几个月来,其他亚洲国家的出口数据也出现了复苏。

全球贸易的风向标波罗的海散装货物运价指数(BDIY)在 11月份上冲,创3年来最高点,这得益于工业大宗商品需求的改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需求。

韩国出口是衡量全球贸易健康状况的另一个指标,在芯片出口的推动下,11月份韩国出口连续第二个月增长,芯片出口结束15个月的跌势。

中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也呈现复苏的景象,11月份,中国对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出口全面成长。

根据《CNBC》对官方数据的计算,11月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年增7%,相比之下,11月份中国对欧盟出口年减14.5%,对东南亚国协(东协)出口下滑7%。

11月份中国对欧盟出口锐减14.5%

整体而言,中国11月份玩具和电子产品出口小幅上涨,而汽车出口较去年同期维持两位数成长,服装、鞋子和家具的出口较去年同期下滑。

中国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从美国和东南亚的采购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而从欧盟的采购额小幅增加。

上个月,中国原油进口减少,进口数量与金额都比去年同期下降,然而,中国11月份的稀土进口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随著全球经济成长放缓,今年全球对中国制造商品的需求下降。

中国《财新》杂志对制造商调查的采购经理人指数11月份升至50.7,为3个月来最高点,不过,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表示,海外需求依然低迷,新出口订单指标连续第5个月萎缩,民营工厂很难吸引海外买家。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意外从10 月的49.5跌至49.4,代表工厂生产萎缩,其中,11月份新出口订单连续第9个月萎缩,出厂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下跌,而投入成本连续第5个月上涨。

不过,有些分析师指出,中国第3季成长速度快于预期,而且10月以来一系列基本乐观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情况确实有些改善,特别是自6月以来北京陆续推出的刺激措施开始产生一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