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人上人?那千万别来欧洲生活

麟阁经略 2023-12-05 11:43+-

  能不能适应一个地方,主要取决于你的三观

  在奥地利不知不觉已快生活一个月了,10号要离开因斯布鲁克去维也纳,1月初就开始瑞士、法南、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自驾之旅。

  有读者在后台留言,你之前文章怎么大篇幅只说好的一方面,咋不讲讲不好的一面。我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我就用本期内容给大家讲讲我在欧洲不适应的地方。

  首先欧洲人比较注重边界感,不太喜欢频繁的社交和聚会,尤其在小城市,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非常简单,邻里之间除了需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平时鲜有来往。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恐怕只有巴黎伦敦这样的大城市能满足你的需求。但餐馆比国内贵很多,不存在每天能下馆子聚会这样的生活。

  另外就是城市的交通系统,在人口200万左右的“大”城市,地铁会成为极其方便的出行工具,但在因斯布鲁克这种小城市,只有公交车和自行车两个选项。

  公交车基本要半小时一趟,去十公里以上的地方基本要换乘一次。这意味着你在路上会耽误不少时间,像国内那种打车自由的交通便利度,也是不会有的。

  吃的方面和日常家务就更是要亲力亲为了,找人代劳是不可能的,像国内那种一单外卖5元配送费和一小时60元的家政服务不要想。

  最后就是融入问题,虽然英语在奥地利可以应付日常需要(我认识好几个在这里读博士的都不会德语),但是你要长期生活还是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和语言。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难民、宗教、治安等问题,我目前都没遇到,可能因为奥地利是全欧洲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和日本差不多。至于穆斯林,被妖魔化了,回头我会写篇。

  还有我看到有人在各种社媒上说奥地利排外、歧视,说实话,你看任何一个国家的评价都会有类似观点,但这基于的主要是个人体验和经历。

  在个人体验无法对整体客观评估的情况下,我更愿意相信常识:一个法制严明、重视权利的国家不会有严重的种族歧视,经济发达总是伴随着包容和多元,也不可能排外。

  反正在我半年的欧洲生活中,在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国、奥地利,没有遇到一次种族歧视,有一次被青少年用日语打招呼,但我没那么玻璃心,笑笑就走了。

  尽管欧洲的生活有很多需要适应的地方,但整体上我还是满意的。而且,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未必就是人家的问题,可能是你的生活方式和三观有问题。

  我曾问一位在海外生活的朋友,融入当地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跟我说: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接受那个地方的观念。只要你的三观不抵触,多么不适应的地方,你最后都会适应。

  所以我也想由此劝诫一些人: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来欧洲生活。尤其是你内心价值观并不接受人人平等的理念,总想当“人上人”,那可千万别来欧洲。

  有位短视频博主,就是我说的这种人。在某标题为“资产不过亿,千万别来德国”视频里,她大吐在欧洲三年生活的苦水,主要观点是:

  社交圈层掉档严重,交不到“高质量”的朋友,混不进牛逼的圈层,只能“向下”社交,生活质量下降。

  像她这样的富裕家庭,在国内都是家务做饭全部外包,在德国没人给她服务,都得自己干。

  (德国)太无聊,街上看不见什么人,冷清不热闹像个鬼地方,周末商店关门,没法逛街。

  如果您有以上想法的我劝您千万别来欧洲,其实,她说的全是真的,但也有人身价没过亿也喜欢过这种生活,这就是三观不同。

  首先在很多认同欧洲价值观的人眼里,没有什么是“向下”社交,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收入多少,只要你品行端正、乐于分享,不存在“我和你交友,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认为自己的收入和地位让自己高人一等是傲慢可笑的,很多人在他自己领域的见识和趣闻,同样可以丰富你对世界的认识,这和收入完全无关:

  我遇到过法国的退休渔夫,给我讲自己是如何发明一项运动风靡了当地的老年社区;一个瑞典的木匠讲他家族16世纪就开始做这行的历史;还有更多年轻人并没我富有,却比我更包容、更有见识,让我消解了过去对某些事物的狭隘偏见.....

  只要你抱着开放的心态和平等的精神,多出去旅行,在欧洲你能遇到非常多有趣的人,他们不见得大富大贵,但你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出对生活纯粹的热爱,让你反思自己的功利心,我不认为这是“向下社交”。

  在工作之外,我不喜欢那种谈钱、谈资源、谈身份的目的性很强的社交,欧洲人也不喜欢,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办事不用求人,不做“人上人”也能找到幸福,没必要去混“圈子”。

  在欧洲,你要真的想接触达官显贵,也不是什么难事,我有个读者在德国航司做职员,在总理府开放日去见了德国总理舒尔茨,不光一起合影还提了一些建议。

  即使是政要、名流在欧洲也没有高人一等。最重要的是,你就算进了“高端圈层”,也无法从中获得特权,很多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无非是想靠关系获利。但在欧盟国家,法律把所有的运作空间都锁死了,你认识这些人也没用。

  越重视“圈层”、“关系网”起的作用越大,说明规则越不完善,漏洞越多。我见过很多富二代、官二代在国内习惯了被人捧着拍马屁的感觉,去了欧洲没人把他当回事。

  结果内心一下接受不了落差,然后回来大吐苦水,说什么欧洲衰败啦、排外了、看不起中国人了,其实大家都只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田,人家压根没闲工夫围着你转。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能接受就不会觉得冷清。我也遇到过许多在国内事业很成功的人,厌倦了虚伪的社交生活,选择来欧洲躺平,感受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轻松感。

  还有就是这位女士提到在国内雇家政、保姆、点外卖便宜方便,可在欧洲人力成本贵上好几倍的情况下,感叹没有一个亿就不要来欧洲。

  这也是真的,家务的确会占用我不少时间,在来到欧洲的这一个月里,我每天基本要花1小时左右在做饭上,但是我内心价值观完全能接受。

  因为我理解欧洲人力成本贵的原因,你想,最低工资标准1500欧元,体力劳动者有工会保护收入更高,同时每年有150天以上的带薪休假,福利、罢工、社保这些基本权利都有完善规章。

  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让劳动者被互联网平台无下限剥削,一单外卖5元钱,一个差评罚600这种事在欧洲是不可能出现的,你指望别人低眉顺眼伺候你,那不可能。连丹麦首相都得自己洗衣服、给孩子换尿布,没人会把你当大清格格一样伺候。

  不过这也有好处,你不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沦为“底层”,即使干体力活也能活得有尊严。所以我不排斥人力成本贵,底层收入高、贫富差距小,大家才不会内卷,人才会变得单纯、良善,而不是互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也要追求共同富裕。

  商店周末节日不开门也是一样道理,并不是所有人的人生意义都是卯足了劲赚钱。对于欧洲人而言,有闲暇时光去陪伴家人比周末加班更重要。

  难得可贵的是,商家都能达成默契统一在周末不做生意,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内卷”。可有些人眼里这叫懒,遗憾这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

  那么,在欧洲感到无聊怎么办?那就走出家门去运动和旅行吧。运动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方式,即使你不善于运动,也有各种优质的体育赛事可以去释放激情,前提是你需要打心里接受他们的娱乐方式。

  欧洲还拥有全世界保存最好、最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一个在中国县级人口规模的小城,都能保留了自罗马时代到中世纪的历史遗迹和艺术瑰宝,只要你对人类创造的美好事物拥有好奇心,欧洲的博物馆一辈子都逛不完。

  所以,当你觉得欧洲很无聊、冷清,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的世界观单调、兴趣爱好比较匮乏、追求的人生意义过于物质化。如果是这样,那我建议您千万不要来欧洲生活。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的视频号,给您推荐更多旅游目的地:

  关于作者

  仝麟阁,前财经记者、投资公司董秘,发表文章累计超过200万字。千万级报道作者,网易年度影响力创作者。研究领域为政治、历史、经济和社会问题,为500强公司、地方政府做舆情咨询和社会分析,在多家教育机构任兼职讲师,现居奥地利。

  • 最新评论
  • 雪窦

    还有,为什么要当人上人,(你认为你有很多条件比其他人更优越吗?那只是你个人的感觉罢了),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人,享受你追求的快乐就不错了,

    屏蔽
  • 雪窦

    我觉得作者本人对欧洲的了解太肤浅,任何一个地方,如果你没有真正的融入,没有几个当地的朋友,没有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你肯定会很无聊,而且还无聊透顶,首先欧洲年轻人的社交生活远远多于中国年轻人,这点我从我的儿子社会生活和他在中国,美国的表哥比较,与中国朋友的孩子比较得出的结论。 我在意大利生活很多年,即使我住的小城也有很多文化活动,诗歌因乐会,电影讨论,艺术讲座,野外爬山等等,太多太多的活动,我的意大利朋友每周都有聚会,所以,我个人认为你对欧洲社会根本不太了解,只是看了一下外表就得出这种太过于片面的结论,你的这种体验只能代表你个人的狭隘的个人经验而已。 希望不要误导其他的读者

    屏蔽
  • traveller8

    此文章不属实,我去过几次奥地利和德国,说实话比美国和加拿大强几十倍,首先物价就比美加便宜很多特别是食品,城市规划和治安比美加好很多,奥地利和德国世界文化遗产一大排,奥地利和德高铁网络密集,高铁白菜价,美国和加拿大欠缺失很多。我在美加住了20多家年,我都很想搬到欧洲住,如果奥地利和德国不好的话,美国和加拿大更没得看了!奥地利和德国比美国和加拿大生活质量强太多!

    屏蔽
  • worldman

    中国人不要去欧洲 人家讲究 人人平等 你有点钱 牛逼哄哄 把自己当个人五人六 , 到那里就嘬瘪子了

    屏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