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party,一些华人见到文化人就闪了…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伯爵綦士
在加拿大聚会party不会少,华人喜欢抱团取暖,就像聚集的鱼群很浩大一样。
聚会场所很大,各自人以类聚,阵容较小的文化人集结一处,小酒一喝热情洋溢,竟然感叹起人生来。我的话题离不开书法,当然了,不能以己之长,囧他人之颜,我说了王羲之,至于他书写的《兰亭序》是不是天下第一行书?在下不表,王羲之《兰亭序》这篇文章十分了得,“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他看透了人生,也警示了后人,人生就是一场戏,也如一场梦,活的不是轰轰烈烈,也不是吃喝玩乐糊涂一生,而是懂得体会。
然而,文化这件事,在华人堆里,不受待见,有钱就是大爷,就有一群人围着,不管人家一分钱都不会给你;有势力就有一群人在台下为之鼓掌,不管人家从来没给过你关爱。至于有钱人和有势力的人是不是有文化,在其眼里就不重要了。
言归正传,一位女性,也是这次组织者,看这边讨论的热情洋溢,激情澎湃,被吸引过来,本来想说点你好他好我也好的舒坦话,但听下来一头雾水, 《兰亭序》是咋回事?这些文人骚客,一定是在谈论“兰亭”这个地方发生过风花雪月故事?或者“兰亭”就是一个潘金莲在和西门庆的勾勾搭搭……这女性十分正能量,鄙夷不屑地一扭头,你们这些文化人呀?就是喜欢研究女性,真没劲,不跟你们聊了……听她这番话后,“文人骚客们”哈哈大笑,她愤然闪身,远离这群谈论低俗文化的文化人。
文化这件事终究是小众,文化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应,所以不重要,所以可以忽略不计。至于人类的进步就在于文化的进步,民族强大的力量也在于文化,文化达到高度的人看透了事物,行为举止就会有文明的表现…...这些道理和己无关,所以出现本末倒置现象,没文化的人贬损文化人,常常说你还是研究生毕业呢,啥也不懂!一得到机会就会对文化人的“不识时务”进行一番冷嘲热讽。
如今,国内盛行文化繁荣,起初是家长们对自己恨铁不成钢,懊悔自己生不逢时,转而培养孩子多项全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到如今,大搞自身建设,恶补文化。一次回国,曾经目不识丁的一哥们说起话来噼里啪啦,小词特别多,成语接龙滔滔不绝…八卦周易一直把人说得俯首称臣……那家伙,老有文化了。我说你如今了不得,大文豪了?他不好意思一笑说:哪里哪里…我走了捷径,与时俱进吗,时代催人刻苦钻研呀。说明人家也是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本人在温哥华呆了十年,虽然也算弹指一挥间,也阅人无数,我最大的感受是,华人们还是秉承曾有的观念,刻舟求剑,自己的船走得老远,还记得自己那把剑放在原有的地方,还想原路返回。这也是文化问题,“文化”本来就是明透是非曲直的,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到了话不投机或路数不对的时候,往往会用“没文化真可怕”来抵挡。
有些朋友说起话来那是滔滔不绝,宛如永不停歇的江河湖海,但你让他把这些大江歌罢的典故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可难为情了,连一滴墨水都倒不出来。这使我想到《泰坦尼克号》里的老年露丝,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讲述了她经历过的动人心魂故事,自己咋不写一部小说呢?说明青年时的“露丝”没有好好学习文化,讲可以,但落笔就归零。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年爷爷奶奶大妈大叔,她们都有一些惊世骇俗的人生经历,说起来声泪俱下,但是她大字不识几个,落笔时,头脑空白,白纸还是白纸,说和写的区别在于会说不等于有文化。即便很多到国外熟练掌握英语的人,也只局限于交流,上升不了文化的高度。
在国外,文化成了华人的一条沟壑,一方嘲笑文化人的“寒酸”,一方嘲笑那些无知的“愚昧”。
我总觉得自己站在了文化高地,会当凌绝顶之势,开始打着弘扬文化的旗帜,尽力挥舞,遇到知心朋友,实打实地给人家传播文化,觉得文化是根,财富是叶,根壮方得叶茂,才有未来。“知心朋友”视我为如获至宝,我说的一切都是言之有理。但日久天长“知心朋友”发现文化就是徒有虚名,带不来繁花似锦,受用不了我那些精神世界,财富才是硬道理,患得患失后,知心朋友又回到原点,变得不知心了,经济才是硬头货,可以扭转人心。
文化人在华人堆里显得很猥琐,咋回事?出国的人不都是“精英”吗?如今泛指精英是具有财富者,绝不是文化人。也就是说有“财”的人多,有“才”的人不多,所以文化这一块在海外华人中很容易形成沙漠地带,或曰冰点地带。
是呀,叶子与花在外表,还一个劲往上窜;根在土壤里,大家当然看到的是叶子与花。当叶子与花落尽后,根还永驻,在春暖时提供给叶子与花开的原动力。叶子是财富,不可或缺,但归根到底文化才是经久不衰的砥砺。
当文化深入人心了,人素质普遍提高了,这样的族裔才会枝繁叶茂,才会强大到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