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报告中关键的“安全问题”,核心是粮食问题
如果说“安全”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最近向中共干部所做的报告的关键词,粮食则无疑是他关注的核心。
习近平在本月开幕的中共二十大上表示,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他还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所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任务依然在农村。
中国对粮食安全感到关切的理由包括:乌克兰战争导致全球粮食供应受挫;中国不时出现重大气候事件;中国人口占全球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积仅为全球的9%。未来与西方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威胁到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和澳大利亚牛肉。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前五大海外食品供应方都是西方条约盟友。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推动全球食用油、小麦和其他粮食价格飙升,因为航运路线被封锁,且农户无法照看作物。中国今年粮食产区发生洪水,并且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持续最长的热浪,俄乌战争则暴露出中国自身的脆弱和缺乏复原力。在中国严厉的新冠防控政策下,不时进行的抗疫封控也对中国农民构成挑战。
习近平就中国粮食安全表达担忧并非首次,但他在二十大讲话中花了比五年前更长的时间谈论这个话题。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报告比本次大会长得多。
习近平在报告中重申,决策者要确保耕地不低于1.2亿公顷(约合18亿亩)的 “红线”,同时承诺种植更优质的作物,振兴种业和支持农业技术,并确保粮食种植者的收入。这些目标五年前时较为模糊。
从历史上看,中共一直高度重视农业,这不仅因为最初的支持基础来自农村,也源于中共在处理粮食供应方面的一些失误,包括被归咎于毛泽东灾难性政策的上世纪50年代的饥荒,以及后来导致婴儿死亡的毒奶粉丑闻。
中共每年的第一份政策文件都涉及农业问题。
上个月由英国媒体集团Economist Impact发布的覆盖113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指数中,中国排名第25位;该指数的编制得到总部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Corteva Inc.旗下研究部门的支持。中国的这一排名比去年的第34位有所提高。
中国的粮食政策走向对美国农户意义重大。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去年向中国出口了356.9亿美元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