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美国出手 中国“刺痛”

华尔街日报 2025-11-12 14:07+-

华尔街日报评论文章 原标题《美国的芯片限制给中国带来“刺痛”》:中国先进半导体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中国政府已开始出手干预,科技公司也在纷纷采取变通办法。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国内科技巨头应对美国芯片限制措施带来的压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先进半导体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中国政府已开始干预中国最大的合同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的产出分配方式。这些知情人士说,中国有关部门正试图优先满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这家科技巨头和国家领军企业的需求,华为利用中芯国际的技术生产AI芯片。

中国的科技公司正在争夺有限的国内产能,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实验室甚至在走私紧缺的高性能英伟达(Nvidia)芯片。

据知情人士称,备受关注的AI初创公司DeepSeek今年早些时候因芯片短缺而不得不推迟发布其最新模型。知情人士称,华为等公司正在拼凑变通办法,包括将数以千计的芯片捆绑到一起,组成庞大且耗电高的系统,以帮助训练AI模型。

中国企业和政府不遗余力地应对美国近期的出口限制措施,凸显出这场AI霸权争夺战是多么利害攸关。

美国高层官员在是继续限制中国获取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还是允许更多对华销售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他们的目标是防止华为制造的芯片变得更加先进并获得全球需求。白宫的决定对美国国内(例如英伟达等公司)和国外都影响深远。

华为等公司正试图规避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

华为等公司正试图规避美国的芯片出口限制。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在高层官员就安全风险向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发出警告后,他在最近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会晤中决定不讨论向中国出口一款新的英伟达芯片的可能性。这些安全风险包括对华提供更先进技术会增强中国的军力。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认为,中国正在迅速提高半导体产量,并且拥有全球一半的AI开发者。他说,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应该获准向中国出口Blackwell先进制程AI芯片的一个版本,从而与华为展开竞争,并限制华为芯片在全球的销售。

他最近说:“在AI领域,中国只比美国落后几纳秒。”

英伟达和白宫AI沙皇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等盟友表示,许多专家低估了中国的进步速度,其国家主导的投资最终会取得回报。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说:我们的成熟制程芯片产能约占全球市场的28%,先进制程芯片领域已取得突破性成果。

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今年早些时候因芯片短缺而不得不推迟发布其最新模型。

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今年早些时候因芯片短缺而不得不推迟发布其最新模型。图片来源:hanschke/epa/shutterstock

负责监管中国科技行业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中芯国际、华为和DeepSeek的代表未回应置评请求。

中国的自力更生

许多专家表示,量化中国的半导体生产非常困难,但即便是最大胆的预测也无法覆盖其国内需求,凸显出中国实现完全自给自足面临的挑战。

“你可以把这些数字乘以五,可能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智库Institute for Progress的杰出技术研究员赛义夫·汗(Saif Khan)说。他曾在拜登(Joe Biden)政府中负责出口限制工作。

中国官员承认,他们的芯片制造能力不如美国先进,但表示国内芯片制造能力发展迅速,并有一个能够加速工业生产的政治体系提供支持。

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马萧萧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现在也许不如美国,但差距会越来越小。

据知情人士称,在中国努力实现更高程度的自给自足之际,有关部门已指示国有数据中心停止使用英伟达的芯片,一些数据中心甚至将已投入使用的英伟达产品停用。有关部门还告知企业不要使用一款较旧的英伟达产品,一些分析师认为此举是为了与美国谈判获取更好芯片而摆出的姿态。

这一转变是痛苦的。工程师们习惯了英伟达的专有软件生态系统,一些人表示,他们在使用国内替代品时遇到了困难,并列举了诸如过热、系统崩溃和缺乏软件支持等问题。

变通之道

在限制措施之下,一些半导体公司,比如总部位于上海的沐曦集成电路(MetaX),正基于较老且更易获得的工艺设计芯片,通过将两枚或多颗小芯片封装在一起,来弥补算力的不足。知情人士说,中国公司的“捆绑式”芯片策略推高了数据中心能耗,促使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对相关企业给予电费补贴。

中国企业还在继续走私英伟达芯片,或利用云计算在其他国家远程使用这些芯片。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合同显示,至少有16个冰箱大小的Blackwell机架原定于11月交付,这些机架被拆分成较小部件发运并在中国重新组装。此等规模的芯片不足以训练先进的大规模AI模型,但仍可用于研究和开发强大的应用程序。

WSJ:美国出手 中国“刺痛”

英伟达表示,走私行为并未大规模发生,并对显示中国存在产能紧缺或需要该公司产品的数据提出异议。一位发言人称:“中国本土行业拥有绰绰有余的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足以满足任何非预期或军事用途,甚至还有数百万的富余。”

但是,中国能够自主生产的芯片存在局限性。美国已禁止对华销售极紫外光刻机,这种设备可在硅晶圆上刻下由数以十亿计的晶体管填充的微观图案。

中国的芯片制造厂不得不依赖效率较低的旧制造技术,这会增加出错的可能性并导致成品芯片的良率下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在9月的一份报告中估计,若用中芯国际(SMIC)的工艺制造华为的先进910C芯片,每100枚生产出的芯片中可能有多达95枚无法使用。

华盛顿的内部之争

Institute for Progress最近发现,今年美国可与英伟达顶级B300媲美的芯片产量将是中国产量的近25倍。预计到明年,这一差距将扩大到约40倍。

在汗和许多专家看来,中国的芯片短缺和供给困境表明美国的出口管制正在发挥作用。他们认为,即便是允许中国获得“降配版”芯片,也有助于缩小双方在AI算力上的差距。

反对出口限制的人士则指出,中国模型开发者近来的进展表明,芯片产量的不透明估算不过是更广泛的、由中国自行攻关的AI问题中的一环。

他们说,华为计划向中东等其他地区出口芯片,并发布新产品与英伟达竞争,例如今年推出的一台AI超级计算机,这些都反映出该公司的野心与快速扩张的产能。

资深科技分析师、现任一家地缘政治风险平台CEO的迈克尔·弗兰克(Michael Frank)近日访问了中国,他表示,政策专家对芯片出口限制的担忧已不如以往强烈。他称,AI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通过替代方案可实现原有性能的80%左右。

弗兰克说:“情况远比单一因素复杂,而且存在大量变通方案。”

根据数据提供商OpenSecrets的数据,英伟达今年前三季度的游说开支接近350万美元,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约64万美元的支出。其中包括与出口以外的政策议题相关的活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前中央情报局(CIA)中国问题分析师、现供职于英伟达的杰克·马勒里(Jack Mallery)最近几周向政府官员、国会工作人员及智库表示,对中国产量的估算偏低。马勒里的说法有时会与政府数据不一致,并在一些情况下援引公开的行业估算数据。

关于数据差异的问题是出口管制争议的核心之一。而性能差异也使得对芯片进行同类比较变得困难。

今年6月,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国会作证时说,华为每年大约能生产20万枚AI芯片。然而,多位分析师及熟悉华为的人士认为其产量远高于此。

研究机构SemiAnalysis估计,华为今年将生产80.5万个昇腾(Ascend)处理器,但并非所有这些处理器都能与英伟达的顶级产品相媲美。据接近华为的人士透露,华为计划到明年将总产能提高一倍以上。

一位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方也预计华为的产量将在2026年大幅增长。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释放信号称,美国可能在一到两年内允许部分出口——前提是相关芯片落后于英伟达最先进产品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