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文化的温哥华 一个“普通人”遭遇风波后

温哥华港湾 2022-05-15 17:00+-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同一件事情,因为各自的认知不同,立场不同,很容易就产生误会,进而导致更深的隔阂,甚至怨恨。不管你在地球的哪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绕不过去这个。

  前两天上班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上来就说他家的厨房水槽坏了。我问他住在哪里,他迟疑了一下,

  问:你们是XX公司吗?你们接不接管道方面的业务?

  答:我们主要承接新项目,新的管道设施安装 (installation)。

  问(犹豫了一下):那到底接不接?

  紧接着就是一长串关于自家水槽的陈述,听得出来这个问题困扰他很深,有点着急。

  答(切断了对方漫长的陈述):对不起。我们主要和开发商合作,不做服务项目,不和普通人(average people)打交道。如果你住的大楼是我们做的,而且房子还在保修期,我们可以看看。

  对方带着南亚口音,上面回答里的某个词点燃了他的怒火。

  你什么意思?谁是average people?你怎么可以这么说?…… 我要投诉。

  大事不妙。英语非母语的人碰到了明显英语也不怎么样的杠精,并且眼瞅着往种族歧视的路上歪了,这还了得?口音已经被对方带偏了的我,结结巴巴地赶紧用了更多的废话解释,紧要关头,忘记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词语,“the public”。对方嘟囔了几句,怒气冲冲地撂了电话。

  我张口结舌,十分尴尬。赶紧转向经理求解释求安慰,我刚才说的是不是错了?让他那么生气。

  经理虽然来自温哥华岛,也是根正苗红的本地人(为避免歧义,我对本地人的定义:三代以上出生成长在这里)。他肯定了“average people”不能算是冒犯人的词语,应该不会引起人不适。不过,为了避免误会,下次直接说 “the public”就好了。

  我心中的大石才算稍稍放下。但更多的惭愧和不安却涌上心头。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词语,在我的自以为是下,在双方不同的理解偏差下,差点上升到政治高度。

  回头赶紧上网查询。

  “An average person or thing is typical or normal.”

  根据Collins辞典的解释,一个 “average person” 意思是标准的、普通的人。

  韦伯辞典 (Webster) 里,average是和general, normal, usual放在一起的,而这些词的共同意思是大众的,普通的,正常的。

  再来看这个例子:

  “It would take an average person 10 days to read this novel”。

  用Google翻译翻译成中文是:“普通人读完这本小说需要10天时间。”

  而更为促狭的Urban Dictionary(城市词典,以解释俚语著名)上则这么定义:

  “An average person is someone who Loves Harry Potter, hates Twilight, prefers google to yahoo, and enjoys playing with their socks during church!”

  “一个普通人就是喜欢哈利波特,不喜欢暮光之城,喜欢谷歌不喜欢雅虎,并且喜欢在教堂里玩袜子的人!” (而“玩袜子”似乎也是一个梗,可以引申出别的意思。)

  可见,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语境,不同的人群,正说,戏说,可以对同一个词语引发出好几种甚至千差万别的解释。

  结合当时的场景,电话那头的人认为我是不是在含沙射影他不是“正常”人。那相信是个“正常”人都会做出如此“不正常”的反应了。

  而我的意思只是想表达“普通人”,一般的老百姓。当时的脑袋里,突然想起了以前读报时看到过的这种说法,几乎是脱口而出。而这样抖机灵的结果,就是引起了对方的不愉快。

  显然,我和对方在对 “average”这个词语的理解上,没有做到对等。这大概率要基于我们各自的受教育程度、英语水平、用词规范等等。


  同样,引起这场小冲突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对 “plumbing”这个词,以及它背后的行业,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作为“普通”消费者,很多人会认为 “plumbing”不就是家里的水管堵了,漏了,找人来疏通或更换嘛。在移民来到加拿大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机缘巧合,我服务的公司,同样是做“plumbing”,却是负责给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大楼安装管道,包括水管,热力管道,煤气管道,以及所有的厨房卫浴设备。我们日常打交道的对象,是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公司,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们。

  所以,如果接到“最终消费者“即大楼住户的电话,我们的常规操作是,问对方所在的住址,以此确定项目名称,然后确定是否在质保期。如果在质保期,我们才会进一步问细节,该负责的负责,该上门维修的维修。如果在质保期以外,则让住户联系大楼物业经理处理,因为那不是我们的业务范畴。

  因着这样的基本“常识”,电话两头的人各说各的。

  对方以为我们就是负责水暖工程的维修服务公司,可能就是想询问一下,他的问题如何处理,下一步还可能问到费用,是不是接受你们的服务就单说了。

  我这边呢,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打电话来,就是知道我们的业务性质,于是不假思索地、死板地照着流程问问题。家庭地址在警惕性高的人来说是涉及隐私的问题,他自然就会犹豫和不舒服。

  对方以为我态度傲慢,不接小活。我以为对方既然打电话来(一般我们公司的电话由小区物业提供给用户),就应该明白我们是干什么的,太死板太教条,再加上用词不当,接下来才剑拔弩张,让对话没有在和平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下去。我恰恰忘了,谁都有可能在网上查到我们公司的电话,从公司的名称也不可能一下子清楚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双方都抱定自己认为正确的“常识”,又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出发点,所以误会就完美地诞生了。

在多元文化国际都市中,一个“普通人”遭遇风波以后

  疫情缠绵三年,魔幻的事情越来越多。在中文媒体上发声,意味着要字字斟酌,处处小心。但没有关系,借着上面的这个插曲,我想表达的是,

  认知的差异,会导致沟通的障碍。由此而产生的语言暴力,和对彼此的负面印象,如果静心思考一下,再认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会发现有多么的荒谬和不值得。

  今天正巧读到了一篇文章,里面的观点,颇有启发。作者说,一个人所表达的,细究起来,无非分为四种: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比如说,今天很热,不是事实。今天30度,才是事实。热,是你的观点。而基于利益和目的出发的观点,就是立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蛮多。

  我们公司曾经建设过的一个小区,其空调系统由温哥华市政府管理,小区物业经理具体执行。今年的春天冷热不定,有几天几乎回到了冬天。有的住户嫌温度不够,要往上调,要求也不高,就到23度。可是,这是个市政府定下的节能示范小区,4月里温度最高也就到22度。再往上调,空调系统就不工作了。于是,我们不断接到住户的“报修”电话。

  节能,是温哥华市的立场。小区经理会说,22度已经够暖和的了,够用了。这是他代表温市政府的观点。

  舒适,是小区住户的立场。住户会说,我觉得23度以上才够暖和哇。这是住户的观点。

  立场不同,所以“纠纷”不断。只要双方的立场不同,这样的问题永远无解。

  可惜,人们的立场是很难改变的。基于不同的立场,人们的观点也不可能相同。为避免争执,最简单的做法,是大家都给出事实。比如,今天气温25度。

  可很多时候,事实是被蒙蔽的。人们也总要表达观点。在互联网信息劈天盖地砸下来的时候,在算法大行其道,人们不可避免被信息茧房束缚时,就算是“事实”,可能也是片面的事实,是媒体或某些组织想让你看到的事实。国内的一样,国外的也一样。

  于是,就不停地上演“鸡同鸭讲”。比如关于疫情,大洋两岸的人互相看着对方可怜,双方都觉得对面出了问题。像某个群里的一位朋友所说:“你打电话让家人存粮,他说国外躺平危险”。却不知道,大家仅仅是,各有各的问题。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放在此处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彼处,却可能是要出大问题的。

  还有,我和那位南亚口音的“客户”之间的误会,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解除(他应该不会再打电话来啦)。但我希望通过此文,这样的反省和审视,能被同样遭遇困扰的朋友们看到和接受,并且多少帮助到他们,原来你不是唯一的一个,我们遇到沟通出了问题,继而产生深深的无力感的,不止你我他。如果大家能从对方的立场和认知角度入手,再重新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可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会少了很多,焦虑和狂躁也会抚平一些。

  在所有人都被疫情困扰的当下,这样的努力应该做到,也应该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