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都有融入新生活的方式:一步一步踢进温哥华

温哥华港湾 2022-04-24 19:04+-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克姐

  刚来的第一年,就暴露了真相,这儿的小学果然是放羊式教学。儿子欢呼雀跃,老母亲却暗暗发愁。课余的时间一大把一大把的,让人闲得发慌。咋办?就让兴趣班把时间填满吧。

  运动是必选的,小孩子嘛,多运动总没坏处。就是没想到,那么多的运动项目中,儿子偏偏喜欢足球。

  一般小学校哪有足球队,可孩子的爱好不能扼杀。不久,我在社区中心的暑期营给他报了个班。后来了解到,那算是休闲足球 (recreational soccer),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踢着玩儿的。这个足球营多在室内进行,随便找个小学的室内体育馆,小小的不规则的那种,周围一堆障碍物,踢球没有捡球的时间多。儿子说不过瘾。

  转年春天,我打听到本市规模最大的足球俱乐部开设春假足球营,于是欣然报名。那同样也是休闲为主的,但总算是在室外正规的turf场地上进行,有球门有边线,有教练还有裁判,像点样子了。

  孩子踢得很高兴,我也认识了几位家长。闲谈中了解到,春假足球营就是消磨时间,要踢,就得踢俱乐部正式的带比赛的那种,也就是,竞技足球 (competitive soccer)。儿子的好几位队友,已经在俱乐部踢了几年了,多是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踢的。

  初来乍到,还带着国内风风火火的劲儿。于是,春假营一结束,我们就迫不及待报名加入了俱乐部,等待9月正式赛季的到来。

  那是移民的第一年,儿子上小学5年级。我对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在懵懂无知、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还好,稍微走了一点弯路以后,就完成了孩子课外活动这一重要的“落地工程”,真是小确幸。

  我甚至开始幻想,儿子一路踢下去,万一不小心踢成球星,以后我是不是也能沾光,到处跟着全世界看球赛去了呢。

  白日梦短,转眼新的赛季就到了。

每一个移民,都有他自己融入新生活的方式:就这样,一步一步“踢”进温哥华

你争我抢

  即使是民间的俱乐部,球队也要分级,从高到低依次是Metro、金、银、铜。铜队最初级,报名缴费即可,银队往上则需要通过选拔。

  听春季营的几位陪练妈妈说起来,教练老帕常年带铜队,口碑不错。我们很高兴分在他的队伍中,而且队中还有在春季营就混熟的朋友若干名。

  老帕的邮件8月初就来了:赛季开始前,队员们有两至三次的非正式训练,欢迎所有队员参加。我们自然不愿错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儿子的踢球生涯,正式开启。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我和儿子一样,感到既新鲜又兴奋。

  那时候哪想那么多,左一撇,保姆加司机,右一捺,“陪练”竟然是长长的一笔,足足持续了7年,直到儿子高中毕业。

  对于老母亲来说,真正的忙碌是在下班以后才开始的。回家做饭,吃饭,按教练要求提前15分钟送到训练场。吃什么饭,能既保证健康营养又保证运动时不掉链子,是那些年常常让我头疼的问题。

  起初的比赛多设在本市。对于刚加入俱乐部活动,一切都还新鲜的我们来说,倒也合适。

  当儿子在运动场上撒欢奔跑,我则开启快走模式,顺带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检查”场地周边的小径和商业设施。

  起初,很不适应本地生活的超慢节奏。国内的商场一般都很早营业,持续到午夜12点关门也是司空见惯的。而这里的商场呢,早上10点开门,晚上7点关门,周二晚上更过分,6点就关门大吉了。想临时起意去逛个街,常常要吃闭门羹。

  不过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对这座城市,对“大温地区”有了感性的认识。

每一个移民,都有他自己融入新生活的方式:就这样,一步一步“踢”进温哥华

赛前动员

  随着赛季的深入,比赛的版图慢慢扩大。大温地区的各大城市,温哥华、本那比、西温、北温,都有规模相当的俱乐部。进入U16以后,球赛范围一度远涉菲沙河谷地区,素里、高贵林、穆迪港,最远的往返一趟需要将近四个小时。赛季来临时,不是在赛场上,就是在通往赛场的路上,成了我们周六的日常。

  老母亲的陪练生活,丰富多彩快马加鞭了起来。

  周末贪恋热被窝的念头常常被打得稀碎。比赛的时间并不固定,最不愿意面对的,是早晨8、9点的客场作战。假如地点又在遥远的北温、高贵林甚至穆迪港,意味着早上6点就要起床,和通勤日一样,跌跌撞撞迎着曙光上路。

  碰到雨天的概率更高。不管是细雨霏霏,还是瓢泼大雨,都挡不住去往赛场的脚步。好在儿子是一个高效的人肉GPS,导航功能十级。老母亲变身为 “受虐狂” ,开车纵横在大温的马路上,竟然成了极为享受的一件事。

  偶尔也干点傻事。有一次比赛安排在本那比的综合运动中心,离家“也就”40多公里。头天晚上下大雪,因为没等到通知到底是不是取消比赛,我们只好冒雪前往。一路战战兢兢开到那里,只见偌大的赛场白茫茫一片,连个鬼影都没有,只好又灰溜溜地返回。当时老母亲仍然是新手一枚,人怂气短,终于安全到家以后,累成了一摊泥。

每一个移民,都有他自己融入新生活的方式:就这样,一步一步“踢”进温哥华

比赛瞬间

  大温各城市的足球俱乐部都归属于卑诗省足协统一管理。天知道足协底下到底有多少个俱乐部,不同年龄组又要安排多少场比赛。况且还有其他的运动项目,棒球、垒球、美式橄榄球,曲棍球,都来抢地盘。因此,一到周末,每个社区的运动场、各级学校的操场和草地,就会神仙打架,处处沸反盈天,生机盎然。加拿大人对户外运动的热情,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种,一有机会,就尽情坦陈,毫无遮拦。

  作为旁观者,自然常常被这种朝气和活力深深感染。于是,伙同其他的陪练妈妈、陪练爸爸们,充当啦啦队员,是我们惯常的做法。

  当几位陪练妈妈同时列席时,场面就尤其热闹了。不懂规则不要紧,要紧的是气氛必须给足,叫声必须响亮。Go Strikers!(Strikers是儿子球队名)比分落后时,常有妈妈出其不意在场外一声大吼,本来在边上急得吹胡子瞪眼的教练也展颜,紧绷的赛场气氛顿时变得莫名搞笑。若有精彩场面伴随得分,掌声、唿哨声一声不落,让人误以为观看的是世界级大赛。

  其实,对于比赛结果,家长们并不真的在意,就是让少年们在球场上挥洒无处安放的青春嘛。所以,比赛前后溜号,趁机浏览周围的湖光山色,反倒更能激起陪练妈妈们的兴趣。

  于是,后来的陪练,老母亲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想到又能发现新的风景,开车上路的心情都莫名轻快起来。

每一个移民,都有他自己融入新生活的方式:就这样,一步一步“踢”进温哥华

早春的本那比湖

  我们几位妈妈曾一同游览北温的Deep Cove,在咖啡馆小坐,谈天说地,岁月静好,诚不我欺。也曾漫步在温哥华的Jericho海滩,感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意境。

  本那比的鹿湖和本那比湖,北温的Lynn Creek,都曾留下几位妈妈的身影。远离尘世喧嚣,这一处处景色如画,世外桃源般的所在,让人情不自禁慨叹,人间真值得。

  除却这些盛名在外的景点,那些社区边几乎叫不上名,只有本地人熟知的公园小径、小树林子,都能让人体会到不同园艺师的匠心,不同地理环境带来的细微的变化。 宜居城市的烙印,一遍一遍刻在心里。

  就这样,在保姆加司机的单调日常中剥离一点点时间,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丰饶,也算是对陪练妈妈的一点小小奖励。每当此时,心里就暗暗窃喜,陪娃的辛苦和奔波似乎都变得不值一提。

  也是这样,单单从足球运动的角度,在年复一年的奔忙中,温哥华作为第二故乡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立体生动。

  温哥华西区典雅如贵妇,球场不大却精致。本那比和新西敏如沧桑大叔,市区的球场设施乏善可陈,两湖附近又现代高端。北温如世袭贵族,拥有奢侈的草地球场,量多质优,让人惊艳。素里如后起之秀,科技新贵,球场更现代化,排场也大。而列治文,囿于海岛的地形和面积,设施更新不足,有点像受了委屈的小媳妇……

  相信每一个移民,都有他自己融入新生活的打开方式。我很幸运,因为足球这项简单快乐的运动,有机会去到了平常不太可能去到的角落,认识了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城市,结交了一个个不同族裔的朋友。正是在这样的节奏和日常中,我们一步一步走进了温哥华。

  生活,也正是因为时时处处的新发现、新惊喜,才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