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疫苗打不打:辩与不辩?

晓观天下 2021-09-15 22:05+-

最近,打不打疫苗,争论激烈,教会弟兄姐妹也是这样,不仅产生口舌之辩,甚至起了纷争。

在中国古人所信的上帝是否就是《圣经》启示的上帝的问题上,以及共济会等是否是“阴谋论”的问题上,也是这样。2020年,在是否支持川普的问题上,就更是争吵激烈,有些教会甚至因此分裂。在教会史上,著名的争论还包括“受洗还是受浸(是否受洗不对,受浸才对)”、基督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主日聚会究竟是周六还是周日,“是否应该禁酒”、“信徒是否不应加入任何有可能使用暴力的组织”等等。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分歧。类似争议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就连主耶稣和门徒当年也遭遇了种种争辩(可9:14;可12:28),将来的争论也必定会层出不穷。

那如何对待争论。《圣经》是如何教导我们的呢?

如同“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大家熟悉并接受的普遍原则;在基督里,也是“有所辩,有所不辩”,具体来说就是:一辨三不辨。

什么要辩?《圣经》教导我们:唯为真道争辩。

基督徒在涉及到信仰基要真理的问题,要竭力争辩。保罗就是这样,为捍卫基要真理他绝不让步,甚至愿以命相拼 —— 这些问题都与福音真理(“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罗14:9,15),耶稣的生、死和复活(罗14:9),以及基督的主权相关(罗14:9)。

《犹大书》中,犹大更是嘱咐我们要竭力争辩:“亲爱的弟兄阿,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犹1:3)”。

为真道争辩,讲论最多的书卷是《使徒行传》:

使徒们“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徒9:29)”。“于是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徒17:17)”。“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徒18:4)”。“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自己进了会堂,和犹太人辩论(徒18:19)”。“保罗进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神国的事,劝化众人。后来有些人,心里刚硬不信,在众人面前毁谤这道,保罗就离开他们,也叫门徒与他们分离,便在推喇奴的学房,天天辩论(徒19:8-9)”。

可见,为真道竭力争辩,乃是使徒们的份内职责,是属灵争战的重要部分,争辩的目的乃是荣耀主名、传扬福音、建造天国。

那什么不要辩?《圣经》教导我们有“三不辨”。

首先,不要为言词争辩。

保罗强调:“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提后2:14)”。

“言语争辩”即口舌之辩,非真理之辩,也就是只想在口舌上得胜,而不管真理\真相上是否正确,这样的争辩常出于人的罪性即血气和情欲,故要竭力警惕和避免。

在《提摩太后书》2章23节,保罗嘱咐提摩太说:“惟有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总要弃绝。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在《提摩太前书》1章4节,保罗又说:“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这等事只生辩论,并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

人的好奇心也会害死人,不是把人引向基要真理上建造生命,而是引向稀奇古怪的说法上 扰乱心志。因此,需要警惕,保守自己心不离开真道与真理。

在《提多书》3章9节,保罗说:“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分争,并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

异端,常常喜欢借着上述诸如此类的争辩,激动信徒卷入无益的争辩,来混乱真道。在《提摩太前书》6章4节,保罗让我们看到异端的特点,“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妄疑”。

有人猜测说,中国的三代其实来自于两河流域,如何如何,这作为学术探讨是好的,但在教会弟兄姐妹中则不必太多地去争论。同样,有关“阴谋论”的事,也难说清楚,因此也要避免成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其次,不要为自己争辩。

人之初,不分善恶,而是以神的善恶为善恶,但罪进入人的心之后,人就喜欢凭已意分善恶、断是非。因此,被罪所玷污的人性有一个弱点,就是喜欢争辩,借着争辩显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懂得多,自己更有智慧等。

甚至连著名的先知,也难避免这个“罪人之坑”。在《耶利米书》12章1节,先知耶利米就说:“耶和华阿,我与你争辩的时候,你显为义。但有一件,我还要与你理论,恶人的道路为何亨通呢?大行诡诈的为何得安逸呢?”

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哲学家如尼采之类,哪个不是喜欢将手指伸向天空,与神争辨?他们,正是吃善恶树上的果子特别多的人,自以为聪明,反堕入灭亡。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困境中更是容易为自己争辩。约伯就是这样。他在困境中痛苦不堪,因此和人争辩,最终上升到与神争辩,结果越争辩越痛苦。他说:“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伯13:15)”。又说:“我就在他面前将我的案件陈明,满口辩白(伯23:4)”。哪知“强辩的岂可与全能者争论吗?与神辩驳的可以回答这些吧(伯40:2)”。

其实,生命祸福、公平正义,最终都在主的手上,考验我们信心的一个标杆就是:不要为自己争辩,把一切交托给主。

第三,不要为“信心软弱的”的争辩。

罗马书 14:1-18讲得很清楚:

“1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 2 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 3 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 4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5 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 6 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原因就在于,这些争论的问题并不涉及基要真理,只是因为每人信心的不同引发的看见不同,行为不同。因此,基于“绝对的不能相对化、相对的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基督里的彼此相爱”这一原则,弟兄姐妹应避免争辩、论断,而是多用爱心去彼此接纳。

不辩的原因,是为了基督:活为主活、死为主死。因此,信徒争论一个非原则性具体问题的对错并不重要,彼此相爱、共同荣耀主才是最重要。

7 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 8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9 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做死人并活人的主。 10 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11 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 12 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

也是为了弟兄:不可使弟兄跌倒。

13 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14 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唯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 15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 16 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 17 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18 在这几样上服侍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争辩和论断容易使一些弟兄忧愁,比如有人已经打疫苗了,你非要告诉他打疫苗会死人,他可能并不会真的因疫苗被打死,却因你的言论吓得半死,那又何必呢,那你不就是“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吗?不如求主祝福他——毕竟,生死都在主的权下,而不在人或药物的权下。同样,凭信心打的人,也在主里接纳和祝福不打的人,多好呢!

说到底,这样做的缘故是为了爱:爱基督爱弟兄;为了爱的合一,为了基督的荣耀。唯有爱能包容一切。

保罗写上述经文的目的,正是为了基督里的相爱与合一,“让保守的基督徒(主要是犹太人)能和开放的基督徒(主要是外邦人)在基督的团契中和谐相处(John Stott)。”

“一辩三不辩”在现实中的十点应用:

1. 开放、包容地欢迎不同意见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这里的“接纳”,还有欢迎的意思。因此,我们要学习张开双臂,欢迎那些与我们有不同意见的基督徒……因为最终,我们都要跪在神的审判台前,接受他的审判。

2. 不要轻易下结论,更要避免论断

“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1节第二段)。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4节)“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10节)“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13节)。

保罗在本段经文中四次强调,我们不要彼此审判。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保罗还在《提摩太后书》2章14节教导:“你要……在主面前嘱咐他们,不可为言语争辩。这是没有益处的,只能败坏听见的人”;2章23节,又说“惟有那愚拙无学问的辩论,总要弃绝。因为知道这等事是起争竞的”。

因此,信徒要学会心平气和、就事论事地讨论,同时必须允许其他基督徒有不同观点,避免妄加论断。

3. 不要轻视他人

“不可轻看”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3节第一段)。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3节第二段),所以我们也要接纳。

4. 做你认为对的事

对于所有次要问题,“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5节)。“大家可按照自己良心所持定的主意行”(5节)保罗强调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需要认真思索,然后凭信心做出合理的事。

5. 要从正面来理解他人的出发点

“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6节)。应该允许他人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怀疑人家的动机,要相信他们是在尽量做讨神喜悦的事(7-8节)。

6. 多体谅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13节)。例如,如果某人坚信饮酒是错的,那就不要在他面前饮酒 —— 即便我们认为适当饮酒并没有什么不对。我们不应该让对方感到“忧愁”(15节)。

7. 彼此帮助和鼓励

“让我们达成一个协议:把精力花在彼此和睦上。用鼓励的言语帮助他人,而不是吹毛求疵,贬低别人”(19节)。

8. 永远以爱为标杆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15节)“所以,要体谅别人的感受,行事温柔、有礼……不要做有悖于爱的事,不要说伤害人的话”(21节)。

9、一起建造神的国

一些令人产生分歧的问题也许你认为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神的国。而“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17节) —— 这才是唯一重要的事。希望天国的子民们不要陷入无谓的争论中;不要任由这些次要问题分裂教会、阻挡世人归主。

10、为真道竭力争辩

在真道上,要敢于竭力为主争辩,捍卫真道、传扬真道。

最后,请记住鲁普特斯.马蒂牛斯(Rupertus Meldenius,中世纪作家)的忠告:

“在基要真理上合一;在次要问题上自由;在一切事上行出爱。”

参考文献:

1、倪宏恩,“辩还是不辩?”,旷野呼声

2、“争论、分歧和争斗(作者不详)”,载bible in one year

  • 最新评论
  • popchengz

    你牛!能把打疫苗这事说到哲学和宗教上去。。

    屏蔽
1